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68 2/1 67-68页
  • 苦难的磨炼力量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苦难的磨炼力量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8年
  • 相似资料
  • 你遭受苦难,是因为上帝降罚于你吗?
    警醒!2009年
  • 王国的标准——追求上帝的正义
    上帝的王国统治了!
  • 在现代进行的考验和筛别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8年
  • 人遭遇不幸是因为受上帝惩罚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8年
《守》68 2/1 67-68页

苦难的磨炼力量

我们通常都想逃避或脱离艰辛和困苦。可是这些遭遇岂不是人类共同的命运吗?正如坚忍的约伯在苦难中说:“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智慧的所罗门王也指出“忧虑”是人的命运。——约伯记14:1;传道书2:23。

既然人生注定要遭遇灾患,我们又何必愤懑不平呢?灾难,不论其起因和性质如何,其实都可以对我们有好处,如果我们为了原则和怀着正当的态度去忍受的话。所以圣经屡次勉励我们养成坚忍的美德无疑是大有理由的。——马太福音24:13;希伯来书12:1;彼得后书1:5,6。

不错,忍受引致精神和肉体痛苦的情形能够对我们产生一种磨炼的作用。它会使人变成更有修养,更通情达理和更不自私。这种磨炼的力量可以比作古人锻炼金银时与及今日的人炼钢时所加的热力。耶和华上帝曾命人以此为喻而预言性地论及他的忠心子民说;“我要使这三分之一经火;熬炼他们如熬炼银子……金子。”由于这种熬炼的工作,上帝得以对他们说,“[你们]是我的子民,”而他们亦承认“耶和华是我们的上帝。”——撒迦利亚书13:9。

这条原则怎样可以应用在我们现今的日常生活之上呢?例如由于遭遇不幸、缺乏良好的判断力或者自私,一个人可能陷于经济困难中。这样的人可以采取一条容易的出路而宣告破产;事实上有许多人正如此行。据1967年四月三日刊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说,在至1967年六月卅日为止的十二个月内,美国宣告破产的事件共有186,000宗。它比十年前的数目增加了两倍;同时令债权人一共损失了1,500,000,000美元。但是一个人若毅然承担债务,借着实行严格的节约和勤奋工作而清还债务的话,他便可以将自己的粗心大意或自私熬去一部分,并且更能够保持他的自尊和良心的清白。

年老的诗人大卫曾赞赏那“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的人,由此表明他也赞成人采取这条光荣的途径。现代一本意译的译本则说,大卫称赞那“不惜任何代价去实践誓言”的人。——诗篇15:4,英文《耶路撒冷圣经》。

另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明为了原则和怀着正当的态度去忍受艰辛会产生磨炼的作用。有时父母发现他们养了一个所谓“低能儿”但是现在一个较适当和较正确的名称是“缓慢的学习者。”他们应该怎么办呢?感到痛苦和愤恨吗?抑或像有些父母一样随便把他们的担子卸给一个国家机构而把那孩子忘记得一干二净呢?两者都不是;此外还有一个较好的方法。

不错,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在家里的确将一个重担放在家庭之上,但是负起这担子可以熬炼家里的人,训练他们养成坚忍、同情、明理和体贴等美德;简言之,即不自私!正如美国一位大作家——她的自传曾为许多低能儿童的父母带来很大的安慰——说:“我那可怜的孩子使我学到许多教训。最重要的是她使我学会了忍耐。”事实上,最新的医学意见认为只要这件事是可行的,将孩子留在家里对所有的有关方面,社会、父母和儿童,都有最好的结果。——《永不成长的孩子》,赛珍珠着(1950年)

此外,一个人若虽然大为失望,却仍然“不惜任何代价去实践一个誓言,婚姻的誓言,”他也可以感受到苦难的熬炼作用。缺乏了解的人所缔结的婚姻往往会带来不愉快的结果,尤其以少年人而言。许多人很轻易便采取分居或离婚的途径。这便是美国许多少年所采取的途径;据统计在十来岁结婚的人的离婚率比年纪较大的人的离婚率高达三四倍之多。

其实双方若决心容忍一个时期以便做必要的调整,则双方都大有改善自己的个性的可能。借着学习控制情绪,彼此表现不自私的关怀,双方可以在感情上进至他们本应在婚前即已达到的成熟地步。他们岂不是矢誓要“同甘共苦”吗?而他们从婚姻关系所得的甘苦岂不是大部分有赖于他们自己吗?想获致美满婚姻的人均可以从上帝的道圣经获得许多有益的训示。——哥林多前书7:10,11;以弗所书5:22-33。

当然,所有这些训示对那些已献了身给上帝以遵行他的旨意和跟从耶稣基督的脚踪的基督徒最为适用。为了实行他们的献身誓言,他们可能由于受到管教或遭遇意料不到的困难而经历艰辛。但是借着忍受,他们可以得到熬炼,正如上帝的道指出:“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此外,基督徒若忍耐到底,他们必然会获得永生的应许。——希伯来书12:11;马太福音24:13。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