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应该饶恕人
你能够饶恕人吗?饶恕有什么裨益?
饶恕人并非常常都是一件易事。由于别人的残酷、轻率或鲁莽,我们往往蒙受很大的痛苦、损害、困窘。因此我们很容易认为对人怀恨是理应的事,但是圣经却主张我们要宽恕人。为什么呢?
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我们需要上帝的宽恕。圣经告诉我们:“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因此我们不断需要他的宽恕。(罗马书3:23;6:23)诗篇作者问道:“主耶和华阿,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他继续说:“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诗篇130:3,4;19:12;32:1。
获得上帝赦免
若要得到上帝的赦免,我们就必须饶恕人。因此,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在教门徒所作的模范祷告中指出,我们得蒙上帝赦免,完全有赖于我们自己赦免别人,请注意耶稣并不是说我们祈求上帝免我们的债,正如我们打算免别人的债。反之他是说,“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马太福音6:12。
耶稣深知我们的不完美和善忘。为了赢得上帝的赦免,我们会慨然允诺要宽恕别人,但是结果我们很容易把允诺忘得一干二净而不肯放过别人。耶稣在登山宝训中重申这一件事说:“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怜恤人的不但得到上帝的怜恤,也往往得到人的怜恤。——马太福音5:7;以弗所书4:1,2,32;歌罗西书3:12,13。
我们的天父若拒绝怜恤我们,我们将会处于何等悲惨的境地!但是上帝却差遣他的爱子作为赎罪的祭物,使怀着信心悔改的罪人得蒙他的赦免,正如圣经所说:“我们借着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以弗所书1:7)事实上,我们必须首先慷慨地宽恕开罪我们的人才能获得上帝的赦免。
耶稣曾用比喻强调,我们对上帝所负的债与别人对我们所负的债的差别。在他告诉使徒彼得要饶恕人不只七次而是“七十个七次”之后,他作了这个比喻。
在这比喻中他叙述一个国王免了他仆人所欠的一千万银子的债,而这仆人的一个同伴欠了他十七元,他却不肯宽恕后者而竟将其下在监里!国王听到这事就收回对这个不饶恕人的奴仆的恩惠,把他关进牢中,而要他还清所欠的债。耶稣接着把比喻的教训指明出来,说:“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马太福音18:23-35。
这样耶稣的比喻不但强调我们需要宽恕别人,而且表明别人亏欠我们的与我们亏欠上帝的有极大的差别。不错,别人开罪或亏欠我们的与我们犯了上帝的律法而亏欠他的相比,有如十七元与一千万元的差别。倘若上帝能够如此仁慈的宽待我们,我们岂不应该较乐于宽恕别人吗?
宽恕人的一个合乎实际的理由
圣经主张我们要宽恕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爱自己。正如使徒保罗清楚地指出:“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人爱惜自己,所以会小心照顾自己。——以弗所书5:29;马太福音22:39。
既然我们爱惜自己,我们就不会不必要的加重自己的负累,对吗?但是我们若怀恨在心而不肯饶恕人,我们就如此行了。正如有人曾说:“对任何人来说,怨恨都是难以负荷的重担。”
上帝的道明智地劝告我们:“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书4:26)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尽快把别人的欠负一笔勾消,可能的话在一日之间便与人恢复和好的关系。
饶恕是婚姻所必需的
特别在婚姻关系中,饶恕人是明智之举。怀恨在心或迟迟不肯饶恕可能导致分居或离婚,并时常造成自责和孤单之感。自骄心可能使丈夫或妻子坚持要离婚或分居,但自傲往往使人难以相处。
一位著名的作家最近说,他打算报导一下结婚十四年后离婚的滋味。他说:“简直难受极了!特别是人到中年才没有了婚姻的维系,坏处实在比好处大得多。你首次发觉在一间空屋里,寂静是何等难堪。当你的钥匙在大门扭转而引不起任何反应时,你就已感到紧紧环绕着你的寂静与孤单了。在这一刹那,你才知道狗的叫吠,猫的鸣叫,雀的唱声总不能代替人的声音……朋友并不能填补丈夫或妻子所留下的空虚。生活已绝不如前了。”若把饶恕放在骄傲之先,这项婚姻就很可能不致破裂了。
一位离了婚的女伶独自住在伦敦。在名利上她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她已恢复“自由之身”。但是她说:“当我演戏完毕回到家里关上门时,我感到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我在身体和灵性上情形如何,我才真正明白所谓自由是怎样的一个圈套。”把宽恕置于骄傲之先岂不是可能挽救这一宗婚姻吗?
无知是一个因素
别人开罪我们往往是由于无知,或由于个人环境与教养不同而做成。我们考虑到这一点无疑会有助于我们乐于宽恕人。
一个真实的经验可以表明这一点。一个女侍与一个整天为了小事大声咒骂的厨子没法相处得好。厨子似乎对自己的粗鲁行为使人难于忍受全然无动于中。事实上,她的环境与教养从来没有教她以不同的方式处世待人。有一天女侍倒翻了一碟豆子,厨子便当众奚落她一番。她应该怎样做呢?辞职不干吗?女侍向一位跟她研究圣经的耶和华见证人请教。见证人告诉她要怀着马太福音18:15所说的仁慈宽恕的精神去跟厨子商讨。
过了一个星期,见证人再次到女侍家中教圣经,她很渴望知道结果如何。女侍一开门便对她说“安妮,圣经的方法真是有效!自从我向你请教如何解决我的难题之后,厨子对我态度大为改变了。她成为我在餐室内最好的朋友。她请我入厨房吃饼,对我特别友好,对我写的菜单也特别留心。我很高兴我听从了你的劝告没有大声驳斥她。”女侍那种乐于宽恕和仁慈的态度无疑使厨子大受感动。
有时无知使人犯上极邪恶的罪行。杀害耶稣基督的人部分是由于无知之故。使徒彼得对一班怀有悔改之心的犹太人说:“我晓得你们作这事是出于不知。你们的长官也是如此。”(使徒行传3:17)他吁请他们悔改,使他们的罪得赦免。他们之中有很多人果然如此行。他们成为基督教会里的弟兄姊妹,甚至成为基督的属灵弟兄。
同情和爱心是关键
同情和仁爱的品质可以帮助我们饶恕开罪我们的人。同情的意思是我们能够设身处地,感受到别人的感觉和思想。
假如我们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我们就会乐于饶恕人。这使我们能够清楚看出如何实行耶稣所提出的原则。“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加福音6:31)我们想别人对我们的过犯怀恨在心吗?当然不。反之,我们希望别人饶恕我们,我们会感激他们如此行。
不自私而基于原则的爱帮助我们认识饶恕人是明智之举。首先它促使我们宽恕别人,而宽恕可能是我们赢得被宽恕者的爱,正如古代一位智慧的君王说:“遮掩人过的,寻求人爱。”(箴言17:9)所罗门在这里所指的是我们日常彼此开罪的较小过犯。
使徒彼得和保罗亦向我们指出爱与宽恕的关系。彼得劝告基督徒说:“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保罗写道:“要存怜恤恩慈”“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彼得前书4:8;歌罗西书3:12-14)若存有爱心,丈夫与妻子就会彼此饶恕,正如耶和华饶恕我们一样。朋友会宽恕开罪他的同伴,基督徒传道员会饶恕对他不礼貌的人。
为什么爱心使人乐于饶恕呢?为什么爱会“不计算人的恶呢?”因为保罗在描述爱的品质时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求自己的益处。……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的这些表现无疑可以说明为什么爱使人乐于宽恕人。——哥林多前书13:4-7。
然而,我们必须留意,宽恕是一种恩惠。开罪人的一方并没有权要求别人宽恕,正如人不能要求上帝开恩一样。
“从心里”和“乐意地”
宽恕别人并不是一种循例的,表面的宽恕。既然饶恕是出于爱的,因此必须是诚恳、真实而从心里发出的。明智地,耶稣强调饶恕人必须“从心里”如此行。(马太福音18:35)同样地使徒保罗强调饶恕不是出于勉强而是“乐意地”。他鼓励我们要“彼此[乐意]地饶恕。”——以弗所书4:32;歌罗西书3:13。
事实上,我们宽恕人就必须乐意地如此行,因为圣经说“怜悯人的”——意即饶恕人——“就当甘心。”(罗马书12:8)正如上帝喜爱一个“捐得乐意的人,”被人宽恕的人也会感激一位乐意饶恕人的。——哥林多后书9:7。
的确有很多理由表明为什么你应该饶恕人。犯过的人没有权要求别人赦免,但他可以谦卑地恳求饶恕,正如我们祈求上帝饶恕我们一样。饶恕人并非常常都是一件易事,但这是一件明智的事。这样行为宽恕人的与被宽恕的均带来内心的安宁和良好的健康。这是一件为人带来喜乐的慈爱的事。最重要的是,别忘记你与创造主耶和华上帝保持良好的关系亦有赖于你对别人的饶恕!
[第37页的图片]
不肯饶恕人的态度会使家庭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