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1 10/15 9-12页
  • 天主教徒失去千禧年的希望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天主教徒失去千禧年的希望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蔑视“千禧年的信仰”
  • 来自“教会元老”的证据
  • 谁真正“继承使徒”
  • 变节背教歪曲了基督徒的希望
  • 新柏拉图主义取代了千禧年的希望
  • 奥古斯丁决定“不会有千禧年”
  • 世界末日——叫人害怕还是予人希望?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9年
  • 基督徒与千禧年的希望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 千禧年的希望获得胜利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 人类在上帝王国治下的千禧年——为什么实际会如此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7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守》81 10/15 9-12页

天主教徒失去千禧年的希望

天堂或地狱!这是个多么奇怪的选择!可是,亿万的天主教徒、基督新教徒、犹太人和回教徒便面对这两个选择。至于天主教徒,在往天堂的路上还有个炼狱。但甚至这种恐惧和这个希望亦变成如此模糊不清,以致许多诚恳的信徒怀疑它们是否实有其事。

难怪法国的宗教作家杰克·杜卡斯尼(Jacques Duquesne)能够录下他与两个仍然上教堂的天主教徒所作的以下谈话:(与一个男子交谈)“你相信有地狱吗?——不相信,绝不相信!……——相信有天堂吗?——我不相信有这样的地方,正如我不相信有地狱一般。”(与一个女子交谈)“在你看来,我们死后有什么遭遇?——当我们死去时吗?其实我已有好几年时间不再相信死后有任何事发生了。——你的话是什么意思?——没有什么东西会在死后继续生存。当然,人人都可以见到身体已经死去。我相信灵魂也是一样。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但你仍然坚信有天主吗?——不错,的确相信。——什么使你相信呢?——为了要有个希望。”——《现代人的上帝》(法文)。

显然天主教会并没有给属下教友一个能够使他们具有坚强信念的希望。事实上,怀疑和甚至不信乃是现在基督教国所有传统教派所收的恶果的一部分。在许多大部分人民是天主教徒的国家中,“到天上享福”的模糊希望并不足以制止千百万人失去信心而寄望于共产主义去实现他们自然的合法愿望——在地上安居乐业。许多人看来宁愿放弃在天上“永远享福”的模糊希望而选择在地上快乐地过“七、八十年”。但甚至这个希望也证明只是幻想而已。

蔑视“千禧年的信仰”

今日有许多人成为不冷不热的“基督徒”,对现世所感的兴趣远超过他们渴望见到基督徒的希望实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基督教国的各教会歪曲了基督徒的希望。他们以蔑视的态度谈及一般寄望于基督千年统治的诚恳基督徒。例如,深受人尊重的学术巨著,法文的《天主教神学辞典》,为“千禧年主义”所作的定义如下:“一些等待弥赛亚统治世界的人所自称怀有的错误信仰,他们有时认为这段统治的长度是一千年。……自从第五世纪以来,千禧年的信仰已不再被人谈及,或只是很罕见地由少数怪诞的教派所谈及。”

可是,虽然这本权威性的天主教著作以藐视的态度谈及一般相信弥赛亚千年统治的人,它却承认千禧年的信仰在第五世纪之前被人谈及。换句话说,千禧年的希望在第五世纪被人忘记了。为什么呢?历史是否证实圣经本身所透露的事实,表明早期的基督徒相信基督的千年统治呢?若是如此,亿万的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是怎样失去千禧年的希望的呢?让我们看看有声望的参考书和历史书对这些问题提出什么答案。

来自“教会元老”的证据

天主教的参考书承认有许多最早期的“教会元老”或早期教会作家相信和提倡基督的千年统治。《天主教百科全书》说:“在后来的天主教徒中,海雅亚普里斯的巴比亚斯主教,圣若望[使徒]的门徒,看来是‘千禧年主义’的拥护者。他声称自己从使徒同时代的人获得这项教训,而艾连尼亚斯则声称其他曾见过门徒若望及听过他讲道的‘长老’从他获悉千禧年的信仰而以之为主的教训的一部分……

“圣巴拿巴书[第二世纪早期]的大部分注释者均怀有千禧年的见解。……里昂的圣艾连尼亚斯,小亚细亚的一个土著,受圣波利卡普的同伴所影响而接纳了千禧年的见解;他在抨击诺斯替教徒的著作中论及这个见解及为其辩护。……罗马以身殉道的圣贾士丁在他《与特赖芬的对话》(80-81章)中以千禧年的教理与犹太人对抗……在亚细亚行省中人们继续相信千禧年的主张,一个见证是圣米利图,第二世纪撒狄的主教。……

“……透得连所提倡的主张是……在世界末了,应许的伟大王国,新耶路撒冷,会建立起来而延续一千年。这一切提倡千年统治的作家引证旧约先知书的各段经文,也引证圣保罗的书信和圣约翰的默示录[启示录]的若干片段。”——楷书本刊自排。

谁真正“继承使徒”

罗马天主教会声称它优于基督新教的各教会以及耶和华见证人;它所用的主要论据之一是,它声称唯独它将使徒时代的基督教传统保全下来。正如《天主教字典》说:“天主教会是继承使徒的,因为它的道理乃是一度向众使徒显示的信仰。教会保护和解释这些信仰,既不增添,也不删减。”——楷书本刊自排。

可是,《天主教百科全书》所说的一些提倡千禧年希望的人乃是被天主教会本身承认为最早的“教会元老”的一部分。其中两个(波利卡普与巴比亚斯)据称曾见过使徒约翰及听过他讲道,并且曾与一些认识基督本人和其他使徒的门徒见过面。该书所提及的其他的人均是第二世纪或第三世纪早期的“元老”或“教会作家”,而他们全都相信基督的千年统治。

深具权威性的《天主教神学辞典》甚至说,与巴比亚斯同时的一些比他更“聪慧”和“睿智”的人“也像他一样相信基督的千年统治,并且认为这个信仰是基督徒信仰的重要教义之一。”同一本天主教参考书说,贾士丁·马特虽然知道他有些同时代的人在千禧年的问题上与他的见解不同,他却认为在这件事上他是“更完全正统的信仰的保全者。”论到艾连尼亚斯,这本字典说:“在他看来,千禧年的信仰是传统的教训的一部分……圣艾连尼亚斯看来认为人若不相信千禧年就无法正确地解释圣经。”——第十卷,1761、1762栏(楷书本刊自排)。

因此,谁更接近真正使徒的教训和传统:蔑视地将一般仍然相信基督千年统治的人称为‘怪诞的教派’的罗马天主教会——抑或珍惜千禧年希望的耶和华见证人?天主教会是怎会将这个希望从它的教义中删去的呢?

变节背教歪曲了基督徒的希望

在上一篇文章我们见到,由于在公元前最后几世纪所发生的变节背教,犹太人舍弃了他们对复活所怀的希望,转而相信异教的道理,认为人生来便有个不死的灵魂;他们并且也将原本的弥赛亚希望转变为一个政治性的希望。类似地,圣经预告会在基督徒当中发生的变节背教(使徒行传20:29,30;帖撒罗尼迦后书2:3;约翰一书2:18,19)也歪曲了千禧年的希望。

犹太学者史康菲尔德(Hugh J. Schonfield)说:“直至公元第二世纪,基督徒才开始偏离了上帝的王国在地上统治的希望。”“虽然受到劝勉要保持坚定、忠贞和忍耐,有许多基督徒却感觉失望而离开教会或跟从一些对基督教的性质提出较不属地的解释的教师。”

论到基督徒“偏离”了属天的弥赛亚王国在地上恢复乐园的希望一事,《新约神学新国际辞典》(The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说(第二卷,在“乐园”的标题之下):“在教会历史的进一步发展中,许多来自圣经以外的主题、图画和见解被吸收进乐园的观念中……教会对乐园的猜测和一般流行的观念也与以下的事实有关,即灵魂不死的主张取代了新约的末世学,连同死者复活和新天新地的希望(启示录21章及其后),以致人们相信灵魂在死后受到审判而进入现在被人认为是属于另一世界的乐园里。”——楷书本刊自排。

由此可见,由于变节背教的基督徒采纳了灵魂不死的希腊见解,他们遂将乐园从地上转移到天上而舍弃了原本的千禧年希望。《大英百科全书》(1977年)所作的承认证实了这点:“希腊思想对基督教神学所发生的影响破坏了千禧年主义者的世界观。”

新柏拉图主义取代了千禧年的希望

因此,千禧年的希望遂沦为变节背教的牺牲者。它的仇敌竭尽全力与之作对。《天主教神学辞典》列出一些反对千禧年信仰的人。该书说罗马教士该亚士(第二世纪末了和第三世纪初期的人)“为了战胜千禧年的信仰,遂一口否认默示录[启示录]和约翰福音的真确性。”同一本权威性的天主教参考书也透露,“圣”狄奥尼西斯,第三世纪亚历山大尼亚的主教,为了一篇论文抨击千禧年的信仰;“为了阻止一些怀有这种见解的人将他们的信仰基于圣约翰的默示录之上,他毫不犹豫地否认这本书的真确性。”

我们在厚达15卷的天主教辞典中进一步获悉,第三世纪的“教会元老”俄利根谴责一些相信千禧年会带来地上幸福的人,因为他们“解释圣经的方式像犹太人一般。”俄利根还为了什么缘故如此大力反对千禧年的信仰呢?《天主教百科全书》告诉我们:“鉴于他的主张所根据的新柏拉图主义……他[俄利根]无法支持相信千禧年的人。”由于俄利根像柏拉图一样相信人的灵魂生来便是不死的,他被迫将弥赛亚千年统治所带来的属地幸福转移到灵界中。

奥古斯丁决定“不会有千禧年”

但是,使千禧年的希望对天主教徒和甚至基督新教徒说来受到致命打击的人无疑是“圣”奥古斯丁。《大英百科全书》将奥古斯丁誉为“基督教在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并且说他使“新约的宗教最彻底地与希腊哲学的柏拉图传统混合起来。”奥古斯丁大力反对乐园在基督千年统治期间于地上恢复的原本希望。《天主教百科全书》说:“圣奥古斯丁最后坚称不会有千禧年。……这位伟大的神学家……对默示录第二十章提出一项比喻性的解释。他告诉我们,这章所提及的头一次复活是指人在受浸时于灵性上经历新生而言;在六千年历史之后临到的千年安息则是整个永生的过程……,在此之后的西方神学家均采纳这个显赫的神学家所作的解释,于是较早形式的千禧年信仰便不再受人支持了。”

这不但使天主教徒失去了原本基于圣经的千禧年希望,基督新教徒也遭受同样的损失。1977年的《大英大百科全书》透露:“奥古斯丁所提倡的比喻性的千禧年主张变成了教会的官方主张,启示主义[期望罪恶在最后消灭和公义终必得胜的主张]遂失势了。……路德会、喀尔文派的基督新教改革者和英国教会的传统均不属于启示派而紧紧依附奥古斯丁的见解。”

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神学家误将圣经所提出的属天希望应用在所有义人身上;这个希望其实是上帝仅向一小群数目有限,被召与基督一同作君王、祭司和审判者的基督徒所提出的。(启示录20:4-6;路加福音22:28-30)这些神学家对他们的信徒提出在天上“永远享福”的模糊希望。他们完全忽视了上帝定意要使他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一事。(马太福音6:10)可是圣经却向人提出永生的奇妙希望,不仅是蒙拣选的少数人会在天上享永生,而且有无数其他的人会在地上享永生。我们会在下两篇文章中对这个与基督的千年统治有密切关系的双重希望作更详细的讨论。

[第10页的图片]

透得连相信应许的王国会建立起来而延续一千年

[第11页的图片]

俄利根像柏拉图一样相信人有个不死的灵魂,并且否认上帝的王国会统治地球一千年

[第12页的图片]

奥古斯丁将希腊哲学与圣经的教训混合起来,主张不会有千禧年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