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利门书——提出实践基督教的确据
要言行一致!耶稣在谴责他当日的宗教领袖时多么有力地提出这个教训!(马太福音,第23章)但是早期基督教会中的教师又如何呢?他们言行一致吗?圣经里的腓利门书清楚表明他们的确是如此。
腓利门书是写给一个人而非一个小组的,信中所论及的事是一件私人的事。另一件事实也表明这封信的私人性质,那便是保罗亲手写成这封信而没有用书记如此行。
保罗为了什么理由亲自写信给腓利门呢?理由是:保罗将腓利门的奴仆阿尼西母遣返他那里去。阿尼西母曾弃主潜逃,也许甚至偷窃了腓利门的钱作为路费逃到罗马去。可是阿尼西母却在罗马遇见保罗,聆听他所传的道理而归信了基督教。他在服事保罗方面非常有用,而使徒亦对他十分喜爱。但是保罗却不想未得腓利门同意就将阿尼西母留在身边。因此他获得阿尼西母的同意将他遣返腓利门那里——不再仅是个奴仆而现今是主内蒙爱的弟兄了。
保罗将他致以弗所和歌罗西小组的信托阿尼西母和后者的同伴推基古交给当地的弟兄,由此可见阿尼西母现在已是个深受器重的弟兄。(以弗所书6:21,22;歌罗西书4:7-9)在这两封信中保罗均劝告作奴仆的人要服从主人。(以弗所书6:5-7;歌罗西书3:22,23)因此保罗将阿尼西母遣返主人处是与他所提出的劝告一致的。他尊重别人的财产;再者,既然他劝勉别人要顺服现存的政府安排,他本人自当以身作则。——罗马书13:1-7;哥林多前书7:20-24。
保罗劝勉人要表现谦卑、爱心及关怀别人,他在这方面也以身作则。(以弗所书4:1-3;腓立比书2:3,4;歌罗西书3:12-14)保罗并没有凭着使徒的权威强迫腓利门宽恕阿尼西母而把后者当作弟兄接待,反之他谦卑地根据基督徒的爱心和他们个人的友谊恳求腓利门如此行。(腓利门书8,9,17)他为今日的基督徒监督立下多么优良的榜样!
腓利门曾受过保罗的恩惠,因为他是借着保罗才得以获悉好消息而摆脱异教奴役的。即使如此,按法律说来他仍然可以虐待和严厉处分阿尼西母。无疑他有理由对阿尼西母感觉恼怒。保罗不但鼓励腓利门表现仁慈、宽恕和怜悯,同时保罗自己也愿意如此行。“[阿尼西母]若亏负你,或欠你什么,”保罗写道“都归在我的账上,我必偿还。”——腓利门书18,19。
正如腓利门书表明,早期基督教的执笔者和导师本身无疑按照基督教的原则而生活。他们的确言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