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彼得对你说话
今日做一个基督徒并不容易。压力时常来自四方八面。在某些地区中,政府试图迫使我们做一些与基督徒的良心背道而驰的事。许多基督徒妻子有不信的丈夫。青年人则受到世俗的荣华富贵和“智慧”所吸引。有些人在等待了数十年之后甚至不禁纳罕:‘哈米吉多顿真的会来吗?’
你若正受到这些曾一度困扰差不多每一个基督徒的难题所苦的话——使徒彼得在圣经中所写的两封书信便是直接向你说的。彼得在耶稣死后大约30年写信给当时的各小组。可是基督徒所要面对的难题在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没有多大的改变。彼得的劝告在今日仍像以往一样切实有效。他深具资格予人这些劝告。
一个深具资格的牧人
阅读福音书和使徒行传的记载,我们可以对后来成为使徒的加利利渔夫彼得有更多认识。他为人热诚而富于人情味。他对耶稣所怀的忠诚是绝无疑问的。可是感情冲动的他也曾偶然犯错。我们也许在彼得一生的许多波折中找着我们自己的影子。
例如,请想想当彼得目睹耶稣在海面上行走时的反应。他大感兴奋而跃跃欲试。可是后来由于风浪甚大,就害怕起来而连忙求救。你也记得他曾狂妄自大地坚信自己永不会跌倒。但仅在几小时之后,他就三次不认耶稣了。——马太福音14:23-34;26:33,34,69-75。
然而,这两封被收纳为圣经正典的书信的执笔者在受到耶稣的严词指责“撒但,退我后边去罢,你是绊我脚的”之后已经痛改前非了。(马太福音16:23)这位就是曾受耶稣耳提面命“你喂养我的羊”的使徒。(约翰福音21:17)阅读彼得的书信,我们可以接触到一个有超过30年‘喂养羊群’的经验和饱经磨炼的人。
因此,当我们读到他的劝告,“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时,我们记得他就是问耶稣:‘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么?’的使徒。至此彼得获悉基督徒在彼此之间所表现的爱心是永无穷尽的。(彼得前书1:22;马太福音18:21)此外,当他敦促基督徒同工要“儆醒祷告”时,我们可以看出这时他已经从客西马尼园那个惊心动魄的晚上所发生的事学得了教训。当时耶稣离开门徒独自祷告,但回来时却发现门徒竟已呼呼入睡。——彼得前书4:7;路加福音22:39-46。
不错,这个加利利的渔夫已经成为一位深具资格的牧人。此外,他那受圣灵指引的牧养经验在今日仍与往时一样深具价值。让我们考虑一下他的一些劝告。
要体会信心
在第一世纪的犹太-罗马世界里充满着诱人的财富和权势。基督徒要格外留意避免受当时世界的种种奢华所诱惑,或者由于抵受不住种种威迫利诱的手段和压力而停止事奉上帝。因此彼得一开始便劝勉读者‘要约束你们的心,保持[头脑健全]。’(彼得前书1:13)以什么方法呢?借着对他们所享有的权利养成热切的体会之心。
彼得提醒基督徒,古代的先知和甚至天使都对上帝显示给基督徒的事情极感兴趣。他指出他们是何等幸福:以基督的血买来,借着上帝永存的道之助为不朽的种子所生,得以成为“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彼得前书2:9)他们应该谨记自己的身分:在一个不敬虔的世界里作寄居的客旅——是耶和华上帝的莫大怜悯的受惠者。
今日,古代的世界已经烟消云散了。可是,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种试探、引诱和试图以种种压力迫使我们分心的邪恶世界里。故此,彼得的劝告依然十分适用。我们永不要忘记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为了提防被现世犬儒主义和世俗主义的影响所压倒,我们必须‘时时渴慕那纯净的灵奶,好借着它长大得救。’——彼得前书2:2,《现译》。
遭遇难题仍然保持喜乐
正如彼得的日子一般,我们正生活于一个不敬虔的世界里,难题会接踵而至。彼得所提及的三种情况分别是(1)基督徒对国家所负的责任,(2)身为仆人的基督徒与雇主的关系以及(3)基督徒妻子借着表现顺服而帮助不信主的丈夫。
在当时,这类问题是生死攸关的大事。统治者有权随时对非罗马公民施以苦刑或加以处决。家仆即使受到主人的残忍虐待仍难寻得护庇。妻子被视为丈夫的财产,没有多大的法定权利。
今日,基督徒与“该撒”或雇主间的接触仍然会产生难题,即使情况并不如古代主人和奴仆的关系之甚。此外,许多有不信丈夫的基督徒妇女面对很大的难题。因此,使徒彼得的劝告是深具价值的。他怎样说呢?
简而言之,他敦促我们要谨记三件事。第一,我们应该对顺服一事怀持正确的观点——人人均应服从政府和雇主,妻子则应当尊重和服从丈夫。我们的行事为人应该向不信者表明基督教是最佳的生活方式。(彼得前书3:1;4:15)最后,我们应该在上帝面前持有清白的良心,随时准备好以温和的方式向人解释我们行事的理由。——彼得前书3:15,16。
这会解决我们的一切难题吗?彼得知道并不会。有时世界向基督徒提出一些他们不能接受的要求。因此,我们便要为义受苦了。可是彼得却说,“人若在上帝面前为良心的缘故,忍受冤屈的苦楚,是有福的。”——彼得前书2:19,《新译》。
事实上,我们若以正当的眼光去看为义受苦一事,这会成为带来喜乐的一个因由。彼得从亲身的经验获悉这点。多年前,他曾为信仰被人鞭打。随后,他和一同受苦的同工“……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使徒行传5:41)因此,他写信给正在大受迫害的基督徒说:“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彼得前书4:12,13。
彼得告诉弟兄们,他们其实正受到耶和华的训练。他说:“所以你们要[谦]卑,服在上帝大能的手下。”他吩咐他们要彼此相爱,长老则应当怀着正当的动机在小组里从事牧养的工作。不久,他肯确地提出保证说:“那赐诸般恩典的上帝,……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彼得前书5:1-3,6,10。
今日,这项劝告岂不是与以往的日子同样地切合时宜吗?这岂不有如彼得正直接对你说话一般吗?试想想这番话怎样对彼得日子的基督徒产生强化作用。可是不久之后,年事渐高的使徒不得不再写另一封信警告弟兄们提防腐化的威胁。
应付腐化的威胁
彼得在第二封信中谈及他需要紧急地警告他的基督徒同工,因为他已经不久人世了。他列出基督徒为了继续保持强壮而必须培养的各种品质。他也论及在小组里的某些势力会起来削弱他们的信心。——彼得后书1:5-8,14,16。
“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教师出现,”他警告说。(彼得后书2:1,2,《新译》。)这些假教师会提倡放荡的行为和奸狡地运用“捏造的言语”。可是他们却忘记了一个要点:“主[耶和华]知道搭救敬虔的人脱离试探,把不义的人留在惩罚之下,等候审判的日子被剪除。”(彼得后书2:3,9)他们可能会盛极一时,但却注定难逃受审判遭毁灭的厄运。
有些人会肆意讥嘲说:“主要降临的应许在那里呢?因为从列祖睡了以来,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这些人却故意忘记了耶和华的时间观念和我们的不同。此外,这也是由于他表现忍耐的缘故。然而,正如在挪亚的日子。末日确曾来临,这个事物制度的末日亦必定会如期降临。——彼得后书3:4-10。
最后,甚至在彼得的日子,小组里有些人‘曲解圣经’。但这些人必定会自食毁灭的恶果。——彼得后书3:16,《新译》。
鉴于这些危险,彼得希望‘激发弟兄清晰的思考能力’。(彼得后书3:1,《新世》)他们不应当忘记耶和华能够毁灭恶人和拯救义人的历史事实,他们也应该时刻“切切仰望[耶和华]的日子来到。”(彼得后书3:12)这个日子是千真万确的。它即将来临了。他们所作或所计划的每一件事都应该考虑到这项铁一般的事实。——彼得后书1:19-21。
既然我们现正生活在极接近那个日子的时候,彼得的这项敦促无疑更具力量:“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彼得后书3:14)这番话的确对我们非常适用。使徒彼得正直接对每个寄望于耶和华的“新天新地”的人说出以上的话。因此,他越过多个世纪以使徒的权威有力地发出他最后的劝勉说:“[务要]防备,恐怕被恶人的错谬诱惑,就从自己坚固的地步上坠落。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得后书3:1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