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4 1/1 4-5页
  • “敬虔的外貌”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敬虔的外貌”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4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预言获得应验
  • 盈千累万的人已脱离教会——你应该同样行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5年
  • 德国各教会遭遇困难
    警醒!1972
  • 享乐取上帝而代之——原因何在?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4年
  • 圣灵的标记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1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4年
《守》84 1/1 4-5页

“敬虔的外貌”

鉴于日益减少的支持,各教会正殚精竭虑,千方百计要增加或恢复教友的数目。但是他们所运用的手段却时常使情形反变成更糟。他们利用人们专注于享乐的心理。怎会如此呢?请考虑一下几个例证,看看各教会正以什么方法企图将不上教堂的人诱回他们的怀抱中:

“今日在美国各地有3,000个小丑布道团,他们装上假鼻,披上彩衣以便为上帝服务,”《时代》杂志报道说。有些自称为‘为基督作傻瓜’或‘圣愚’的游艺团在教堂里表演舞蹈、耍把戏、表演哑剧、骑脚踏车以及向会众派发玉米花,投掷五彩碎纸和气球。加拿大牧师教育协会在沙斯卡顿举行的大会包括一项称为“基督徒小丑术”的课程作为吸引人的方法。

“‘争取别人的注意’——布道家用空手道如此行。”一篇以此为标题的报纸文章描述一个周游的浸信会布道家的“表演—传道”。“人们不愿上教堂听牧师讲道指出他们的种种不对来,”他解释说。“但是他们愿意来看一个空手道专家表演。”传教士说大部分人看完表演之后均留下来听他讲道。“偶尔会有人离去,”他补充说。“但这样的事并不常见。”

在“各教会利用魔术吸引会众”的头条标题之下,《华尔街日报》引录美国印第安纳州的一位牧师说,“当有魔术师在讲坛上出现时,甚至许多个月没有上教堂的人也前来参加礼拜。”据不隶属任何教派的基督徒魔术师协会估计,在美国各地有超过一千个魔术师兼教士;这个团体每年夏天举行进修班教授新的把戏。

“脱衣舞娘在教堂讲坛上出现,”一分报章报道在美国达拉斯合一教堂中所发生的事。该教堂在星期日的礼拜中加插一场“艳舞”,“当舞娘跳到最后时,剩下来的只是她的三角裤和会众的遐想而已,”该项报道说。教堂的200名成年教友携同儿女参观表演。“我从没有收到任何投诉,”牧师说。“表演与我们的礼拜仪式非常配合。”

这些绝非仅是某些怪诞的小教派所出的奇招而已。许多所谓有声望的大教会也采用同样的噱头。除了小丑和魔术师之外,他们也借助于民歌手、摇滚乐队、肚皮舞娘、太空人、电影明星和其他名流以图加强他们那逐渐消退的吸引力。

但是即使有些“失落的羊”由于这缘故被吸引返回教堂,如果使他们感兴趣的只是“艳舞”或魔术表演,教堂有没有帮助他们成为“爱上帝”的人呢?刚相反,他们岂不是变成更“爱享乐”,而且良心也不再感觉不安,因为他们现在已能够凭着教会的认可纵情作乐吗?的确,他们变成“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提摩太后书3:5。

预言获得应验

这一切现象促使教士威廉·劳卓(William Rauscher)说:“今日有太多教堂变成了神怪过于神圣的圣神娱乐中心。现今假宗教之名而行的许多事会使圣保罗大感震惊。”可是,其实使徒保罗并不会感觉震惊。为什么不会?因为正如我们见到,他在上帝感示之下写道,末世人们会‘让享乐取上帝而代之’!

使徒保罗说人们会“爱享乐过于爱上帝”(《新译》),他凭此指出这些人的自相矛盾和伪善。虽然他们仍然希望在生活上有点宗教作为点缀,他们却让享乐取上帝而代之,以致享乐成为他们所爱戴和效忠的对象。由于这样行,他们遂以享乐为神。

世俗主义的兴起和人们对各教会的支持的衰落乃是进一步的明确证据,表明我们正生活在目前这个事物制度的末期中。但是不仅如此,这些事也显示我们正生活在末期的最后阶段。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