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吗?
你有仔细考虑过最近各期的《守望台》吗?若然,你便很可能发觉翻温以下的资料相当有趣:
◻ 圣经所载耶和华的长胜记录如何使我们有信心面对“大灾难”?(马太福音24:21)
耶和华能够时刻控制大局;他已证明自己比仇敌更深谋远虑,并且能够为了拯救他的百姓而操纵事态的发展。——9/15,第27页。
◻ 为了与儿女保持沟通,父母必须愿意怎样行?
父母必须愿意花时间与儿女在一起。他们也必须甘愿为了儿女在精神、身体和灵性上的成长作出牺牲。——10/1,第22页。
◻ 耶稣的变形对我们今日具有什么意义?(马可福音9:2-4)
耶稣的变形不但增加我们对耶和华的话语的信心,同时也使我们更坚信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和应许的弥赛亚。此外,这个异象也加强我们对于耶稣已复活成为天上灵体一事的信心,并且加深我们对上帝政府的信赖。——10/15,第23页。
◻ 以赛亚书11:6(《新世》)所说的“暂时”是什么意思?
对这节经文所作的仔细翻译显示,在新世界里,豺狼和绵羊羔并不会总是在一起。这些动物可能仍各有自己的栖息地,正如在原本的乐园里有‘牲畜和野兽’的类别一般。(创世记1:24)届时,动物会彼此和平共处,大家在一起也不会有危险。——10/15,第31页。
◻ 真正基督教的要诀是什么?
爱心便是真正基督教的要诀。信心、行为和正当的交往均是必需的。可是,若没有爱心,这些东西就没有实在的价值了。原因是,耶和华的首要特质便是爱心。(哥林多前书13:1-3;约翰一书4:8)——11/1,第20页。
◻ 传道书3:2说:“生有时,死有时。”这句话主张上帝早已预定我们的死期吗?
不然。所罗门在这里所论及的乃是持续不断地折磨着不完美人类的生死循环。传道书7:17说:“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倘若人的死期是预先注定的,这项劝告就根本说不通了。——11/15,第5页。
◻ 什么论据足以驳倒使徒彼得是罗马第一任主教之说?
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彼得曾到过罗马。此外,彼得除了自称是基督的使徒之外,从没有以其他身分自居。(彼得后书1:1)——11/15,第8页。
◻ 基督徒在葬礼送花是适当的吗?
如果一种习俗(或一种图形,例如十字架)目前在当地普遍被人视为含有伪宗教意味,基督徒就应当规避它。因此基督徒不会致送十字形的花牌,或以某种含有伪宗教意味的隆重方式使用花卉。不过,目前在许多国家里,以一般而言,致送鲜花已不含宗教意味。有些基督徒致送鲜花是为了缓和哀伤场合的气氛,也表现他们的同情和关怀。——11/15,第31页。
◻ 关于三位一体,教会的官方界说清楚表明什么?
它们清楚表明三位一体的教义并非一项简单的见解。相反,它是一套错综复杂的主张,在一段悠长的时期中被人编织组合而成。许多学者,包括主张三位一体的人士在内,均承认圣经并不含有明确具体的三位一体教义。——12/1,第22、23页。
◻ 对希伯来人来说,“崇拜”意味到什么?这个字怎样对今日的耶和华见证人适用?
“崇拜”一词的希伯来文同义词可以译作“服务”。因此,对希伯来人来说,崇拜便意味到服务。对耶和华今日的子民来说,崇拜也含有这个意思。因此,纯真宗教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色是,所有信奉这种宗教的人均参与传道的敬虔服务。——12月增刊,第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