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执行耶和华的旨意
一个勇敢的小女孩放胆发言
公元前第10世纪,以色列国跟亚兰的关系非常紧张。两国战事频仍,以致三年没有战争发生,也在史籍上给记录下来。——列王纪上22:1。
令以色列人大受威胁的是,亚兰人时常成群结队四处劫掠。有时这些队伍拥有好几百个士兵。他们不但抢夺财物,还把不少以色列人——甚至孩童——掳去为奴。
有一次,亚兰人无情地把“一个小女孩”从她那敬畏上帝的家庭掳去。(列王纪下5:2,《新译》)女孩给带到亚兰,被迫生活在一些崇拜太阳、月亮、星宿、树木、植物,甚至石头的陌生人当中。这些人的习俗也许令女孩心寒。亚兰人跟她的家人和朋友——敬拜真神耶和华的人——多么不同!女孩虽然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下,却依然对耶和华的崇拜表现非凡的勇气。结果,她改变了亚兰王手下一位高官的一生。让我们看看事情的经过如何。
勇敢发言
圣经并没有提及女孩的名字。女孩被掳后成为乃缦妻子的婢女。乃缦是亚兰王便哈达二世手下一位英勇的元帅。(列王纪下5:1)乃缦虽然受国王重用,却患了可怕的麻风病。
也许由于女孩态度恭敬,她深得乃缦妻子的信任。乃缦的妻子也许问女孩说,‘以色列人怎样医治麻风病患者呢?’以色列女孩鼓起勇气回答说:“巴不得我主人去见撒马利亚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麻风。”——列王纪下5:3。
乃缦的妻子并没有认为女孩只是信口雌黄而一笑置之。刚相反,女孩的话给传到便哈达王耳中,王就派乃缦和其他人踏上150公里的旅程,前往撒马利亚找寻女孩所说的先知。——列王纪下5:4,5。
乃缦不药而愈
乃缦和随行的人带着便哈达王的介绍信和一笔可观的礼金去见以色列王约兰。约兰是个崇拜金牛犊的人,他自然不像乃缦的小婢女一样对耶和华的先知有信心。约兰非但不相信先知能够医好乃缦,还以为乃缦其实想借故挑衅。约兰为此大感烦恼。上帝的先知以利沙听闻这事,就马上打发人去见国王,请王把乃缦差到他家里去。——列王纪下5:6-8。
乃缦来到以利沙的家,先知打发一个使者出去对他说:“你去在约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复原,而得洁净。”(列王纪下5:9,10)乃缦勃然大怒。他原以为以利沙会用令人叹为观止的方式,施行奇迹医好他的病,于是他问道:“大马士革的河亚罢拿和法珥法岂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吗?我在那里沐浴不得洁净吗?”说罢就气忿忿地转身离开。可是乃缦的仆人劝他不妨试一试,乃缦终于同意。在约旦河里沐浴七次之后,乃缦“的肉复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洁净了”。——列王纪下5:11-14。
乃缦回到以利沙那里,说:“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没有上帝。”乃缦更立誓以后“不再将燔祭或平安祭献与别神,只献给耶和华”。——列王纪下5:15-17。
给我们的教训
要是年轻的使女当初没有放胆发言,乃缦就不会去找以利沙先知了。今日,许多年轻人也采取类似的行动。他们在学校里勇于为自己的信仰发言;即使周遭的同学对事奉上帝不感兴趣,他们也毫不畏缩。有些从年纪很轻的时候就开始这样做了。
请考虑一下澳洲一个五岁的女孩——亚历山德拉——的例子。亚历山德拉的母亲在女儿开始上学之后约见学校的老师,准备向对方解释耶和华见证人的信仰。但令她感到意外的是,老师说:“我对你们的信仰已相当清楚,我知道亚历山德拉在学校里有些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可以做的。”亚历山德拉的母亲很惊讶,因为女儿是校内惟一的见证人儿童。老师解释说:“亚历山德拉已经告诉我们了。”不错,这个小女孩早已机巧地跟老师讨论过自己的信仰。
这些年轻人放胆发言,他们的勇敢行动跟诗篇148:12,13的话一致:“少年人和处女,老年人和孩童,……愿这些都赞美耶和华的名!因为独有他的名被尊崇;他的荣耀在天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