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眼中的福音书
“群众说我是谁呢?”(路加福音9:18)差不多二千年前,耶稣这样问门徒说。当时这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可是,这个问题现在似乎更具争议性,特别是圣诞节期间,人人都把注意集中在耶稣身上。不少人相信耶稣是天上派来救赎人类的。你也这样想吗?
有些学者却有不同的看法。宗教兼文化教授马库斯·博格说:“耶稣声称他是上帝的儿子,要为世人的罪而死。耶稣的这个形像并不合乎历史事实。”
另一些学者声称,耶稣的真面目,跟我们从圣经读到的大不相同。有些学者认为,所有福音书都是在耶稣死后四十多年才写成的,那时,耶稣的真正身分已经给人润饰了。学者断言,问题不在于福音书执笔者的记忆力,而在于他们的解释。耶稣死后,门徒对耶稣另眼相看,把他视为上帝的儿子、救主、弥赛亚。有些学者更大胆声称,耶稣只不过是个漂泊哲人和社会革命家。学者说这才是耶稣的真相。
“学者看法”
考证家为了维护他们的“学者看法”,看来热中于摒弃耶稣生平一切超自然的因素。例如:有些考证家说,耶稣由处女所生的说法,旨在掩饰他的私生子身分。另一些考证家不接受耶稣论述耶路撒冷遭毁灭的预言,坚称预言是在“应验”后才给人加插在福音书里的。有些考证家甚至说,耶稣施行的医治只是心身治疗——用心理影响生理罢了。你认为这些见解合理还是荒谬呢?
某些学者甚至声称,耶稣的门徒杜撰耶稣复活的事,免得基督教的活动中止。学者认为,耶稣死后,门徒群龙无首,因此他们捏造耶稣复活的故事,旨在给基督教打气。其实,复活的是基督教而不是基督。如果这个“学者看法看来匪夷所思”,神学家芭芭拉·蒂林的惊人之谈又怎么样呢?蒂林甚至认为耶稣其实并没有被钉死,相反他得以劫后余生,继续活下去,还两度结婚,有三名儿女。
这一切声称,结果把耶稣降到许多学者认为能够接受的水平:他仅是个智者、站在社会边缘的犹太人、社会改革家。他们不介意耶稣是什么人,只要不是上帝的儿子,不是来到世上“献出自己的魂,作为换取许多人的赎价”的救主就行了。——马太福音20:28。
也许在年中这个时候,你读过福音书的部分记载,例如耶稣在饲槽出生,或者你在教堂听过这件事。你相信福音书的记载是有价值而可靠的吗?请留意一项令人震惊的发展。有一个所谓的耶稣专题研讨会,一批学者自1985年以来每年举行会议两次,好决定耶稣的话是不是真实的。耶稣真的说过圣经所载的话吗?对于耶稣说过的每句话,研讨会的成员用投票方式加以肯定或否定。他们用有色的珠子投票,红色珠子表示耶稣确实 说过某句话;粉红色珠子表示耶稣可能 说过这句话;灰色珠子表示有疑问;黑色珠子表示是杜撰的。
可能令你感到不安的是,耶稣专题研讨会声称,圣经记载耶稣的话有超过八成不是耶稣说的。马可的福音书引述耶稣的话只有一句是可靠的。路加的福音书据称充满宣传口吻,“难以查明真相”。约翰的福音书除了三句话,其余所得的票都是黑珠子,表示全是杜撰的,而那三句话所得的票只是灰珠子,表示有疑问。
超越学术
你同意学者的看法吗?他们描绘的耶稣形像,比圣经论述的较正确吗?这些绝不是无关痛痒、仅供学者辩论的问题罢了。在年中这个时候,你可能想到圣经说,上帝把耶稣差来,“好叫凡信从他的人都不致毁灭,反而有永远的生命”。——约翰福音3:16。
如果耶稣只是个漂泊的哲人,我们对他的背景所知十分有限,要“信从”他就不合理了。另一方面,如果圣经论述耶稣的事是真实的,事情就牵涉到我们永远得救的希望。因此我们必须确知——圣经论述耶稣的事是真实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