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8 10/15 8-13页
  • 耶路撒冷——“大君王的城”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耶路撒冷——“大君王的城”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耶和华的宝座”所在
  • 从太平到荒凉
  • 信奉伪宗教的四邻群起反对
  • 弥赛亚出现了!
  • 永久和平的预观
  • 耶路撒冷——‘喜乐的因由’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3年
  • 属地的耶路撒冷与属天的耶路撒冷大异其趣
    在“和平的君”治下享有普世的安全
  • 辨明圣经的各耶路撒冷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7年
  • 耶路撒冷
    洞悉圣经(下册)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守》98 10/15 8-13页

耶路撒冷——“大君王的城”

“不可指着耶路撒冷发誓,因为那是大君王的城。”——马太福音5:34,35。

1,2.耶路撒冷的什么情况可能令有些人感到大惑不解?

耶路撒冷。在多个宗教的信徒心里,这个名字引起了他们强烈的情绪。事实上,我们总不能不注意到这个古老的城市,因为它频常在新闻里出现。但可悲的是,许多报道显示,耶路撒冷并非总是个和平的地方。

2 这件事可能令有些圣经读者感到大惑不解。在以往,耶路撒冷的缩写名字是撒冷,意即“和平”。(创世记14:18;诗篇76:2;希伯来书7:1,2)因此你也许纳罕:“几十年来,为什么这个名为和平的城市很少享有和平呢?”

3.我们可以在哪里找着关于耶路撒冷的可靠资料?

3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顾历史,对古代的耶路撒冷有点认识。但有些人也许想道:“我们没有时间研究古代历史。”可是,我们对耶路撒冷的早期历史有正确的认识,其实可以令我们得益不浅。圣经解释原因说:“从前写下来的话,全是为教导我们而写的,好让我们借着忍耐,借着经书所带来的安慰,可以怀有希望。”(罗马书15:4)我们从圣经去认识耶路撒冷,可以给我们很大安慰;我们会有希望见到和平实现,但不是仅临到这个城,而是临到普世。

“耶和华的宝座”所在

4,5.大卫怎样有分使耶路撒冷在实现上帝的旨意方面担任重要角色?

4 公元前11世纪,耶路撒冷成为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家的首都而闻名四方。耶和华上帝膏立了年轻的大卫做以色列这个古国的君王。大卫把耶路撒冷立为国都,他和他的后代都坐在“耶和华王权的宝座”或“耶和华的宝座”上。——历代志上28:5;29:23,《新世》。

5 大卫敬畏上帝,是个出自犹大部族的以色列人。他从崇拜偶像的耶布斯人手中夺得耶路撒冷。起初,城的范围只限于一个称为锡安的山冈;由于这缘故,锡安变成了耶路撒冷的同义词。后来,大卫把上帝的约柜搬到耶路撒冷,安置在帐幕里。在此之前许多年,上帝从约柜之上的一团云里,向他的预言者摩西说话。(出埃及记25:1,21,22;利未记16:2;历代志上15:1-3)约柜象征上帝的临在,因为耶和华才是真正统治以色列的君王。因此,在双重的意义上,耶和华上帝可说是从耶路撒冷施行统治。

6.关于大卫和耶路撒冷,耶和华作了什么应许?

6 大卫王裔统治的王国,由锡安或耶路撒冷所代表。耶和华应许大卫,他的王国必永不终止。这个应许表明,大卫的一个后代会成为上帝的受膏者,亦即弥赛亚或基督a,他会有权永远作王统治。(诗篇132:11-14;路加福音1:31-33)圣经也透露,这位君王会永远承受“耶和华的宝座”,统治万国,而不是仅管辖耶路撒冷。——诗篇2:6-8;但以理书7:13,14。

7.大卫王怎样推广纯真的崇拜?

7 敌人屡次企图推翻上帝的受膏者大卫王,却徒劳无功。大卫反倒征服了敌国,把应许之地的版图扩展到上帝指定的程度。大卫把握这个有利的情势推广纯真的崇拜。他写了很多诗篇,颂扬耶和华是锡安的真正君王。——撒母耳记下8:1-15;诗篇9:1,11;24:1,3,7-10;65:1,2;68:1,24,29;110:1,2;122:1-4。

8,9.所罗门王在位的日子,纯真的崇拜怎样在耶路撒冷大大兴旺?

8 在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统治期间,耶和华的崇拜发扬到新的高峰。所罗门将耶路撒冷向北伸延,把摩利亚山(现今的石顶清真寺一带)包括在城的范围之内。他有殊荣在这个高岗上兴建一座华美的殿宇,供崇拜和赞美耶和华之用。他把约柜安放在这座殿宇的至圣处里。——列王纪上6:1-38。

9 当时,耶和华的崇拜以耶路撒冷为中心;以色列人只要全心全意支持耶和华的崇拜,就可以得享太平。圣经以美妙的言词描述这种情形说:“犹大人和以色列人如同海边的沙那样多,都吃喝快乐。……四境尽都平安。所罗门在世的日子,……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列王纪上4:20,24,25。

10,11.考古学的发现怎样证实了圣经关于所罗门时代耶路撒冷的报道?

10 考古学的发现证实了所罗门治下的确富裕繁荣。约翰兰·阿哈隆尼教授在他的著作《以色列地考古》中说:“财富从四面八方流进王宫,商业繁荣……使物质文化在每一方面都迅速改观。……物质文化的改变……从各种奢侈品足以见之,在陶器方面尤其显著。……陶器的质地和烧制技术有很大改进,令人惊讶。”

11 杰里·兰迪也有类似的评论,他写道:“在所罗门治下,以色列的物质文化突飞猛进;在短短三十年间,就越过了之前的二百年。我们在所罗门时代的地层,发现了各种各色的遗迹,包括巨大建筑物、具有高大城墙的大城市、多座华美的富人住宅等,制陶技术也有极大进步。我们也发现了远方制造的手工艺品,以及显示频繁国际贸易的各种迹象。”——《大卫之家》。

从太平到荒凉

12,13.耶路撒冷怎样不再倡导纯真崇拜?

12 既然耶和华的圣所设在耶路撒冷,人为这城的和平繁荣而祷告祈求自然十分适当。大卫写道:“你们要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爱你的人必然兴旺!愿你城中平安!愿你宫内兴旺!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缘故,我要说:愿平安在你中间!”(诗篇122:6-8)所罗门虽然有幸在这个和平的城里建造一座堂皇华美的圣殿,后来却娶了许多信奉异教的妃嫔。在所罗门的晚年,他的妃嫔勾引他转而崇拜当日的各种假神。他的叛道不忠对整个国家产生了腐化的影响,结果国家和人民都失去了和平。——列王纪上11:1-8;14:21-24。

13 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继位之后不久,十个部族起来反叛,另外成立了北部的以色列王国。这个国家崇拜偶像,结果上帝让它被亚述所推翻。(列王纪上12:16-30)南部两个部族的犹大王国继续以耶路撒冷为中心。但后来他们也背弃纯真的崇拜,于是上帝让这个顽梗不化的城市在公元前607年被巴比伦人所毁。有70年之久,犹太人在巴比伦沦为俘虏。在此之后,耶和华表现慈悲,使他们返回耶路撒冷,把纯真的崇拜恢复过来。——历代志下36:15-21。

14,15.犹太人结束了巴比伦的流亡生涯之后,耶路撒冷怎样恢复以前的重要地位?可是这城经历到什么变更?

14 荒凉了70年之后,城里的废墟必然野草丛生。城墙也毁坏不堪;以前城门和塔楼所在之处,现在只剩下巨大的缺口。可是,重返故土的犹太人并没有气馁。他们在圣殿的故址上建了一座祭坛,每天把祭物献给耶和华。

15 耶路撒冷得以重建起来,前景看来颇佳;可是,这个城市却未能恢复国都的地位,也再没有大卫王的后代坐在宝座上作王。相反,巴比伦被波斯推翻之后,波斯人委任了一个省长去管理犹太人;犹太人都得纳税给他们的波斯主子。(尼希米记9:34-37)耶路撒冷虽然处于被“践踏”的情况,但仍然是全地上特别蒙耶和华上帝眷顾的城市。(路加福音21:24)耶路撒冷既是纯真崇拜的中心,它代表上帝有权通过大卫王的后代,对地球行使他的至高统治权。

信奉伪宗教的四邻群起反对

16.从巴比伦返国的犹太人,为什么停止了重建耶路撒冷圣殿的工程?

16 不久之后,从外地重返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为一座新圣殿奠下了根基。但是,信奉伪宗教的四邻却向波斯的亚达薛西王进谗言,诬告犹太人造反。结果亚达薛西下令禁止人在耶路撒冷继续建造圣殿。你可以想象,如果当时你住在那个城里,无疑会纳罕城会变成怎样。出现了这个障碍之后,建造圣殿的工程就停了下来;犹太人也转而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以斯拉记4:11-24;哈该书1:2-6。

17,18.耶和华怎样使耶路撒冷得以重建起来?

17 犹太人返国之后大约17年,上帝兴起了哈该和撒迦利亚先知,去纠正他百姓的思想。犹太人毅然悔改,于是恢复建殿的工程。那时候,大流士是波斯的国王。他确认塞鲁士王下令重建耶路撒冷圣殿一事。大流士发出谕令给犹太人的四邻,告诫他们当“远离”耶路撒冷。不但如此,他还拨出贡银给犹太人作经费,使建殿工程得以完成。——以斯拉记6:1-13。

18 犹太人回国之后第22年,圣殿终于落成。你无疑同意,这件大事的确值得犹太人热烈庆祝。可是,当时耶路撒冷城和城墙还有不少部分尚未修复。后来在“省长尼希米,并祭司文士以斯拉的时候”,这个问题才获得所需的留意。(尼希米记12:26,27)到公元前5世纪的末了,耶路撒冷已完全重建起来,成为古代世界的一个重要城市。

弥赛亚出现了!

19.弥赛亚怎样承认耶路撒冷的独特地位?

19 现在我们且跨越几个世纪,看看一件影响到全世界的大事——耶稣基督的诞生。耶和华上帝派出天使,告诉耶稣那仍是童贞的母亲说:“耶和华上帝会把他父亲大卫的宝座赐给他,……他的王国也没有终结。”(路加福音1:32,33)若干年后,耶稣发表了著名的“登山宝训”。在这个演讲里,耶稣就许多问题提出鼓励和劝告。例如,他劝听众每逢向上帝发了誓,就要切实履行,而且要小心不可随便发誓。耶稣说:“你们又听见有话对古人说,‘你发了誓,不可不守,总要向耶和华还你的愿。’我倒告诉你们:完全不可发誓,不可指着天发誓,因为那是上帝的宝座;不可指着地发誓,因为那是他双脚的脚凳;不可指着耶路撒冷发誓,因为那是大君王的城。”(马太福音5:33-35)请留意,耶稣承认耶路撒冷拥有独特的地位,这是许多世纪以来这个城一直享有的。不错,耶路撒冷是“大君王[耶和华上帝]的城”。

20,21.耶路撒冷许多居民的态度怎样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20 耶稣离世之前不久,向耶路撒冷的居民公开表明自己是上帝为他们膏立的君王。许多人回应这件令人振奋的大事,兴高采烈地呼喊说:“奉耶和华的名而来的人,是应当祝颂的!我们父亲大卫那将临的王国,是应当祝颂的!”——马可福音11:1-10;约翰福音12:12-15。

21 可是,不及一个星期之后,群众竟然让耶路撒冷的宗教领袖诱使他们转而反对耶稣。耶稣警告他们,耶路撒冷城和整个以色列国族,都会失去蒙上帝嘉许的地位。(马太福音21:23,33-45;22:1-7)例如,耶稣宣告说:“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既杀掉预言者,又用石头打死奉差到她这里来的人——我多少次想把你的孩子聚集起来,就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到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肯。看啊!你们的‘家’被舍弃,留给你们了。”(马太福音23:37,38)公元33年的逾越节,耶稣的敌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处死于耶路撒冷城外。可是,耶和华却把他的受膏者复活过来,使他在天上的锡安享有荣耀、不死的灵体生命。上帝这项伟举使我们所有人都得益不浅。——使徒行传2:32-36。

22.耶稣死后,许多论及耶路撒冷的经文都只对什么适用?

22 当时还有许多论及锡安或耶路撒冷的预言尚未应验;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些预言大都只对天上的安排或耶稣的受膏门徒适用。(诗篇2:6-8;110:1-4;以赛亚书2:2-4;65:17,18;撒迦利亚书12:3;14:12,16,17)耶稣死后,有些提及“耶路撒冷”或“锡安”的经文给写了下来;这些经文显然含有象征性的意义,因此对实际的耶路撒冷城或这城所在的地点并不适用。(加拉太书4:26;希伯来书12:22;彼得前书2:6;启示录3:12;14:1;21:2,10)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所毁,从而应验了但以理和耶稣基督的预言;这可说是最终的证据,证明耶路撒冷已不再是“大君王的城”了。(但以理书9:26;路加福音19:41-44)圣经的执笔者和耶稣本人都没有表示地上的耶路撒冷会有一天恢复以前的地位,再次蒙耶和华上帝特别眷顾。——加拉太书4:25;希伯来书13:14。

永久和平的预观

23.为什么我们仍然对耶路撒冷深感兴趣?

23 回顾地上耶路撒冷的早期历史之后,人无法否认在所罗门王的太平统治期间,这个城的确实现了耶路撒冷这个名字的含意——“拥有双重和平[或双重和平的根基]”。可是,这不过是个未来的预观罢了;不久,爱戴上帝的人就会在地上乐园里永享无穷的和平与繁荣。——路加福音23:43。

24.我们从所罗门治下的情形获知什么?

24 诗篇第72篇描绘所罗门王治下的情形。但这首美妙的诗歌其实预示,在弥赛亚耶稣基督的属天统治之下,地上人类所享的种种幸福。诗篇执笔者论及这位君王说:“在他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长存。……穷乏人呼求的时候,他要搭救;没有人帮助的困苦人,他也要搭救。他要怜恤贫寒和穷乏的人,拯救穷苦人的性命。他要救赎他们脱离欺压和强暴;他们的血在他眼中看为宝贵。在地的山顶上,五谷必然茂盛。”——诗篇72:7,8,12-14,16。

25.为什么我们应当对耶路撒冷有更深认识?

25 以上一段话,为所有爱戴上帝的人,无论在耶路撒冷还是在世上其他地方,带来多大的安慰!你也有希望享有上帝弥赛亚王国治下的普世和平。我们对耶路撒冷以往的历史有适当认识,可以帮助我们明白上帝对人类所定的旨意。下两篇文章会论述犹太人从巴比伦返回故土之后,第七和第八个十年期间所发生的事。这给所有渴望蒙大君王耶和华上帝嘉许的敬拜者带来莫大的安慰。

[脚注]

a “弥赛亚”(采自希伯来词语)和“基督”(来自希腊语)这两个头衔的意思都是“受膏者”。

你记得吗?

◻ 耶路撒冷怎样成为“耶和华的宝座”所在之处?

◻ 所罗门对于促进纯真崇拜有什么重大贡献?

◻ 我们怎么知道耶路撒冷已不再是耶和华的崇拜中心?

◻ 为什么我们希望加深对耶路撒冷的认识?

[第10页的图片]

大卫城位于南部的山岭上,但所罗门把城的范围向北伸延,并兴建了圣殿

[鸣谢]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

[第8页的图片鸣谢]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