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马太福音 24:15
    圣经新世界译本
    • 15 “所以,你们一看见先知但以理提到的‘那造成荒凉的可憎之物’站在圣地+(读这句话的人要辨明含意),

  • 马太福音 24:15
    圣经新世界译本
    • 15 “所以,你们一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那使地荒凉的可憎之物+’站在圣地+(读者要辨明这句话的含意),

  • 马太福音 24:15
    和合本
    • 15 “你们看见先知但以理所说的‘那行毁坏可憎的’站在圣地(读这经的人须要会意)。

  • 马太福音
    守望台出版物索引1986-2025
    • 24:15 《道路》 258;《守》13 7/15 4-5;《守》12 4/15 25-26;《洞悉上》 853-854;《守》09 5/15 9, 12-13;《守》07 4/1 9-10;《守》99 5/1 14-18;《守》99 8/15 29;《守》96 6/1 14-19;《守》96 8/15 16-17;《守》94 2/15 11;《人物》 111;《守》90 5/1 22-23;《守》87 4/1 4-5;《守》86 4/1 8-13

  • 马太福音
    经文索引1956-1985
    • 24:15 w85 3/15 15; w84 10/1 16-7; w83 3/15 12-22; w83 5/15 3-7; w83 6/15 29; w81 4/1 21-2; kc 107; w80 3/1 23; w79 8/15 25; w78 12/1 25; w77 7/15 427; w76 6/15 358, 379; w75 5/1 266; w75 5/15 301; g74 3/8 12; kj 257, 353; w72 6/1 333, 337; w71 4/15 236; w71 6/1 333-4, 336; w70 7/15 429; w63 5/15 294; w63 10/15 633; g63 10/8 22; w62 8/15 503; w60 8/1 236

  • 马太福音
    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物检索手册——2019
    • 24:15

      《洞悉圣经》(上册)853-854页

      《耶稣是道路》258页

      《守望台》

      2013/7/15刊4-5页

      2012/4/15刊25-26页

      2009/5/15刊9,12-13页

      2007/4/1刊9-10页

      1999/8/15刊29页

      1999/5/1刊14-18页

      1996/8/15刊16-17页

      1996/6/1刊14-19页

      1994/2/15刊10-11页

      1990/5/1刊22-23页

      1987/4/1刊4-5页

  • 马太福音第24章注释
    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24:15

      那造成荒凉的可憎之物 但以理预告,“可憎之物”会跟“荒凉”有关。(但9:27;11:31;12:11)耶稣的话表明,“那造成荒凉的可憎之物”当时还没出现,要在未来才会出现。耶稣去世33年后,基督徒经历了这个预言的第一次应验:他们的确“看见”可憎之物“站在圣地”。平行记载路加福音21:20也指出,基督的门徒看见“军队……扎营围城”时,就会知道耶路撒冷城快要荒凉了。“圣城”耶路撒冷就是犹太人眼中的圣地,这座城也是犹太人反叛罗马统治的中心。(太4:5;27:53)公元66年,信奉异教的罗马军队包围了耶路撒冷。罗马军队打着被视为偶像的军旗来到,有辨识力的基督徒看出他们就是耶稣说的“可憎之物”。对这些基督徒来说,罗马军队围城就是他们要“逃到山上去”的最后信号。(太24:15,16;路19:43,44;21:20-22)这些基督徒逃走后,耶路撒冷果然荒凉了,犹太民族也没落了: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罗马人摧毁;公元73年,犹太人的最后一个要塞梅察达也落入罗马人手中。(参看但9:25-27)既然预言的第一次应验如此准确,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更大规模的应验也一定会发生,之后耶稣会“在天云上带着力量和大荣耀来到”。(太24:30)虽然耶稣表明但以理的预言会在未来应验,但很多人还是不理会耶稣的话。他们跟随犹太人的传统,认为但以理的预言跟公元前168年叙利亚王安条克四世亵渎耶和华的圣殿一事有关。为了使人不再崇拜耶和华,安条克四世在耶路撒冷圣殿的大祭坛上另建了一座祭坛,并在坛上以猪为祭,献给异教神明奥林波斯山的宙斯。(另见约10:22的注释)在称为玛加伯上的次经里,有一节经文(1:54)在描述公元前168年发生的那件事时,用了跟但以理书类似的说法(把可憎之物跟荒凉联系在一起)。不过,犹太人的传统理解和玛加伯上的记载都只是人的见解,并不是来自上帝的启示。安条克四世亵渎圣殿一事的确可憎,但他的行动并没有使耶路撒冷和其中的圣殿荒凉,也没有使犹太民族没落。

      圣地 这个预言第一次应验时,“圣地”指的是圣殿所在的耶路撒冷。(另见太4:5的注释)

      (读这句话的人要辨明含意) 在研读上帝的话语时,人总是应该辨明经文的含意。不过,要理解但以理预言的这个部分会怎样应验,看来特别需要辨识力。耶稣在这里提醒人,预言应验的时间不是在过去,而是在未来。(另见本节经文的注释:那造成荒凉的可憎之物)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