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约翰福音第21章注释圣经新世界译本(精读本)
-
-
耶稣就对西门·彼得说 耶稣和彼得之间的这段对话发生在彼得三次不认耶稣之后不久。耶稣一连三次问彼得对他有怎样的感情,结果令彼得“忧愁起来”。(约21:17)在约翰福音21:15-17,约翰记录这些话时用了两个不同的希腊语动词,一个是译作“爱”的a·ga·paʹo(阿格帕奥),另一个是译作“对……感情很深”的phi·leʹo(菲莱奥)。耶稣两次问彼得:“你爱我吗?”两次彼得都恳切地表示,他对耶稣“感情很深”。最后一次耶稣问他:“你对我的感情深吗?”彼得的回答同样肯定。在彼得每一次坚定地表示自己爱耶稣以后,耶稣都强调,这份爱和感情应该推动彼得“喂养”和“牧养”耶稣的“绵羊羔”或“小绵羊”(即耶稣的门徒),满足他们的心灵需要。(约21:16,17;彼前5:1-3)彼得曾三次不认耶稣,现在耶稣给彼得三次机会表达自己的爱,而且把照顾羊群的责任交托给他。就这样,耶稣清楚表明他已经完全宽恕彼得,从而消除了一切疑虑。
约翰 根据一些古抄本,使徒彼得的父亲在这里被称为“约翰”。在其他古抄本里,他被称为“约拿”。在马太福音16:17,耶稣称呼彼得为“约拿的儿子西门”。(另见太16:17的注释)有些学者说,“约翰”和“约拿”这两个希腊语名字也许译自同一个希伯来语名字,只是拼法稍有不同。
你爱我胜过爱这些吗? 按照希腊语的语法,译作“胜过……这些”的词组可以有不止一种理解。有些学者认为,耶稣问的是:“你爱我胜过爱这些门徒吗?”或者“你对我的爱胜过这些门徒对我的爱吗?”不过,耶稣问的更有可能是:“你爱我胜过爱这些东西吗?”耶稣说的可能是他们刚捕到的鱼或跟捕鱼生意有关的东西。所以,耶稣这番话大概的意思是:“你爱我胜过爱财富和事业吗?如果是,就要喂养我的绵羊羔。”考虑到彼得的过去,这个问题确实很适当。尽管彼得属于耶稣的首批门徒(约1:35-42),但他并没有一开始就全时跟着耶稣去传道。事实上,他后来又重新做起了捕鱼的工作。几个月后,耶稣呼召彼得,鼓励他放下捕鱼这门大生意,成为“得人的渔夫”。(太4:18-20;路5:1-11)耶稣死后不久,彼得告诉大家他要去打鱼,其他使徒也跟着去了。(约21:2,3)因此,耶稣在这里很可能是要让彼得明白,他必须作出抉择:他会把什么放在生活的首位?是眼前这堆鱼代表的捕鱼事业,还是喂养耶稣的绵羊羔(满足耶稣门徒的心灵需要)这项工作?(约2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