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犹太人
    根据圣经而推理
    • 不使用上帝的名字,并且不愿读出来。今天宗教人士虽然对血统上的以色列人兴趣大增,情形却有别于撒迦利亚的预言。)

      那么,我们该怎样看今天在以色列发生的事呢?这些事只是圣经预言的世情的一部分。圣经曾预言战争和不法的事必增加,人对上帝的爱会冷淡下来,并且贪爱钱财。(马太福音24:7,12;提摩太后书3:1-5)

      圣经预言以色列必定复兴,这些预言今天应验在哪些人身上?

      加拉太书6:15,16:“受割礼、没有受割礼都不要紧,成为新的受造物才要紧。凡照这个准则规规矩矩而行的,愿平安慈悲临到他们,就是临到上帝的以色列。”(过去上帝规定亚伯拉罕家中所有男丁都必须受割礼。今天人能不能成为“上帝的以色列”的一分子,却不再取决于有没有受割礼。正如加拉太书3:26-29指出,人只要属于基督,从圣灵而生,成为上帝的儿子,“就真是亚伯拉罕的苗裔”。)

      耶利米书31:31-34:“耶和华说:‘日子快到了,我必跟以色列家和犹大家订立新约……他们各人必不再教导同胞和弟兄说:“你们要认识耶和华。”因为他们所有人,无论大小,都必认识我。’”(跟上帝订立新约的,不是血统上的以色列人,而是耶稣基督的忠心门徒。上帝让他们有希望到天上享永生。耶稣创立记念他死亡的仪式时,递给门徒一杯酒,说:“这个杯指的是凭我血所立的新约。”[哥林多前书11:25])

      启示录7:4:“我听见盖了印的人的数目共有十四万四千。这些盖了印的人出于以色列人的每一个部族。”(经文接着提到利未部族和约瑟部族。按照传统,以色列人有十二部族,却不包括利未部族和约瑟部族。值得留意的是,虽然经文说“盖了印的人出于以色列人的每一个部族”,却没有提到但部族和以法莲部族。[参看民数记1:4-16]因此,启示录所指的必然是属灵的以色列人。启示录14:1-3表明,这些人会与基督一同在天上作王统治。)

      希伯来书12:22:“你们是来到锡安山,永活上帝的城,天上的耶路撒冷。那里有千万的天使”。(可见真基督徒期待“天上的耶路撒冷”,而不是地上的耶路撒冷,实现上帝的应许。)

  • 预言
    根据圣经而推理
    • 预言

      定义:在圣经里,预言可以指来自上帝的信息,或关于上帝旨意的启示。预言的内容可能是:对将要发生的事所作的预告,受圣灵启示的道德指引,或者上帝的命令或宣判。

      有哪些圣经预言已经应验了?

      例子可参看本书249-258页“圣经”、190-198页“末世”和206-211页“日期”。也请参看《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343-346页。

      哪些重要的圣经预言尚待应验?

      帖撒罗尼迦前书5:3:“人正说‘和平安全了’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毁灭就立时临到他们,好像阵痛临到孕妇一样。他们一定逃脱不了。”

      启示录17:16:“你看见的十只角和野兽都会憎恨娼妓[大巴比伦],要摧残她,使她赤身,又会吃掉她的肉,用火把她完全烧掉。”

      以西结书38:14-19:“你要发预言,对歌革说:‘至高主宰耶和华说:“到那日,我的子民[属灵的]以色列人安然居住,难道你不会知道吗?你必从你的地方,从北方的极处而来。你率领许多民族来……”’”“至高主宰耶和华说:‘到那日,就是歌革来攻击以色列地的日子,我的烈怒要从鼻孔中发出。我要在愤恨和怒火中发言。’”

      但以理书2:44:“[上帝设立的]这个王国……要把[人的]王国全都打碎灭绝。这个王国必万世屹立。”

      以西结书38:23:“我必在列国眼前彰显为大,彰显为圣,叫他们认识我,他们就知道我是耶和华。”

      启示录20:1-3:“我看见一个天使从天而降,手里拿着无底深渊的钥匙和一条大锁链。他捉住了龙,就是最初的蛇,也就是魔鬼撒但,把他捆绑一千年。天使把他摔到无底深渊里去,把深渊封闭,在上面盖印,使他不能再迷惑列国,直到那一千年完了。这些事以后,必须把他释放一会儿。”

      约翰福音5:28,29:“不要为这件事惊奇,因为时候要到,所有在纪念墓里的人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终得生命;作恶的,复活终被定罪。”

      启示录21:3,4:“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发出,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做他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上帝要擦去他们的所有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哀恸、呼号、痛苦。从前的事已经过去了。’”

      哥林多前书15:24-28:“以后就到了终结。那时候,他……就把王国交还给他的父上帝。……到一切都顺服了他,那时候,儿子也要顺服使一切都顺服儿子的上帝。这样,对众生来说,上帝就是一切。”

      为什么基督徒应该密切留意圣经的预言?

      马太福音24:42:“所以,你们要不断守望,因为不知道你们的主在什么日子来到。”

      彼得后书1:19-21:“由于这件事[耶稣改变形貌],我们所得的预言就更加可信了。你们现在留意预言是好的……。因为预言从来不是人凭自己意思说的,而是人受圣灵感动,把上帝的话说出来。”

      箴言4:18:“义人的路却好像明亮的晨光,越照越亮,直到日午。”

      马太福音4:4:“人活着不可单靠食物,倒要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每一句话。”(包括上帝的伟大应许。)

      提摩太后书3:16:“圣经全都 是上帝用圣灵启示的,对于教导、责备、纠正、按正义施行管教,尽都有益”。(因此,整本 圣经都值得深入研究。)

      假如有人说

      “你们未免太注重预言了。我认为只要承认基督是救主,做个好基督徒就够了”

      你可以说:“是否承认耶稣基督的地位,确实是个关键。不过,是否重视预言,也非常重要。公元1世纪的犹太人之所以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原因之一是他们不重视预言。这一点您有没有留意到呢?”然后说:(1)“《希伯来语经卷》的预言不仅预告弥赛亚(基督)会在什么时候出现,而且预告他会做些什么事。但大部分犹太人都没有留意这些预言。对于弥赛亚会成就什么事,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结果,他们拒绝承认上帝的儿子耶稣是弥赛亚。(请看“耶稣基督”354页)”(2)“在我们这个时代,基督正在天上作王,并且指挥他的仆人向万国万族宣讲他的信息。(马太福音24:14)但世上大部分人都只关心其他事。”

      也可以说:“我同意,做个好基督徒很重要。但如果我只听从耶稣的某些 吩咐,耶稣说应该放在生活首位的事,我却不理会,那么我还算得上是个好基督徒吗?……请读读马太福音6:33,仔细留意耶稣怎样说。”然后说:“我们必须承认耶稣是救主,祈求上帝恕罪。但在主祷文(或天主经)里,耶稣不是先说我们要祈求王国早日来临,然后才提到求上帝恕罪吗?(马太福音6:9-12)”

  • 哲学
    根据圣经而推理
    • 哲学

      定义:“哲”字的本义是智慧,译做“哲学”的希腊语的字面意思是喜爱智慧。本文探讨的,主要是以无神论为基础的哲学理论。这种哲学尝试找出一套大家可以接受的宇宙观,尝试帮助人以严谨的态度分析问题。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注重推断而不注重观察。

      怎样才能找到真知识和真智慧?

      箴言1:7;诗篇111:10:“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如果宇宙不是造物主的精心杰作,而是靠没有思想的力量碰巧产生的,那么人类的宇宙观就必然五花八门,不可能是人人都接受的,不是吗?大凡没有思想的东西,就算人怎么钻研,也不可能得出任何称得上智慧的产物来,对不对?人想明白宇宙和人生的奥秘,却把上帝和他的旨意置之不理,就一定会劳而无功。他们只会误解自己所学的,误用自己所知的。人摒弃对造物主的信仰,就等于毁掉开启正确知识宝库的钥匙,根本不可能建立起真正首尾一贯的思想体系。)

      箴言2:4-7:“你要不停寻求,好像寻求银子;不断搜索,好像搜索宝藏。这样你就领悟何谓敬畏耶和华,找到上帝的知识。耶和华赐人智慧;他口所出的话给人知识,使人明辨事理。他为正直人珍藏实用的智慧”。(耶和华通过圣经和他在地上的组织,向人提供帮助。不过,人必须愿意学习,愿意付出努力,慎思明辨,才能找到真智慧。)

      认为造物主拥有绝对真理,是合情合理的吗?

      提摩太后书3:16:“圣经全都是上帝用圣灵启示的”。“[耶稣对天父说:]‘你的话语就是真理’”(约翰福音17:17)。(认为创造宇宙的主宰对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了如指掌,不是合情合理吗?虽然他并没有在圣经里记下有关宇宙的一切,但圣经所记载的,都是真理,不是推断。此外,上帝在圣经里透露了他对地球和人类的旨意,并且说明他会怎样实现这些旨意。上帝力量无穷、智慧无量、公正无私、爱心无比,所以他的旨意必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以最完满、最妥善的方式实现。没错,上帝的特质就是有力的保证,保证他的话绝对可靠,都是真理。)

      世人的哲学源自何处?

      源自受种种局限的人:圣经指出,“人行走也无法确定该走的方向”。(耶利米书10:23)历史表明,人不自量力,无视自身的局限,往往大失所望。有一次,“耶和华从暴风中回应约伯说:‘谁用无知的话语,使我的旨意隐晦不明?现在请你如壮士束腰,我要问你,你要告诉我。我奠定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如果聪明,就告诉我吧’”。(约伯记38:1-4)(人类天生就受到种种局限。再说,人在短促的一生中所能积累的经验不但有限,而且往往局限于一时一地一文化。结果,人所能掌握的知识不过是片面的、有限的。天下万物是如此紧密地互相关联,以致人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发觉自己对很多事情都只是一知半解,以偏概全。任何源自人的学说都难免会反映出这种局限性。)

      源自有种种缺点的人:“所有人都犯了罪,不能完全反映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23)“人以为是正途的路,最终竟是死亡之道。”(箴言14:12)(在人性种种弱点的影响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