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邻人之心何在?
“我的上帝啊!他在杀我!请帮助我吧!请帮助我吧!我要死了!我要死了!”一位美丽的少妇哲诺惠斯这样呼救着。可是却没有人来救她。后来,在纽约市皇后区叩园一带富裕的住宅区中有三十八个人向警察局承认他们曾目击这件凶杀案发生但却没有伸出援助之手;那便是说,直等到太迟了以后。——1964年3月14,27日刊的纽约《时报》。
仅在一个月后,一个患精神病的年青男子,攀登上纽约阿尔巴尼区一家酒店十二层楼的窗槛上图谋自杀。他在窗台上徘徊两小时,吸着烟,并思量着该做什么,有时甚至将身子伸出来好像准备跳下去一样。下面则围着一大群人,据警察最后的估计约有四千人。那些观望的人有些喊着;“跳吧!跳吧!跳吧!”也有些典型的太保腔在喊着说:“跳下来吧!你这个小胆鬼。”“跳下来吧!你怎么搞的,没胆子吗?”一个顶多不满十岁的女孩也攀爬上一个五尺高的台阶,挥着手高喊着:“我要跳了。我要跳了。一个年青女子则对她身边的男友说:“我希望他跳下来算了。他还不赶快跳,我们便要赶不上最末一班公共汽车了。”几个市政府的官员和一个天主教的主教试图劝诱他离开那个危险的窗台,但是却未能成功。不过最后他那七岁大的侄儿终于成功地使他改变主意而让这个小孩牵着他的手带他走回安全地带。——1964年4月15日刊的纽约《时报》。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动?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眼看着一个年青的少妇被人刺死——凶手曾在一段长约三十五分钟的期间内几度回来一次又一次地刺杀她——却无人伸出手来加以援助呢?事实上,并不仅只三十八人目击这事的发生;三十八人承认看到这事。有许多被人明知他们也看到这事发生的人却否认曾看见任何事。牧师,教士,心理病学医师和社会科学家或社会学家曾对这件事加以讨论并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一位社会学家将那些人的行径称为“非理性的行为。”但是这是非理性的吗?
事实乃是那些人都能够为自己之未能采取行动说出一些理由来,虽然他们之中有好些在事后对自己之未能做出任何事而感到羞惭。其中最普通的理由就是他们不想被牵涉入漩涡中,这或许可算是一个合理的借口,但它是否正当呢?至低限度难道他们不可以立刻叫警察来吗?爱邻人之心至少也得指示他们做到这点。
至于在阿尔巴尼亚区发生的那件事,那些企图怂恿那个青年跳下来自杀的少年和其余的人所说的话和行动在某些方面看来可说是比较更丑恶。他们证明了自己是可能的谋杀犯,因为他们若成功地怂恿了那个年青人自杀的话,他的血便要落在他们的肩头上。什么使得人们对生命有如此歪曲的看法以致想经历到目击一个年青人自杀的刺激呢?为什么他们会泄露出他们竟如此地缺乏对邻人的爱心呢?
造成人们如此铁石心肠的一部分原因无疑应归咎于每日在电视和电影上所放映的犯罪和狂暴的行为。由于人们每日看到这些残暴的行为,他们遂对这一类的事变得麻木不仁了,于是希望在实际的生活上见到这样的事,因为那些更够刺激。不过这并非说人们没有别的东西可看。有许多节目和影片事实上的确培养人体贴的同情心,了解和同胞的情谊。以这些富于造益性的东西充满我们的脑海要好多少!
堕落的人性与生俱来就是自私的,但是借着不断地将正当的精神粮食吸进脑中,人可以摒除自私的意念而不是只想到自己享乐和利益。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精神食粮能比上帝的道圣经更好,它由创世记至启示录,用直接及间接的方式,以命令,例证和比喻来强调爱邻人之心。例如借着将杀人者该隐在杀了弟弟之后所说虚伪的话——“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么?”——记载下来圣经暴露和谴责他的铁硬心肠。同样地圣经的最后一本书记载了关于生命之水的命令说,“听见的人也该说:‘来!’”由此也蕴含地教训人要有爱邻人之心。——创世记4:9;启示录22:17。
尤其是耶稣基督更着重传讲人应有爱邻人之心。他指出第二条最大的诫命是“爱人如己,并且又给我们一条“金规”:“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你若被人刺杀,你岂不希望有人为你去叫警察吗?你若精神受到严重的打击而企图自杀,你希望别人怂恿你去自杀吗?抑或你盼望别人会对你的福利表现仁慈和关怀呢?——马可福音12:31;路加福音6:31。
在此耶稣所说的关于一个善良的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是多么的适切!一个人被强盗拦途截劫,打得半死而倒卧在路边。有两个在犹太人中颇有地位的人走过,一个是祭司,一个是利未人。他们正好像叩园的那些富裕人家一样对遭难者的情形无动于衷。有一个受人鄙视的撒马利亚人走过,在耶稣的日子,他们是受众人歧视犹如今日的黑人受人歧视一样。他看见这个不幸者的可怜遭遇就“动了慈心,上前……[把]他的伤处包裹好了,扶他骑上自己的牲口,带到店里去照应他。”这是表现对邻人之爱的一个多好的比喻!——路加福音10:30-34。
耶稣也曾说过“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因此不论是在生活中的小事,在家里,在办公的地方,在小组里,当机会来到时都要伸出援助之手,那末在危急之际你也会自然地响应负起你应该助人的责任。当然,这是包括了以上帝王国永远的好消息来安慰那些由于看到今日世界上极可憎厌的事而悲叹哭号的人。——路加福音16:10;以西结书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