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提防自欺
    守望台1963年 | 5月1日
    • (意即我们其实并不想要它)我们便可说是替自己制造合理化的借口了。

      或者有时我们冲动地做错了一件事,我们在事后便找些似是而非的借口为其辩护。比方售货员有时说服我们买下一些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或我们其实买不起的东西。这时若有人问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件东西买下来时,我们往往会用一个似是而非的理由回答人,例如因为价钱便宜或需要一点昂贵的东西去维持我们的自尊心等。

      对于这个问题有一本教科书很有见地地说:“找寻借口的行为在牵涉到冲突的事件上是如此流行的一种反应以致我们无法将其视为不正常。有些人认为它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它可以减轻我们良心的呵责或忧惧。有些人说,‘我们若不替自己制造些合理化的借口以慰解自己,我们便会患神经病了。’这种论调虽含有一丝真实性,它们本身其实便是一种借口。归根究竟说来,最明智的途径还是切实地面对生活和正视各种困难。”——曼恩(L.N.Munn)所著的《心理学》一书。

      上帝的道圣经便能够帮助我们切实地面对生活。它忠实地将人性表明出来:“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我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结果报应他。”——耶利米书17:9,10。

      再者,这个指南也向我们表明一个理想的标准——耶稣基督的一生——并且为我们订下许多指引我们的原则。它教导我们怎样推理以避免为自己找寻借口。使徒保罗指出它那深察人心的力量能够怎样帮助我们提防自欺,说:“上帝的道是活泼的,是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肉]和灵(意即表面和实际的动机)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连心中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希伯来书4:12。

  • 牧师也渴望认识真理
    守望台1963年 | 5月1日
    • 牧师也渴望认识真理

      以下的经验发生在马勒格西共和国(Malagasy Republic)。有一位卧病在床的老人在我们的一位姐妹探访过他之后有一位基督新教的牧师亦去探问他。这位老人告诉牧师耶和华见证人曾探访过他,并且指出他们所宣扬的乃是圣经的真理,而其他的各教派却鼓吹很多错误的道理。有一天这位老人说服了那牧师与见证人会面。第一次的讨论便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成功;那位牧师订了一份法文的《儆醒!》杂志。当他们第二次见面时这位牧师承认说:“我很渴望得到圣经的知识,关于真理的知识……我可以看出你所教导的完全是来自圣经的道理。”在第三次探访时传道员和他开始了一个家庭圣经研究,在这研究中他同意三位一体的道理是不符合圣经的。——1962年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