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教的罗马至基督教国
古代世界帝国中没有一个比罗马更为显赫与强盛。在全盛时期它的版图西达西班牙、东抵波斯湾、南接埃及、北连大不列颠。但过了相当时候,它终于衰微崩溃。从它的废墟中兴起了基督教国。
古代罗马历史大致可分为三段时期:从公元前753至509年为君政时期;从公元前509年至27年为共和国时期;从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为帝国时期。
从罗缪利斯至朱利阿斯·凯撒
根据罗马的传统,第一位罗马皇帝是罗缪利斯,他从公元前753年开始统治。罗缪利斯之后据说有六位君王相继统治。后来在公元前509年,罗马人推翻意得利亚的外族君王而建立了所谓共和国。
罗马的军力一旦强大到足以击退敌人,统治者便开始谋求以战事扩展疆土。在公元前133年,罗马征服了希腊、马其顿、迦太基(在北非)和亚洲行省。
随后朱利阿斯·凯撒崛起。他利用钱财建立势力在国外扩张版图,在国内打倒政敌。他成为共和国最后一位强人,从公元前49至44年间执掌大权。
从奥古斯都至克劳第阿斯
后来朱利阿斯·凯撒被思疑与嫉妒他的贵族所暗杀。他的死引起了群雄角逐的战争。最后朱利阿斯的侄孙兼养子渥大维获得胜利。在公元前30年,渥大维征服了埃及。于是罗马开始成为圣经历史上的第六个世界霸权。可是,一般世俗历史家将罗马开始算作帝国的年份是公元前27年,因为渥大维在那年接受“凯撒奥古斯都”的衔头,奥古斯都的意思是“高高在上,神圣”。奥古斯都统治了四十年,从公元前27年至公元14年。当希律王代表罗马统治巴勒斯坦及耶稣在犹大的伯利恒城出生时,奥古斯都正在掌权。——马太福音2:1;路加福音2:1。
奥古斯都的承继者是养子提庇留·该撒,他的统治时期是从公元14至37年。耶稣在地上从事传道工作的三年半便是在他的统治期间。(路加福音3:1,23)当时总督本丢·彼拉多代表罗马管理犹大(和撒马利亚),而太守希律·安提帕则代表罗马治理加利利和比哩亚。在提庇留统治的末期,犹太籍的基督徒及犹太教的改信者于公元33年在耶路撒冷守完五旬节之后各归本家时将真正的基督教传遍罗马帝国各地。——使徒行传2:5-11,41,42。
提庇留收养外号喀利古拉的该犹为子。这位养子统治四年之后变成疯巅而为宫廷卫队所杀。继他登位的是革老丢(公元41-54年)。使徒行传18:1,2提及他下令要所有犹太人离开罗马。他的第四位妻子兼侄女阿格利比娜说服革老丢废弃己子伯利坦尼格而立她前夫之子为承继人。她后来毒杀了革老丢,于是她的幼子尼罗遂登上宝座。
从尼罗到图拉真
尼罗的统治从公元54年延续至68年。虽然今日有人怀疑罗马城被焚是否真正他下令放火所致,他却的确利用这场大火作为迫害基督徒的借口。据云尼罗虐待基督徒的方法之一是将其裹在涂了沥青的衣服里,缚在柱上,然后在他们身上放火以照明夜宴的园庭。使徒保罗很可能在公元66年左右尼罗统治期间以身殉道。在这一年宗教狂人西加里将罗马在马撒达的驻军消灭而引起了犹太人与罗马人的战争,七年后战争在同一地点结束。
随后有三位君主(加伯、奥图、维托利斯)个别统治了六个月、三个月和大约一年,全都死于非命。其后由维斯柏西安登位,从公元的至79年作了十年统治。他取代了加勒斯作为罗马军团的司令与犹太人争战。他被立为王之后则任命自己的儿子提多作司令。提多后来继维斯柏西安登位。在他的两年统治期间内(公元79-81年),著名的罗马竞技场筑成。维苏威火山也在那段时期爆发,毁灭了庞贝城及其他城市。
提多的兄弟杜美真屡次阴谋加害于他。提多之死极可能是他的阴谋所促成。杜美真后来从公元81年统治至96年,他恢复罗马政府对基督徒所作的迫害。据说他是下令在有生之日要被崇奉为‘杜明尼斯和丢斯’(主和神)的第一位皇帝。传说在杜美真统治末期使徒约翰投放逐到拔摩岛上,在那里获得启示。
杜美真的承继者是尼佛,他仅统治了一年半。他是罗马皇帝中较贤明的君主之一,但他的公正严明却引起了许多人的敌视。他废除了杜美真订来反对基督徒的法律。可是由于异教徒对基督徒的传道工作所怀的敌意,撤销不公的法律并未能终止所有的迫害。基督徒也因为与众不同而不受欢迎。他们拒绝崇拜君王、也不愿干预政治和参加战争。他们的生活方式及传福音的热心使他们被认为与犹太教作对及威胁一切从异教得利的人。——使徒行传8:1;9:1,2;12:1-5;18:12-17;19:23-41。
图拉真(公元98-117年)在尼佛之后登位,并继续推行尼佛贤明公平的政策,他的承继者哈德利安(公元117-138年)亦然。哈德利安据说是所有罗马皇帝中最能干的一位。他制定较公平的纳税制度和大大改善奴隶的地位。他下诏禁止罗马官员留意民众对基督徒所作的公开非难。这项诏令说明他并不喜欢将基督徒处死,除非经过合法起诉及证明他们犯了重罪。
值得留意的一点是,执行仁政的罗马皇帝往往同时是最宽容基督徒的。
迫害者马卡斯,奥里欧斯和戴克里先
继续统治的是安东尼斯·皮亚斯(公元138-161年),他是哈德利安的养子,极可能是罗马皇帝中最和平的一位。随后由马卡斯·奥里欧斯继位(公元161至180年)。a在公元第二世纪的这段时期,罗马版图极度扩张——占地三百五十万方哩(九百万平方公里)及统治五千五百万人口。可是,在奥里欧斯统治期间却因水灾、火灾、地震、虫害、叛乱、征战和迫害基督徒而大伤元气。从战场归回的兵士带回可怕的疫病,以致国内死人无算。
马卡斯·奥里欧斯是个热心的宗教家。在途经希腊时他参与加入伊罗西利亚教门的神秘宗教仪式。他在八岁时已是一名舍拉祭司。在描述他的胜利的最后一个浮雕中,他仍以祭司姿态出现在祭坛上。鉴于他的宗教狂热,我们可以很易了解何以他在统治期间自始至终均极力迫害基督徒。
奥里欧斯也是个出色的军人。他亲自领兵出战,往往一去数年。
他的“默想”被认为是他对儿子柯摩达所作的训导。可是从公元180至192年统治的柯摩达却成为最恶劣的罗马皇帝之一。他傲慢、专制、残酷、奢靡,而且自负体力过人,以致下令要人将他当作罗马的海克力斯(大力士)来崇拜。可是,有几个他打算杀害的人却先行下手将他害死。
在柯摩达统治时,罗马帝国由盛而衰。柯摩达被人暗杀并没有终止暴政,反而进入一个无政府状态及混乱的世纪。在六十九年间总共有二十九人登位称王,但除了四人之外其余均死于非命。在这段时期基督徒饱受狄希阿斯(公元249-251年)和瓦勒利安(公元253-260年)所迫害。每次迫害都随着立法迫害基督徒的皇帝之死而终止。
戴克里先(公元284-305年)企图以独裁手段恢复昔日帝国的光荣与权势。他头戴玉冠,并从东方宫廷采纳若干隆重的仪式,使他在人民心目中造成一种神秘神圣的印象。他在统治的末期猛烈迫害基督徒达十年之久(公元303-313年),他的承权者也继续此种迫害。
君士坦丁使罗马帝国成为“基督教”国家
此后二十年间,戴克里先的政敌为争夺王位而血战。到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终于成为无敌的统治者而使帝国再度统一。(戴克里先将帝国分为两部分,他统治东部,马克西米安统治西部)。为了达到目的,君士坦丁“将若干‘蛮王’及其数以千计的部属喂野兽,”而且找寻借口杀害了一位妻子和一名儿子。
据神话或传奇所说。君士坦丁在为争夺王位而争战之际在异象或梦中看见一个十字架,并听见有声音说,“持此象征,所向无敌。”他声称这便是使他获致成功的力量。他将帝国首都从罗马迁至拜占庭,起名为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之城)。他虽自称归信基督教,却到临终才受洗。
据云君士坦丁及与之共同执政的李西尼颁布了所谓的“米兰诏令”,给基督徒以宗教自由;事实上这个“诏令”仅是李西尼致“东部政府官员的一封信,吩咐他彻底执行伽勒刺的诏令”而已。伽勒利曾影响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可是,在他去世之前伽勒利可能看出迫害的不公平或无效,于是下诏准许人民有信仰自由。
君士坦丁对所谓基督徒在教义上的分裂深感失望,于是召集尼西会议希望加以团结。他自己主持这个会议。鉴于大多数人赞成亚达拿西所解释的三位一体教义,他遂以帝国法律将其订为教义。君士坦丁随后放逐了阿莱亚斯及与他持有一同信仰的人。(阿莱亚斯认为耶稣基督不是彼此同等的三位一体中的一位而是由上帝创造并顺服上帝的。)
君士坦丁将罗马天主教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并极力迫害异己。耶稣会神学家麦坚西在他所著的《罗马天主教会》(1969)一书中说,“我了解到罗马天主教始于君士坦丁的归信。”这个教会不但没有受到迫害,反而成为迫害者。关于这件事,一位现代历史家写道:
“第四世纪是基督教会惊人增长的时代。这个世纪以迫害基督徒开始,当时他们在民众中仅占少数,迫害者是一位异教皇帝。在该世纪的末叶,基督教却成为帝国的唯一国教,……受一位基督教的皇帝加以庇护,并制订法律迫害……一切在任何方面偏离国家教会法定教义的人。
“但这种迅速发展并非教会之益。大批漠不关心或自私自利的人拥入无可避免地使教会内的道德水准和宗教热心随之降低,同时将非基督教的因素带入它的教义和行为中。”——《欧洲文明概观》,斐加逊及布鲁恩着。
君士坦丁死后至帝国灭亡
君士坦丁在公元337年死后,罗马帝国连年内战而国势大衰。罗马皇帝朱利安(公元361-363年)转而反对他被迫接纳的宗教,并企图恢复以异教为国教。他在临终时不得不承认失败。可是,他所谨守的原则却看来比许多自称为基督徒的皇帝所守的高超得多。在狄奥多西皇帝(公元379-395年)统治时,罗马天主教被立为国教,其他宗教一概禁止。
由于道德腐败和“蛮族”入侵,罗马的国势大为衰弱,罗马主教们的势力却逐渐伸张。因此哥德族的君王阿拉列在公元410年劫掠罗马城之后,罗马主教英诺森一世率先重建该城。他同时坚持要所有西方主教在宗教事务上以他为首。
利奥一世在这方面甚至更进一步。他可以说是第一位真正的教皇,因为皇帝华伦天利安三世授他以管理西部帝国所有主教的权柄。
公元476年,原为德国将领的奥杜阿格王废了罗马皇帝罗慕勒斯·奥古斯都,此后无人继位。至此拥有五百年历史的古罗马帝国遂告终结(意指帝国的西翼而言)。
罗马是古代世界霸权中最强盛的国家,它的版图也最辽阔。圣经将之描述为一头“野兽,甚是可怕,极其强壮,大有力量。有大铁牙。”(但以理书7:4-14;2:36-44)那末,它何以会衰弱灭亡呢?有一位历史家将罗马的衰亡称为“历史上最大的难题。”
可是,在熟悉圣经原则的人看来,罗马的衰亡并无难解之处。耶稣说“一家自相纷争,必站立不住。”(马太福音12:25)这个帝国的衰亡无疑是由分裂和内部纠纷所促成的。圣经同时说,“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加拉太书6:7。
我们在此引述肯特在《中世纪历史》的一书中所说的话:“罗马世界的生活有其十分丑恶的一面,这是古典学家们通常蓄意忽视的:庞大的奴隶人口,广大的城市贫民窟和极度的贫穷,同性恋的广泛流行等。”在此之外更加上极端放纵和贪婪;穷奢极侈的宴乐,任性的残酷,令人反感的宗教仪式和明目张胆的政治贪污。既然如此,罗马的灭亡又何足怪呢?
[脚注]
a 在公元161至169年马卡斯;奥里欧斯与路西斯·奥里欧斯·威勒斯以“平等地位治理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