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奉一个主人带来奖赏
恩内斯特·E·彼法尔君自述
有许多问题始终没有获得解决,因为当事人采取折衷办法而延迟解决,结果只是导致烦恼而已。采取折衷办法可能使人企图事奉两个主人。耶稣基督清清楚楚的说:“一个人不能服事两个主人……你们不能服事上帝,又服事金钱。”他同母异父的弟弟雅各则说:“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上帝为敌。”——马太福音6:24,《新译》;雅各书4:4。
事情十分清楚。简单来说,我们到底渴望赢得谁的友谊?情形仿佛跟世界打仗,一方是肉体和魔鬼,另一方是耶和华上帝和耶稣基督。(约翰一书2:15-17)我们可以随意选择立场。可是有一件事是千真万确的:选择耶和华为主人会带来无穷快乐的报酬。在我来说,情形正是这样。
真理的种籽落地生根
1902年我出世的时候,父母都是‘圣经学生’;这乃是耶和华见证人当日的称呼。我们过去常常到‘伦敦圣幕’去,那就是‘圣经学生’聚会的地方。有一首旧歌我还记得很清楚,这表明携同幼小孩童参加基督徒的聚会多么重要:“悠哉千年!大地将映辉!万古预言兮此乐日。”不错!永永远远生活在昌盛辉煌的寰球乐园里——对事奉一个主人的千万人来说,这该是多大的奖赏!
以前母亲常常读书给我听——那时还没有电视机。真理的种籽已开始撒在我心里。我不听话的时候,父亲就会责打我,然后说:“我打你,你觉得痛,我觉得更痛。”这句话我当时并不领会。可是,箴言23:13说:“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我的确没有死,而且很感激爸爸教导我事奉一个主人。
我十二岁时看到《创世影剧》;这令我深受感动。全剧在伦敦大剧院连映四晚,入场费全免。这出影剧把创世的真理牢牢的种在我的心坎里;创世的真理跟进化的谬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出‘影剧’令人难忘的另一个地方是加插了一段短的影片,映出亚伯拉罕要把以撒献作祭物的一刹那。亚伯拉罕借此证明自己的确事奉耶和华上帝。他得到多么大的奖赏——得以称为“耶和华的朋友”。我想道:“我要是能成为上帝的朋友该多么好啊!”——雅各书2:23。
受另一个主人奴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年间,主的百姓遇到很令人不安的局面。父母因为某种理由跌倒了,我也投入俗世,结果世俗的思想行为影响了我。我很爱国,1918年11月11日,我到伦敦白厅参加停战仪式,当时听见一个牧师说:“这些人不是枉然而死的。他们的死,使我们这国家配称为勇士之乡。”这句话是真的吗?他们到底事奉哪个主人?以后几年的事唤醒了我,使我在第二次大战前夕的黯淡日子作出正确的结论。
当时,旧世界的主人把我越抓越紧。我十分向往新闻事业,于是跟两个世俗朋友一起开了一个新闻摄影公司。自此我跟世俗的人来往得越来越密,并且染上了吸烟、喝酒的习惯及对情欲屈服。可是,‘不可事奉两个主人’这句话不断盘旋耳际,我感觉到做这些事好像服奴役。
家父在1934年逝世。1936年,耶和华的一个见证人探访我母亲,她得了一本圣经研究辅助刊物,称为《财富》。她觉悟到自己离开真理是十分愚蠢的事,并且决心补偿逝去的光阴。(参阅歌罗西书4:5)她果真这样做。她虽然矮小虚弱,可是毫不间断的出外传扬圣经真理。她不断给我书看,我却总是不看。我固然知道她所说的很正确,但我没有照着做,因为我不想改变自己的生活。
面对事实
我越来越有钱,盖了一间房屋,又添了不少使生活舒适的物质用品。但是,我的世俗主人使我陷入一次属肉体的危机中,使我几乎丧失家庭幸福。我那受过圣经熏陶的良心使我深深感到内疚,我立刻停了下来。有一本书是母亲给我看的,叫做《仇敌》,里面表明得很清楚我们所有人都必须作的决定——选择事奉哪一个主人。1938年我往伦敦皇家艾伯特大礼堂听卢述福的公众演讲,讲题是“面对事实”,这个演讲使我肯定自己找到了真理。他那率直的语气把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人这件事深深印在我心里。
我需要学习的东西那么多,而且要赶紧去学。我们一家人一向均很团结而喜欢一起做事——但只有我在家的时候才是这样,因为新闻业务往往使我长时间不在家。我面对事实,决定离弃旧主人;我第一次带家人参加基督徒聚会。你可以想象,我母亲的表情多么欣喜!在一个聚会中,弟兄在台上谈到抽烟的问题,用哥林多后书7:1证明抽烟可以玷污身体。他问道:“大家可以想象基督耶稣口里含着一枝香烟,或者亚当在伊甸园里抽烟吗?”这是我所无法想象的。我听演讲的时候,一边口袋里有二十枝香烟,另一边的口袋里则有烟斗和烟草。当晚,就是1939年8月29日晚上,我把这些东西都烧了。
事奉正当的主人
第二次大战爆发后,什么都要给审查过,我的公司拍的照片,差不多张张都是以战事做题材的。我因此赚了不少钱。《仇敌》一书使我明白圣经的真理,看出撒但是这个世界的神。(哥林多后书4:4)我不想再事奉魔鬼,于是在1939年10月受了浸以象征我献身给耶和华。从这时起,我一直事奉他及为他的爱子基督耶稣服务。
我本想儿子道格拉斯学习做新闻摄影这一行。他在公司做了三天后,我问他进展得怎样。他道:“我想做先驱。”我们立刻带他到守望台社办事处,他便申请做全时的见证工作。1950年,他在训练海外传道员的基列学校毕业,从此以后在日本当环务监督。他也获得了为主人服务的喜乐。
良心的战斗一天比一天激烈。关于物质必需品,我相信只要“先求他的国”,“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25-33)我既然知道应该“专心仰赖耶和华”,还“心持两意”做什么呢?我觉得好像一瘸一拐地走路。——列王纪上18:21;箴言3:5。
我在公司里召开董事会议,在会中辞职,并且放弃了全部股份以完全摆脱缚束。我签完了与此有关的所有文件后,立刻到伯特利之家去报名做先驱。当时那份轻松愉快的心情至今仍然难忘。这是1940年6月1日的事。我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部手提留声机;那时做逐户见证工作是要采用留声机的。
从那一天直到现在,耶和华充充足足的供应我一切所需。我体验到“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这句话,又明白真正的主人怎样奖赏那些忠心为他服务的人。——提摩太前书6:6。
我一向不喜欢“折衷办法”这个主意。因此对我来说,一切东西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了。不过我需要学习做事平衡一点。就如保罗对年轻的提摩太说:“主的仆人……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提摩太后书2:24)内子杰西没有很快就接受真理。有一天我出外传道的时候,一位姊妹对我说:“恩尼,尽管你这样,你太太也会接受真理的!”我大为震惊,说:“真的那么严重吗?”“是的。”她答道。这位姊妹现在已经去世,可是我十分感激她那么勇于说实话。有时候我们需要别人这样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的毛病来。杰西一年后受了浸。
大战期间,社方热切呼吁人参加先驱服务,我们一家人也常常谈到这个问题。真正基督徒的立场是要严守中立。(约翰福音15:19)先驱服务是从上帝而来的权利,要赐给那些根据圣经没有其他任务缠身的人。道格拉斯在1939年报了名。女儿葛温1941年在莱斯特国际大会中报名做先驱;她在报名的人中年纪最轻,只有14岁。她到现在仍然从事全时服务,曾经在黎巴嫩和尼日利亚当过海外传道员,如今在伦敦伯特利之家服务。幼女安妮在1942年做先驱。她也曾在黎巴嫩当海外传道员,跟一位属灵弟兄结婚,如今住在美国;她生了三个好女孩,并且悉心培养她们对事奉独一的真正主人的愿望。
事奉主人先于一切
我做过皇家园艺会的会员。我的园丁种菊有方,使我屡次获颁铜章。这件事我想了又想。那些菊花不是我自己种的,而是园丁培植的。即使这样,使花生长的是耶和华,功劳理应归给他——万万不能归给我。身为本地园艺会的主席,我有权利在宣布辞职的时候向会员解释清楚。做园艺会的会员当然没有什么不对,可是我作为主席,任务太多了,占去我太多时间,尤其因为我在做先驱。
我们的家是神治活动的中心,对属灵弟兄姊妹总是开放的,老幼不论。谈话和娱乐总是环绕着基督教的原则而发展。参加聚会是不可或缺的乐事,即使战时管制灯火,甚或敌机空袭,也照常举行。我们办事总是一起去办。战后,我们一家向守望台社表示,社方提议我们到哪里去,我们都会去。我们选了肯特州檀桥井镇;我们在两年间看见当地的小组人数由12人增加到70人,心中满是喜乐。后来社方请我们到萨西克斯郡布来顿市去服务;我们响应呼召,而且在那里看见小组的数目在短短三年间由一个增加到五个,主人果然使它生长。——哥林多前书3:5-9。
1950年,在美国纽约杨基运动场举行了令人难忘的‘神治国的扩展’大会。社方知道我们计划全家赴会,遂邀请我们三个儿女往基列传道学校进修。我们启程返回英国的时候,要跟他们话别真是难过。我们在布来顿的寓所仿佛空洞洞的。可是耶和华再次伸手援助我,社方请我作环务监督。社方表示杰西要做先驱才行。她也愿意做,我多么高兴!这样我们一辈子最欢乐的时光开始了。十八年间,我们走遍英国本土和北爱尔兰。各地的弟兄慷慨接待,对我们表现爱心;我们也跟他们分享王国真理,一起传道。
继续为主人服务
我们的儿女在世界上三个不同的地方结婚。他们的婚礼我们连一个也不能参加。不过我们不断盼望主人实现王国诗歌119首的这句歌词:“亲者永远欢聚一堂。”
这些年来,我们跟那么多友爱的弟兄姊妹做朋友。过往的经历勾起了亲切的回忆和教训。耶和华磨炼他所爱的人。我们常常祷告祈求,并且付出努力,务必使上帝的美名成圣。
杰西到了74岁,不能再经得起环务工作的奔走操劳。所以我请求解除任务,同时有一位仁慈的弟兄腾出了一间房子,让我们住在他的大屋里。我现在仍然做先驱,魄力当然不及以前,因为我毕竟已77岁了。内子现年84,替我料理家务;除了传道之外,我又忙着负起监督的权利,牧养耶和华所宠爱的人。
未来怎样呢?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伟大的事将会发生。我们为耶和华的这个应许而欢腾:“列国就知道我是耶和华!”——以西结书39:7。
我最后的劝告是:要保持谦卑、平衡;要看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事。要时刻谨记,事奉独一的真正主人,就能确保奖赏,从今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