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总要儆醒”
    守望台1979年 | 4月1日
    • 乃是俗世的行为,亦即一般崇尚物质的人所喜欢做的事;这些人对上帝和他的光明之道均毫不理会。因此我们应当避免这些行为。“为人要光明磊落,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放荡纵欲,不可分争嫉妒。”(罗马书13:13,《新译》)我们若疏忽大意,这些俗世的行为便会渗进我们的基督徒生活和小组中。我们务要提防这些事。在较富裕的国家中,人们通常对闲暇和物质东西十分重视。在许多地方,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间变得愈来愈短,对娱乐的爱好则愈来愈大;因此上帝的百姓受到压力,要迫使他们变成像俗世一样。我们会凭着基督徒自我牺牲的精神面对这项挑战吗?

      18.专心留意属灵的事,怎样对我们有保护作用?

      18 我们若在上帝的工作上保持活跃和儆醒,我们就不会有时间参加“荒宴醉酒”,“放荡纵欲”了。我们对耶和华与他的工作的热爱,我们将上帝和他的事务置于首位,会对我们有很大保护作用。(马太福音6:33)我们若专心留意属灵的事和培养圣灵的果子,我们便会在与家人和弟兄的关系上保持谦卑、富于了解、我们会避免“纷争嫉妒”。

      19,20.(甲)耶稣为我们立下什么良好榜样?(乙)留意罗马书13:14的训示会怎样使我们得益?

      19 使徒保罗继续说:“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马书13:14)主耶稣基督为我们立下多么优良的榜样!他在地上从事传道工作之际,他自始至终均对遵行耶和华的旨意的伟大权利保持醒觉。他尽心竭力为上帝服务,使他天父的圣名为人所知,他从没有偏离这条途径。甚至在他临死的那一天,他表现多么不自私的自我牺牲精神,尽量利用剩下的时光给予他门徒所需的宝贵训示!(约翰福音13-17章)当耶稣在受苦柱上行将死去时,他拒绝服食可以减轻痛楚的麻醉剂。反之,他想完全保持醒觉以求紧守忠贞到底。——马太福音27:34。

      20 愿我们所有人都“披戴主耶稣基督”,紧紧跟从他的脚踪。(彼得前书2:21;马太福音16:24,25)借着为属灵的事而非肉体的私欲作安排,我们能够像耶稣一样在耶和华的工作上保持醒觉。让我们继续保持儆醒,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王国活动,直至“人子”执行判决的时刻来临。我们会获得多大的奖赏!

  • 登山宝训——“不要……忧虑”
    守望台1979年 | 4月1日
    • 登山宝训——“不要……忧虑”

      说完关于逃避物质主义的劝告后,耶稣训谕他的听众避免过度忧虑关乎获得生活必需品的事,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么?身体不胜于衣裳么?”——马太福音6:25。a

      “所以”,意即由于人“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财富]”,耶稣的门徒甚至对于获得每日所需方面也应避免过度忧虑。(马太福音6:24)上帝的儿子并非有意劝人不要对食物与衣着表示适当的关注并为之而辛勤工作。(传道书2:24;以弗所书4:28;帖撒罗尼迦后书3:10-12)但他们却无需为获得这类必需品而‘忧虑’。‘生命与身体’(在此代表整个人而言)比食物与衣着远较重要。既然上帝赐予人类肉身的生命,当然,他可以照顾他的崇拜者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东西。

      耶稣借一个比喻来强调这点:“你们看[细察,《新世》]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马太福音6:26上半部。

      在高处自由飞翔的“天上的飞鸟”并不耕种。上帝仍照顾它们得到足够的食物。(请参阅约伯记38:41;诗篇147:9)此乃一些要“细察”,要加以严肃考虑的事。那些构成耶稣的听众的犹太人可以称上帝为他们的“天父”,特别鉴于以色列人曾被“拣选”为与上帝立约的百姓。(申命记7:6)将他们与天上的飞鸟比较,耶稣问道:“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么?”(马太福音6:26下半部)倘若上帝供养各样飞鸟,他无疑更会供给他的崇拜者!

      表明过度为获致生活必需品而忧虑的徒劳无功,耶稣继续说:“你们哪 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一肘,《新世》]呢?”(马太福音6:27)圣经不时将人的寿命比作旅程,采用像“罪人的道路”和“正直的路”等字眼。(诗篇1:1;27:11,《新世》)忧虑日常所需的东西并不能甚至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一刻或“一肘”。不但对人无益,过度忧虑可以损害健康,甚至削减寿命。

      然后耶稣提出另一比喻,说:“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马太福音6:28,29。

      “野地里的百合花”很可能包括在加利利郊野中看见的好几种颜色鲜艳的花卉。夏士庭的《圣经辞典》说:

      “这些花都在谷物中生长,往往比之长得更高,以深浅不同的色泽点缀着辽阔的野地,其中有带浅红的紫以至深紫蓝和蓝色,的确颜色瑰丽。任何人曾在加利利的麦田中央,见过这些花团锦簇,在未割的禾上向各方伸展,便会立刻明白我们救主对此提及的适当之处。……可是,我们若仅将‘野地的百合花’解作野百合的话,这些花也会被包括在那句话之中。我们救主的比拟便有如一幅‘综合图片’,借百合花之名使人领略到那无数野生植物全部灿烂艳丽的色彩。”

      当一个人观察这些花朵“怎么长起来”时,他见到它们绝不需要‘劳苦’或‘纺线’,而这是人类必需从事才能造出衣服的。野地里的百合却“穿戴”华美,是没有人为的衣饰,甚至像所罗门王那般以衣着华丽而著名,能与之比较。——历代志下9:15-21。

      至于这比喻中的教训,耶稣说:“你们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