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在上帝的旨意中君王的婚宴
    守望台1975年 | 5月1日
    • 人会对这第二次通知有什么反应,说:“王又打发别的仆人说‘你们告诉那被召的人:“我的筵席已经预备好了,牛和肥畜已经宰了,各样都齐备,请你们来赴宴席。”’那些人不理就走了,一个人到自己田里去,一个做买卖去;其余的人拿住仆人,凌辱他们,把他们杀了。”——马太福音22:4-6。

      28.第二次通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出?犹太最高法庭所作的什么指控表明被召者的国家正接获通知?

      28 耶稣的比喻的这个部分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开始应验。当时上帝将圣灵倾浇在耶稣的门徒身上,他们遂开始在耶路撒冷向犹太人和受过割礼归信犹太教的人宣扬上帝的弥赛亚王国的好消息。上帝所感示的圣经纪录并没有透露当时有多少万人从世界各地齐集在耶路撒冷守节。有数以千计的守节者开始听到关于复活了的弥赛亚耶稣的好消息。不久之后犹太的最高法庭对耶稣基督的十二个使徒说:“你们倒把你们的道理充满了耶路撒冷,想要叫这人的血归到我们身上。”(使徒行传5:27,28)无可置疑地,当时“被召的”国家正接获第二次通知。

      29.被召的人对君王发出的第二次通知有什么反应?什么记录表明耶稣的比喻所言的确不虚?

      29 以色列国的大部分人对属天的君王第二次促请他们赴业已准备就绪的“婚宴”有什么反应呢?他们侮辱君王和蔑视他那娶亲的儿子;他们对于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比参加君王为儿子摆设的婚宴更感兴趣!他们甚至下毒手将君王派出的“仆人”——宣扬上帝的弥赛亚王国好消息的基督徒——杀死,我们只需读读使徒行传第三至第九章的记载便可以看出耶稣这个含有预言性的比喻怎样在历史上获得真确的应验。

      30,31.(甲)第二次通知在什么时候结束?(乙)在比喻里,被召的人悍然不理会第二次通知之后,王于是怎样行?

      30 因此,按照的耶稣预言向“被召的人”发出的第二次通知必定会有结束的时候。这项通知果然在公元36年,亦即耶稣基督在耶路撒冷以身殉道三年半之后,宣告结束。这件事怎样发生呢?耶稣的比喻告诉我们。耶稣透露由于“被召”的国家不忠地拒绝他们属天的君王所发出的邀请,最后会有什么惩罚临到他们身上。耶稣说:

      31 “王就大怒,发兵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于是对仆人说,‘宴席已经齐备,只是被召的人不配。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马太福音22:7-10。

      32.耶稣在比喻里叙述各事的先后次序意味到君王等到他将“被召者”的城市毁灭之后才为婚宴作进一步的安排吗?

      32 从耶稣在比喻里叙述各事的先后次序,我们不应当以为王在对婚宴作进一步安排之前先召集他的军队派他们前往进攻忘恩负义的“被召”者所居的城市以“除灭那些凶手,烧毁他们的城。”不然的话,这便意味到属天的君王,耶和华上帝,一直等到公元70年下半年才打发仆人出去召请各种人前来赴宴了,因为在那一年夏天,耶路撒冷被罗马皇帝维斯佩西安的儿子提多将军夷为平地。当时“那些凶手”的确死于非命。据约西弗斯报导,总共有1,100,000个犹太人死于耶路撒冷被围之际和城破以后,剩下的97,000人则被掳往外地沦为奴隶。——路加福音21:20-24;19:41-44。

  • 召集替换的人赴宴
    守望台1975年 | 5月1日
    • 召集替换的人赴宴

      1.(甲)“被召”赴婚宴的人怎样表明他们“不配”享有这项权利?(乙)他们若要放弃对物质利益的自私追求就必须怎样行?

      为什么与基督徒为敌的“凶手”们在公元70年圣城耶路撒冷被毁及犹太国沦亡时遭受杀身之祸呢?因为正如耶稣的比喻里的国王说,被邀参加婚宴的人,“不配”。(马太福音22:8)犹太人充分证明他们的“不配”。在属天的君王发出第二次通知之后,他们忤逆不忠、狂妄不敬地拒绝君王的邀请,时常甚至诉诸暴力。他们若要放弃对物质利益的自私追求以参加属灵的“喜筵”,他们必须怎样行呢?他们必须悔改,不但因为他们未能谨守摩西律法的约,同时也因为他们悍然拒绝上帝所差来的弥赛亚。然后他们必须受浸成为耶稣的门徒而承认他是弥赛亚。但是他们却心高气傲,自以为义和过度专注于自己的事务,因此他们不愿符合这些条件。以色列国的大部分人都怀着这种态度。

      2.(甲)第二次通知结束时,为什么婚宴上并非所有席位都没有人坐?(乙)君王打算要有“配得”的人坐满多少席位?

      2 这是否意味到“喜筵”的席位完全没有人坐呢?不然,不是完全没有人坐。圣经的记录表明有些“被召”的犹太人在接获第一次通知时便欣然赴席,还有些犹太人和受过割礼归信犹太教的人则在第二次通知于公元33年的五旬节发出时踊跃响应,但是与婚宴的许多席位比较,他们只占少数而已。君王要有人坐满多少席位呢?既然配在婚宴坐席的人预表与王的儿子一同承受天国的人,属天的君王耶和华要有144,000个人去使他的“娶亲筵席”坐满“配”得的人。耶稣基督在圣经最后一本书,启示录,所作的透露证实了这点。(启示录7:4-8;14:1-3;20:4-6)这个数目意味到婚宴席上有许多座位。

      3,4.(甲)耶稣的比喻透露上帝原本让谁有机会坐满144,000个席位?(乙)他们有足够人数坐满这许多席位吗?

      3 耶稣的比喻透露君王耶和华向与他订立了律法的约的以色列全国打开机会让他们提供足够的人去坐满婚宴的144,000个席位。他们是亚伯拉罕血统上的“后裔”,而上帝曾与亚伯拉罕立了约要借着他的“后裔”使地上万族得福。(创世记 12:3;22:17,18)上帝通过摩西与他们所立的律法的约使他们有希望成为上帝定意要在弥赛亚,比摩西更伟大的中保,之下设立的“祭司王国”。唯独他们才“被召”参加属灵的婚宴。

      4 他们的国家本可以提供144,000个犹太人去坐满婚宴的席位。犹太国的人口无疑有数百万人而足以提供所需的全部数目。事实上,据约西佛斯报导,公元70年有1,197,000个犹太人群集在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当时并非所有散布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均在耶路撒冷守逾越节。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