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你是一伙宝石!”当有人言行不一致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句话。由于我们都是不完美的,我们都很可能有的时候言行未能一致。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力求言行一致。我们应该,因为言行一致的意思是“行为或行动与言语相符;思想和行动均贯彻地遵守道德或伦理的标准。”换言之,我们应该将所传的道付诸实行,并且不应受引诱而离开正途。造物主,耶和华上帝,和他的儿子耶稣基督都是言行一致的,我们应该在这方面效法他们。——马太福音5:48;希伯来书6:18;13:8。
言行不一致既是一项人类的普遍弱点,看到写作评论到这个题目的人非难贬低言行一致的价值并不足以为怪。“不要‘言行一致,’只求简单真实就好了。”一位美国著名的法学家曾一次说。但是他是否有道理呢?根据字典他是不对的。另一位作家则对这个题目说道:“言行一致是守旧顽固头脑的一种品质,”其意仿佛是说言行一致限制了进步。其实不然。一位美国有名的散文作家在若干年前写道:“由于言行一致,一个伟大的生命便根本无事可作。”可是自然界的一切律则岂不都是和谐一致的吗?是,它们却是宇宙中伟大的生命所造出的产品。——耶利米书51:14。
有些人轻视言行一致很可能是由于他们不肯顺从它的要求。因此一位历史家述说哲佛生,即被许多美国人视为民主人士和拥护自由的杰出人物,便显然将自己一面公开严正地指责奴隶制度,另一方面则自己拥有大量的奴隶这件事之矛盾不看作一回事。再者,他虽然宣言‘我们不需要害怕错误,只要我们的理智可以自由地与之争斗,’然而他却自相矛盾地企图将维金尼亚州大学成为他的神体一位宗教思想及其共和党政治哲学的大本营。——1963年5月刊的《美国政治学和社会学学会年报》。
人类唯一的正确指南,圣经,并不掩饰人言行矛盾的短处;它并不赞同或纵容这种行为。反之,整本圣经强烈地指责言行不符的不当。上帝的儿子耶稣多坦率地暴露出当日宗教家的言行不一致!他们自称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可是他们的行为却不像亚伯拉罕。他们声称相信摩西;但他们若真的相信他便亦当相信耶稣,因为摩西曾写到关于耶稣。——约翰福音5:44-47;8:39,40。
那些人自己坐在摩西的位上,以摩西的律法教人,但是他们有没有将所教的实行出来呢?没有。他们言行相违。“他们能说不能行,”耶稣说。耶稣更进一步斥责他们的言行不一致,说他们将蠓虫滤出来,却将骆驼吞下去。——马太福音23:2,3,24。
使徒保罗虽然是一个学者,但他没有像今日的学者一样轻视言行一致。他仿效耶稣强烈地抨击犹太人言行相反的罪行;“你既是教导别人,还不教导自己么?你讲说‘人不可偷窃,’自己还偷窃么?你说‘人不可奸淫,’自己还奸淫么?”——罗马书2:17,21,22。
今日,尤其是在布道的讲坛上,更可见到言行相违的情形。自称基督教传教士的人却肆意讥嘲圣经关于创造,挪亚日子的洪水等的记载而耶稣则将那些事当作历史的事实。除此之外,耶稣不是说过“你的道就是真理”吗?而在耶稣的日子上帝的道只包括了希伯来文圣经。——约翰福音17:17;马太福音19:3-6;24:37-39。
不单是牧师们蔑视言行一致的重要,有许多人自吹自己如何地爱国,摇晃着旗子,向国旗敬礼,唱国歌,及庆祝国家节日来故示其爱国热忱,但是他们的瞒税,欺骗国家却暴露出他们本来的面目。
再者,父母在对待他们的儿女方面亦时常未能言行一致。他们警告儿女若作这事或那事便会遭受处罚,但当孩子作了之后,父母却又忽视他们的忤逆。又或者父母在一日因孩子作了某件事而处罚他们,但在另一日则又不管他们让他们做同样的事。产生最严重后果的是父母教儿女不可说谎,偷窃,说谗言等,但儿女却看见和听见父母作这些事。
什么促使人言行不一致呢?可能只是由于粗心大意,亦可能是为了自私——许多时候都可能由于此。不过有时亦可能由于自己没有或不承认任何稳定和健全的标准所致。
人类的造物主耶和华上帝赐给了人一个稳确的指南,就是他的道圣经。它是我们‘脚前的明灯,路上的光。’它充满了许多关于我们生活各种情势和人伦关系的正确训示。它一方面指出‘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事奉他,’另一方面又指明‘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诗篇119:105;马太福音22:37-39;4:10;7:12。
况且,圣经推动人行走贯彻一致的公义途径。因为它在我们心中培养起对耶和华的敬畏,即要恨恶罪恶,同时又智慧的开端。言行一致会使人与创造者耶和华上帝及邻人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它会带来心灵的平安和现今的快乐,并会将我们引至将临的完美新事物制度里享永生。言行一致向我们提出了一项挑战,但我们若能应付这项挑战便会得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