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灾难中与上帝保持和好守望台1970年 | 7月15日
-
-
在大灾难中与上帝保持和好
1.(甲)耶稣住马太福音24:4-22所作的预言曾在属地的耶路撒冷身上获得一项实际的应验吗?(乙)什么表明这个预言是否会有进一步的应验?
耶稣在马太福音24:4-22所作的预言曾获得惊人的实际应验。这项应验发生于他在公元33年作预言至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的“大灾难”中遭遇末日之间的一段时期中。这样的一场“大灾难”从没有在耶路撒冷再次发生过,甚至在罗马天主教徒对中东的回教徒发动十字军的日子也没有重演。那末这是否意味到耶稣的预言在今日已成为死去的历史而不再有进一步的应验呢?绝不是!甚至耶稣在预言到“大灾难”时所用的措辞也指向一场比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所遭受的围城与毁灭大得多的灾难。不错,这的确是一场“大灾难”!
2.(甲)为什么圣经评论家承认耶稣的预言颇难了解或应用?(乙)A.柏林玛怎样论及路加福音21:22?
2 基督教国著名的圣经评论家也承认耶稣的预言有时颇难了解或应用。耶稣的预言是为了回答一个包括三部份的问题而作的,那便是,耶路撒冷及其圣殿会在何时遭受毁灭,以及耶稣的“临在”和“事物制度的结束”会有什么征象。(马太福音24:3,《新世》)这些评论家承认,在耶稣对问题的三部份所作的答复中,有时颇难分辨他到底指问题的那一部份而言。a例如关于耶稣在路加福音21:22所说的话:“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作家兼圣经评论家A.柏林玛提议说:“这是指耶路撒冷的毁灭而言,这同时被视为世界末日的一个先模。”b
3.马太福音24:21,22说得不错,则耶稣在论及耶路撒冷和事物制度时显然想到什么?
3 很显然地,当耶稣论及“这些事”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以及“事物制度的结束”会有什么征象时,他想到一些比发问的使徒所想重大得多的事。他把当日不忠的耶路撒冷用作一个先模,因此他所想到的乃是现代不忠的“耶路撒冷”——基督教国——同时他也想到一个比古代以耶路撒冷及其圣殿为中心的犹太事物制度庞大得多的事物制度。因此耶稣能够毫不夸张地说:“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若不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必减少了。”(马太福音24:21,22)现代不忠的“耶路撒冷”,基督教国,行将遭受的可怖毁灭乃是现今这个普世的“事物制度”的末日(通常称为“世界的末了”)的一部份。——马太福音24:3。
4.(甲)耶稣的预言的什么部份伸展到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的毁灭以后?(乙)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耶稣以什么方式谈及耶路撒冷?
4 耶稣的第二次“临在”无疑没有在耶路撒冷于公元70年遭受毁灭时发生。再者,外邦人的日期会在耶路撒冷遭毁灭之后仍然延续下去,因此这个普世的“事物制度”会至少延续到外邦的日期“满了”。不但如此,耶稣的预言中有些部份从他描述完耶路撒冷的“大灾难”之后一直伸展到绵羊和山羊的比喻为止,这些部份并没有在耶路撒冷于公元70年遭受毁灭时获得应验。(马太福音24:23至25:46)因此我们可以很合理地认为耶稣将注定遭受毁灭的耶路撒冷用在实际和象征性的双重意义上;耶路撒冷一方面是个先模,同时也预表一件更大的东西。
5.(甲)为什么我们将耶稣的预言应用在1914年至哈米吉多顿的一段时期之上是对的?(乙)对那一个“耶路撒冷”的践踏在1914年终止?怎样终止?
5 那末,我们将耶稣的预言应用在1914年到哈米吉多顿大战的一段时期之上是否错了呢?绝不是!因为象征性的不忠的耶路撒冷——基督教国——至今仍然存在。圣经年代表和历史事实均一致证明外邦人的日期或“指定的列国时期”已在1914年大约十月四、五日左右结束了。(路加福音21:24,《新世》)外邦的国家并没有践踏现代不忠的“耶路撒冷”(基督教国)直至1914年。可是他们却将上帝的弥赛亚以大卫王的永久承继者的身份在耶路撒冷统治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王权踏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