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险旅行途中
1972年八月十四日星期一在以色列的撒拉芬特,两名阿剌伯女子因共同骑劫一架比利时客机,迫其降落以色列的罗得机场而被判处终身监禁。一位法官却赞成死刑。
在此之前三个月,劫机新闻轰动了全世界。五月九日,无线电台叙述在罗德机场展开的紧张戏剧。我们都紧张地侧耳倾听。
在同一日稍后时间,行将降落在同一机场的旅客听到这消息有何感想呢?我们同行的人都忐忑不安!几分钟后我们便要登上英欧航空公司的DC9式客机,离开伦敦国际机场首途向以色列进发。我们的班机抵达时会有什么事发生呢?我们不禁纳罕。
在此之前有四名黑九月阿剌伯游击队劫持了一架沙班拿公司707号波音式的客机,以爆炸航机、杀害机上所有人为威胁,想迫使以色列当局释放百多名阿剌伯游击队的恐怖分子。
据报导说机上装满塑胶炸药,劫机者携有手榴弹。当阿剌伯游击队和以色列陆军参谋长以拉萨中将展开彻夜谈判时,机上充满了紧张。
我们的飞机会在七小时之后才抵达。我们都企图自我安慰,肯定到时难题必然已经解决了。
伦敦机场的安全措施使乘客们更加提心吊胆。他们在登机前要接受X光检查。每样东西都彻底搜过——手提包、银包、甚至唇膏筒也必须打开检查。只有不受怀疑的乘客才许上机。
五花八门的乘客是以色列国的缩影
我们这群人多么五花八门!一古一今相映成趣!在设备完善的新式座位上坐着一位族长式的人物,他的皮肤被日光晒成褐色,身穿长袍,在飞机以150多哩(240公里)的时速在跑道上疾驶时望出窗外。他头上裹着白头巾,饱历风霜的面颊两旁垂着䍁带。这位乘客转换双腿的位置,露出那破旧不堪的绑皮凉鞋。在这超音速的时代,他看来是个复古的人物。当耶和华应许圣经中的族长亚伯拉罕他的子孙将会承受圣地时,族长的装束也许就是这个样子。
忙碌的空中小姐似乎未有留意她所造成的强烈对照。她将两位女客安置在“族长”身旁。她们是正在前往以色列的犹太裔美国人,穿着颜色夺目的印花套装衫裤。她们的手镯玎珰作响,手势与谈话均十分生动。她们的高颧、鹰鼻和黄褐色头发,衬着高雅的举止,仍表现出若干美貌的痕迹。
还有机上的小孩。一位父亲在长时间的飞行中将三名黑眼睛的小孩从膝间移来移去,他现出不耐烦的表情。由于是个不完美的人,他缺乏耶稣的忍耐;耶稣抱起小孩时并不是觉得不耐烦而是祝福他们。——马太福音10:16。
移民、游客、阿剌伯人、学生、教士——机上的乘客可说是五方杂处的以色列国的缩影,因为该国的特色是来自种种背境的少数人集合在一起。
何以这个地方如此富于吸引力
这个地方有什么魅力使世界各地的人纷纷前往呢?无疑不是要寻求和平,因为以色列并不是一块和平乐土。这个国家时刻处在战争边缘上,四周的敌人均欲灭之而甘心。以色列的羊群仍然躺卧在草场上,在水边安憩,正如诗篇执笔者大卫所描述一般,可是今日牧人的肩上却挂着来福枪。
在圣经时代,摩西奉耶和华之命在以色列人占领这地之前派遣探子前往窥探。探子们发现这地的土产十分丰富。但那时的探子们不必携带手提轻机枪。今日,在稻草打捆和收获之际,你会见到女孩子穿着褪色的军用工作服,带着武器监护收获工作的进行。那里不论男女,差不多每个人都要服兵役。甚至出身正统派犹太教家族而可以自动免服兵役的妇女也时常决定自己有责任参军以保卫国土。
这里的战时状态到处可见。耶稣曾在加利利一带向人宣扬,“使人和[平]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但现在该地的曳引机都是武装的;儿童们在防空洞附近游戏。他们的父母都提高警觉,留意空袭警报的响起。
富于音响效果的天然圆形剧场,曾有数千人在此聆听《登山宝训》的至福山,现已拦上使人联想到战争的有刺铁线。此地自从以色列人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战胜阿剌伯人以来才稍为平静。在此之前的19年,居民无时不受来自附近山冈的枪弹和迫击炮的侵袭。
在接近叙利亚边境的路上,游客不时可以见到一个红色的小三角,警告此地有隐伏的危险。在这里有时也可以见到翻倒的坦克车,表示政治憎恨和威胁仍然存在。
这些都是潜伏在罗德机场劫机事件背后的感觉。国际红十字会的人员也加入谈判,希望协助有关方面解决难题。两男两女的劫机者觉得不耐烦了。沙班拿喷射机上的九十七名乘客的生命正岌岌可危。可是在整个事件中,以色列官员始终拒绝妥协。他们坚决表示该国无法容忍以空中骑劫及要胁勒索作为释放被囚游击队的手段。当时的局势非常危急。倘若恐怖分子炸毁航机及破坏我们降落时所用的跑道,那又如何呢?
不,每年拥到以色列的盈千累万游客并不期望见到一块和平乐土。反之他们多数抱着怀古之情希望获得更深的洞察,借着亲临古代许多宗教戏剧发生之处以强化信心。在这方面“圣地”果然名不虚传,因为它曾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的发展焦点,这里的宗教象征物和建筑物错综复杂地混在一起。
往事历历如绘
对基督徒说来,此地是一个宝库。耶稣少年时代的故乡拿撒勒是个小城。那起伏的冈峦使人忆起耶稣回到这里传道时,居民认为他仅是约瑟的儿子,听见他的话大感愤怒,于是“起来撵他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他到山崖,要把他推下去。”(路加福音4:29)在街市地方,人与驴子仍然在狭路上熙来攘往,像耶稣的日子一般,工匠仍然制造古代的艺术品。铁匠用手制造大镰刀。按说马利亚曾在其中汲水的井也吸引了许多人来参观。
圣经往事真的如在目前。你若登上他泊山,可以想象一下巴拉如何率领10,000人下山杀败那些被耶和华使其阵容大乱的西西拉敌军。在基顺河和约但河谷之间的基利波山,使人回想到扫罗及其三个儿子在此被杀。以往是个细小村落的拿因城,一位寂寞的寡妇当耶稣将她死去的儿子复活时的喜乐浮现在今人的脑海中。
在首都耶路撒冷内外,游客只需步行几分钟便可以回到几千年的历史里。这里有橄榄山、客西马尼园、锡安山和髑髅地。这里也有犹太人著名的哭墙和希律统治之处。基督就在这里为该城悲叹说:“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马太福音23:37,38。
耶路撒冷的确被毁灭了。此后许多人逃到撒法,那是在耶路撒冷毁灭后所建的城。今日在通往该城的路上风景如画,点缀其间的是身高四尺(一公尺余)展翅高飞的鹳鸟,它们从北方往非洲避寒时经常飞过巴勒斯坦。
在以色列,学者可以沿着耶稣所走的路,考察这个现代国家居民的东方特色,看看犹太人穿了许多世纪的传统长袍,听听那发思古幽情的希腊语、亚拉美语和希伯来语。这为上帝命人记录下来的道生色不少。在这讥诮和怀疑的时代,我们不禁肃然起敬而更深感到崇拜的需要。
诗人歌德的话尤其适用于以色列的历史情况上,他说:“你若想了解诗人,到他的国家去游览吧。”这便是我们往圣地访游的原因。
抵达罗德机场
我们的飞机在跑道的上空回旋半个多小时。机场忙乱不堪,以致我们暂时无法降落。后来我们终于获准下降了,我们不禁松了一口气!我们的飞机逐渐下降。那边的沙班拿喷射机仍被军车包围着。
以色列军队乔装飞机修理员而制服了骑劫者。在围攻之下两名阿剌伯男子被杀,一名女劫机者受伤,另一名被捕。乘客们仓皇从飞机跃下、攀下和滑下。以色列当局没有向骑劫者屈服,因为恐怕这样行仅会助长游击队的勒索活动而已。以色列当局终于获得胜利。这两名女子现已被判处终身监禁。
当我们在路旁等候计程汽车之际,救伤车呜呜而过。看来以色列好像有一半人在机场看热闹。他们之中包括达仁将军在内。
紧张,松弛——我们首途前往海法时胸中充满了的情绪。事件已经过去了,可是探访族长们的旧居和基督教创立者的遗迹的机会,那真正的探险旅程,却刚开始。——外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