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有势的法利赛人
耶稣在地上传道的日子,法利赛人构成犹太教中一个特出的派别。他们企图与别人,包括自己的犹太同胞在内,保持分离。事实上,“法利赛人”这个名称也许含有“与众分离者”的意思。这个犹太教派的起源已不得而知。然而,到公元前第二世纪的后期,法利赛人已经是一个有权势的团体。
靳尼斯的时期,犹太历史家约西佛斯在约翰·希干纳斯的日子论及他们说:“这些人对大众操有如此强大的势力,以致他们若对君王或大祭司有任何非议,他们立刻便会被人相信。”a
当耶稣在世时,法利赛人的势力如此强大,以致有地位的人不敢公开承认他的确是基督。圣经报导说:“官长中却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赛人的缘故就不承认,恐怕被赶出会堂。这是因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上帝的荣耀。”——约翰福音12:42,43。
以整群而论,法利赛人很关心证明自己为义。他们一丝不苟地将薄荷、茴香、芹菜这类微细的产品献上十分之一。(马太福音23:23)他们也经常为宗教理由而禁食。(马太福音9:14)他们很留意根据条文墨守传统,尤以守安息日及洗手方面的规定为然。——马太福音12:1,2;15:2。
此外,法利赛人想别人注意他们的公义,因此尽量将其炫耀在人前。他们甚至在衣着上如此行。摩西律法规定以色列人在衣服边上作䍁子,借此提醒他们在耶和华上帝前持有圣洁的地位而必须遵守他的诫命。(民数记15:38-41)法利赛人进一步夸张这事。他们加长衣服的䍁子以求与普通人不同。类似地,当时犹太人有习惯在额上及在臂上佩戴一个细小经文匣子,法利赛人则佩戴比别人较大的匣子。——马太福音23:2,5。
由于他们所作的事,法利赛人感觉比那些没有根据法利赛的传统解释去遵守律法的以色列人同胞更高一等。他们的态度从耶稣基督在一个比喻中所说的法利赛人的祷告足以见之:“上帝阿,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加福音18:11,12)法利赛人实际蔑视那些未能遵守全套犹太律法师传统的人。当几个差役被派前往捉拿耶稣,却因受他的教训所感动而空手回报时,法利赛人说:“你们也受了迷惑么?官长或法利赛人,岂有信他的呢?但这些不明白律法[意即犹太教律法师对其所作的解释]的百姓是被咒诅的。”——约翰福音7:45-49。
由于对自己的公义满怀自信,法利赛人相信他们应当享有特权,而且别人应当承认他们持有优越的地位。在筵席上,他们期望坐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在会堂里,他们选择前面的座位。这些座位面对着听众,是保留给管会堂的人及有地位的宾客的。甚至在繁忙的市场中他们也想受人注目,要人向其问安致意。当人们称他们为“拉比”(夫子)时,他们便感觉大悦。——马太福音23:6,7。
由于信靠自己的公义,法利赛人属于最仇视耶稣基督的人之列。他每每不依照他们对律法所作的传统解释而行事。正是为了这缘故,他们对他大事抨击。
看来法利赛人认为不洁是由于与一些不根据他们的传统观点去遵守律法的人接触之故。(路加福音7:36-40)因此耶稣与人所共知的罪人及税吏等来往及甚至吃喝遂给予他们反对的机会。(路加福音15:1,2)他们不体会到这样的人正需要属灵的帮助,而耶稣则受仁爱的关怀与怜悯所推动而乐于给予这种协助。——路加福音15:3-32。
有一次耶稣用一团泥抹在一个瞎子的眼睛上,借此在安息日医好了这个人,有些法利赛人声称:“这个人不是从上帝来的,因为他不守安息日。”(约翰福音9:16)在看见耶稣于安息日以奇迹治病时,他们并不为获得医治的人欢喜,反而为了他们视作违反安息日的事而忿怒。他们内心的这种麻木不仁使耶稣大感痛心。由于他们的传统观念,法利赛人不仅将体贴与同情置诸不理,同时对于他们视作违反律法的事如此愤怒,以致要将耶稣置诸死地。——马可福音3:1-6。
耶稣基督对法利赛人的公开指责确实是有理由的。他们对上帝的律法及同胞的态度违反了律法的精神,以致使其成为百姓的重担。他们忽视了律法中更重要的事——公平,怜悯,信实及对上帝的爱。(马太福音23:23;路加福音11:42-44)论到安息日,正如耶稣指出:“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马可福音2:27)在真正涉及人们生活的事上,他们之墨守人为传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举例说,儿女可以借着声称他们的一切财物均献与上帝而可以不必援助老迈贫困的父母。——马太福音15:3-9。
当然,并非所有法利赛人均对事情采取全不合理的观点。他们当中也有些例外。饱学的法利赛人迦玛列曾敦促公会的同人不要干预耶稣基督的门徒,说:“任凭他们罢。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若是出于上帝,你们就不能败坏他们。恐怕你们倒是攻击上帝了。”(使徒行传5:38,39)法利赛人尼哥底母对耶稣基督的工作和活动表现兴趣。(约翰福音3:1,2;7:47-52;19:39)当保罗获悉真理时,他毅然舍弃法利赛人的身份而成为耶稣基督的忠心门徒。——使徒行传26:5;腓立比书3:5。
可是,以整群而言,法利赛人可以作为今日基督徒的一个鉴戒。他们的事例说明信赖个人的良善与公义是多么危险。由于意识到正如耶稣所说,“你们都是弟兄,”上帝忠心的仆人并不会因为他们在上帝组织中持有的职位就期望或渴望被人视为高人一等,他们亦不会试图获得特别的注意、地位及信徒同工的优待。——马太福音23:8;彼得前书5:1-4。
鉴于法利赛人的所作所为,上帝百姓小组中的长老最好谨记在心他们无权订出一些超越圣经的明文规定的规条。诚然,有时为了使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必须作出若干安排,但即使在这件事上我们也需要问问自己:我们有没有在任何方面步法利赛人的后尘?他们一方面相信自己受着对公义的热心所推动,但却未能对人类的需要和感情表现与上帝相似的体贴。不仅是操有权柄的人需要谨慎,基督徒小组中所有人均应留心他们要互相像亲爱的弟兄姊妹般对待而非拘守一些并非来自圣经的规定,以致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事——公平、信实、怜悯及仁爱的神圣品质。
[脚注]
a 《犹太古史》,第八卷,第五章5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