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趋势仍然继续下去守望台1972年 | 8月15日
-
-
及长时要人留守家中防盗。甚至人们在教堂也受到警告要抓紧手袋。
此外,许多青年也由于愤怒和厌恶而开始以暴力毁坏教堂建筑物及攻击教士。艾斯加津的教堂于前年被捣毁。数日之后,在1970年八月九日,一群人企图暗杀一名教士。他们在路上僻处以巨石掷击他的汽车。1971年四月,大约有五十名青年占据一间教堂三日,据云是要“抗议教会的压迫。”
显然天主教民众看到他们教会的所作所为而大起反感。可是你认为上帝对此有何感想呢?他自然也对那不事奉他的宗教组织深恶痛绝;圣经透露他行将毁灭这一切宗教制度。——启示录18:4。
-
-
那种悔改带来“安舒的日子”?守望台1972年 | 8月15日
-
-
那种悔改带来“安舒的日子”?
使徒彼得向一群聚集在耶路撒冷的所罗门廊里的民众发出这个呼吁:“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耶和华]面前来到。”——使徒行传3:11-19。
“悔改归正”对他们具有什么意义呢?这会怎样引致“安舒的日子”呢?这适用于我们今日吗?
悔改是什么意思
在彼得的日子,犹太人说希伯来语和希腊语。两种语言中含有“悔改”意思的字均指一种改变,一个人在思想,态度宗旨上的改变。
例如me·ta·no·eʹo这个希腊字是由两个字合成的me·taʹ,意思是“之后”,以及no·eʹo,与nous有关,意思是思想、性情及道德感。所以me·ta·no·eʹo的字面意思是事后回想(与事先考虑相反)。它与我们对一件事‘重加考虑’这词很相似,这种后来的考虑会为我们的态度带来一种改变。这种改变往往是由一种后悔,懊悔,不满或甚至厌恶我们所‘重加考虑’过的事而带来或促成的。
但是彼得所说的并非普通的态度改变。他在以前已向听众指出他们负有将上帝立之为“生命的主”的耶稣基督害死的罪责。虽然他们像他们的统治者一样是无知犯过的,他们却仍然有罪,因为他们支持及附和那些反对真理的人,不相信论及弥赛亚来临的希伯来文圣经预言。
那末彼得促请他们作的是那种“悔改”呢?仅是后悔害死一个无辜的人,并决心永远不再重犯这种罪吗?绝不然!他们所须作的是一种彻底的改变,不但不重犯某一件错事而是舍弃一种与上帝的旨意背道而驰的整个生活方式;他们必须改邪归正。悔改应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