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和上帝具有亲密的关系吗?
“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诗篇25:14。
1.上帝与所有人具有什么关系?
身为造物主,上帝与所有人具有某种关系。使徒保罗对雅典的一群哲学家说:“[他]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使徒行传17:25)但是怙恶不悛的人却无法与他亲近。(箴言3:32)可是,他容许他们生儿育女,享有地上的各种美物,以及有悔改的机会,如果他们想这样行的话。——使徒行传14:16,17。
2.人需要怎样才能赢得上帝的悦纳?人可以怎样符合这项条件?
2 可是,一个人若想赢得上帝的悦纳,与他为友而和他亲密交往,他就必须与上帝有更亲密的关系而非仅是他的受造物而已。一个人若想赢得永生,就必须与上帝和他的旨意一致。令人惊奇的是,人人都可以享有这种关系,如果他在机会向他打开之后真正渴望如此行的话,因为使徒保罗对雅典人指出,上帝已作了安排,“叫他们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使徒行传17:27。
3.所有想亲近上帝的人都必须承认在上帝和他们之间有什么障碍存在?
3 寻求上帝牵涉到什么呢?上帝会对诚心寻求他的人采取什么行动呢?阻止我们亲近上帝的乃是人的罪性。我们的罪可以像密云一样阻止我们与上帝交通。(可参阅耶利米哀歌3:44。)这甚至可能使我们不想向上帝求助;这可以使我们感觉不洁和不配亲近他。可是,我们若不承认我们都是罪人,每天做着一些甚至受我们自己的良心所谴责的事,我们就无法亲近上帝;人若不承认这项对所有人均适用的事实,上帝就不会垂听他们的祷告。——彼得前书3:12。
基督的死亡与复活奠定基础
4.上帝怎样首先采取步骤将阻碍人与他交通和亲近的障碍除去?
4 其实,上帝本身首先采取行动使人得以与他缔结关系;他作了安排将这项阻止人与他交通和亲密交往的障碍除去。这项安排是什么呢?使徒保罗回答说:“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基督在地上时是个完美无罪的人,但是他却承受了所有罪人的惩罚,仿佛他自己是个罪人一般。虽然他是清白无辜的,他却为了人类的罪忍受了至重的刑罚。使徒彼得告诉我们说:“他被挂在木头上,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因他受的鞭伤,你们便得了医治。’”(彼得前书2:24)上帝在好几个世纪之前便定意要如此行,正如以赛亚先知预言说:“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以赛亚书53:5)耶稣代人受罪的行动抵消了人为所犯的罪而受罚的公平要求,借此奠下根基,将一切承认自己的罪及对上帝的安排怀具信心的人所受的惩罚除去。——罗马书8:1。
5.为什么不但是耶稣的死亡,同时他的复活均对我们至为重要?
5 除此之外,基督并非留在死亡中,反之他复活过来而现在正活着;这件事实保证他可以随时向人提出帮助,使人能够与上帝享有亲密的关系。圣经告诉我们:“耶稣为我们的过犯被交去处死,为我们的称义而复活。”(罗马书4:25,《新译》)他到上帝面前将他所作的牺牲的价值献上。今日他是得了荣耀的耶稣;约翰曾在异象中看见他站在代表基督教会的七个金灯台当中,并在右手中拿着代表受膏的监督团的七星。(启示录1:12-16)圣经论到他作我们永活的大祭司一事说:“凡靠着他进到上帝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希伯来书7:25。
6,7.基督怎样“为罪”而死,但却“为上帝”而活?
6 因此,相信基督的人能够活着,但不是作一个因为罪而在灵性上死去,以致无法与上帝交通的人,而是以一种积极、富于造就的方式活着,努力事奉上帝,服从上帝的命令和造就别人。关于这件事,使徒对罗马的“圣徒”说:“因为我们知道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他不再死。死再也不能控制他。他的死,是为罪而死,一举而竟全功;他现在活着,是为上帝而活。同样的,从罪这方面来说,你们要把自己当作死了,但是在基督耶稣的生命里,你们是为上帝而活。”——罗马书1:7;6:9-11,《现译》。
7 使徒在此指出,基督来到地上特别是为了要处理一件不洁、可憎的东西——罪——一件为上帝和基督所深恶痛绝的东西。(希伯来书1:9)虽然基督永远都乐于遵行天父的旨意,罪乃是一个仇敌;为了除去罪,耶稣不得不经历许多不愉快的痛苦经验。在他临死之前,他说:“事情完成了”(约翰福音19:30,《新世》)因此他为罪而受苦及死亡——为了要除去罪。但现在他“为上帝而活”。他在天上得了荣耀,永远与上帝同处,因为他所作的牺牲是无须再次重复的。他既成就了这件事,便能够着手从事一件造就的工作,使人得以再次与上帝恢复亲密关系,并且使上帝对一切想享永生的人的旨意得以成就。——希伯来书7:25;8:1;9:28。
上帝吸引人归向基督
8,9.上帝怎样吸引人归附基督?
8 借着作出这项安排,耶和华上帝对人表现很大的爱心和恩典。不但如此,上帝正致力于实现他的旨意。上帝吸引心地善良的人归向基督。耶稣说:“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他将他的使徒称为父赐给他的人。——约翰福音6:37,39,44。
9 上帝怎样吸引人呢?无疑不是以一种武断、偏袒的方式或强迫人归向基督。顽梗、有罪的人并不会自然就倾向于顺服上帝。但上帝能够使人的意向发生改变。他知道人内心最深的思想。他能够不但使人听到基督和得救的安排,同时也使人明白这项安排;他能够打开瞎了的眼睛。上帝在这个事物制度中吸引男女相信基督,虽然他们本身并不会自主地如此行;他所用的方法便是使正确的知识进入他们心中,使他们得以认识基督的美德和与他团结一致所带来的奇妙裨益。
10.上帝的吸引对诚恳的人有什么影响?
10 在另一方面,人则衷心渴望跟从基督而与他团结一致,正如人们在真正看出一个善良的人的美德时便会渴望亲近这人而与之为友。上帝采取行动吸引人心的一个例证见于古代大卫日子的以色列人。上帝应许将王国赐给大卫。当时候来到,上帝将王国赐给大卫时,他使人民的心归向大卫而甘愿事奉他。(撒母耳记下2:4;3:36;5:1-3)同样地,上帝吸引人的心而使其归向基督。
人必须运用意志力
11.在归附基督方面,个人的意志担任什么角色?以前不认识真理的人的意向可以怎样发生改变?
11 这并不是说人的意志与这件事无关。虽然一个人可能起初无意归附基督,但当他获得知识——当他的‘心眼’打开时——他可以改变他的意向。(以弗所书1:18)耶稣曾引用以赛亚的预言,论及一些在这个事物制度中成为耶和华的属天妇人锡安的儿女的人,说:“在先知书上写着说,‘他们都要蒙上帝的教训。’凡听见父之教训又学习的,就到我这里来。”(约翰福音6:45;以赛亚书54:1,13)人一旦认识、明白了之后,便改变自己的意向。他若不想如此行,上帝并不会强迫他改变。了解导至信心,人的信心推使上帝和他的儿子接纳这人,正如耶稣在后来告诉门徒说:“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又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约翰福音14:21-23。
12.基督怎样使人更亲近上帝?
12 既然天父一向均是人目所不能见的,他通过基督将自己显现出来,因为基督在地上时将上帝的美好品格呈现出来,他能够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14:9)有信心的人归信基督之后,基督会打开他们的心,使他们体会到上帝各种美德的深度和佳好,从而使这些人对天父的认识日益加深。
13.一个人若想与上帝亲近而蒙他悦纳,就必须对自己怀有什么看法?
13 那末,人必须采取什么步骤才能亲近上帝呢?人必须感觉到有需要,觉得自己并非对一生中每一件事都完全满足。他必须看出自己是不完美的,是个罪人而非感觉自满,同时体会到自己的处境如何空虚徒劳。一个人若不充分体会到自己的可悲处境,他若考虑一下上帝通过摩西赐给以色列人的律法,便会使他深信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罪人。律法的目的是要表明没有人是公义的,并且引导诚心寻求的人看出他们需要有一位救赎者。——加拉太书3:19,24。
14.想与上帝缔结良好关系的人必须采取其他什么步骤?
14 既感觉到这项需要,思想正确的人会恳切地查考圣经以学习上帝通过基督所作的安排。当他体会到自己与上帝全无关系时,他也深深意识到罪的邪恶和罪对他所生的影响。他看出他其实是上帝的仇敌。于是他渴望改变。(罗马书5:10)因此他衷心悔改,恳求上帝宽恕。他必须体会到这并不是由于他自己目光过人或特别善良的缘故,反之这乃是由于他受到上帝所吸引。这样的人发现他能够根据基督所献的赎罪祭而获得宽恕。既已认识和体会上帝的旨意,他表示自己渴望和决心献身成为上帝的仆人,并且借着受浸在别人面前表现这项信心和决定。
在上帝面前的新地位
15.受浸的人向上帝祈求的‘无亏良心’是什么?
15 借着受浸,人向上帝祈求一个无亏的良心。(彼得前书3:21)持有“无亏的良心”意味到一个人的良心不再因为他以往所犯的罪而怀有罪咎之感。除此之外,这也意味到他与上帝和基督具有一种新的关系。他已成为这两者的朋友。(约翰福音15:14,15)由于他对基督所献的祭物怀具信心,他以往所犯的罪得蒙赦免,并且甚至获得更大的裨益。
16.这样的人现今在上帝面前持有什么良好的地位?他可以怎样保持这个地位?
16 且举个例说明:一个罪犯若蒙俗世政府特赦,这便将他以往所犯的罪取消了。但罪犯的处境只是与起初一样而已。他并没有任何保证他会在将来获得帮助,或他在将来所犯的罪不会受到控告。但是对基督怀具信心的人却蒙上帝接纳为朋友,上帝会在现今和将来继续将他视为朋友,直至他最后成为完美为止。(彼得前书5:10)只要这人保持同样的信心和忠贞,他便可以祷告求上帝赦免他每日所犯的罪而与上帝保持密切的关系。当然,他不应当“徒受上帝的恩典”。(哥林多后书6:1)他不应当以为他可以一方面利用这种亲密关系占便宜,而同时继续在上帝面前享有良好的地位。
交给基督照料
17.上帝将人吸引到基督那里之后,于是基督为这人怎样行?
17 上帝将一个人吸引到耶稣基督那里之后,这人的处境如何呢?耶稣承认所有人都属于天父,而耶和华将他所吸引的人交托给耶稣,使他们得到所需的照顾及在基督徒的灵性上继续有长进。(约翰福音17:9,10)关于基督,上帝通过以赛亚先知应许说:“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以赛亚书53:11)因此耶稣基督仰望上帝使他的工作和所作的牺牲得以产生果子。耶稣也说,上帝已授权给他管理凡有血气的。(约翰福音17:2)借着行使这项权柄,他能够保护上帝吸引到他那里的人,使他们不致受邪恶、狠毒、反对真理的人所伤害。耶稣论及上帝赐给他的这些人说:“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把他们从我手里夺去。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约翰福音10:28,29)因此,无论是逼迫、疾病、艰辛、反对或其他任何事,甚至死亡,基督徒都无需害怕。——罗马书8:38,39。
18.忠心跟从好牧人的人最后会获致什么结果?
18 在好牧人耶稣基督领导之下,忠心跟从他的人必定可以赢得永生。耶稣说:“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19,20.因此,与上帝具有亲密的关系对我们有什么价值?
19 永生!即使一个人死去,他的希望亦不会消灭。因为耶稣曾经指出,子与父赐给他的小群绵羊所具有的良好关系是永久而无法破坏的,他说:“凡父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路加福音12:31,32;约翰福音6:37。
20 因此,在好牧人的照顾之下,归附他的人能够期望在生活的每一方面均获得帮助和指引,并且未来有永生的希望。因此,有什么事能比与上帝和他的爱子建立良好关系更好呢?但是,在生活的日常事务上,这种良好的关系怎样证明是实际的——一项亲密、温暖、巩固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