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圣经为我们生活上的指南
“要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希伯来书12:13
1.在什么情况下以色列人赖耶和华维持达四十年之久?当时有什么希望等待着他们?
以色列人在旷野里流浪了四十年,当其时他们居无定所,没有田地,也没有与其他民族来往。在四十年间他们完全受上帝之手指引和维持。他从天上降下神奇的吗哪给他们作食物。他甚至通过中保摩西之手使水从石里流出来。最后上帝的这群选民站在隔着约但河与耶利哥遥遥相对的摩押平原上,当时他们一共有六十多万男丁,以及这些人的妻子儿女。他们是一个由许多年富力强的男女所组成的国家,其中只有很少人超过六十岁。他们当中有许多人,也许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旷野里出生的。他们所经历过的只是帐幕的生活和荒凉的旷野,但是约但河对岸却有一块肥美的土地,一块流奶与蜜之地,一块出产大量小麦和大麦,遍植果树和花卉,充满歌声和欢笑的和平之地——一块应许之地。
2.他们须要提防什么?巴勒陷害以色列人的诡计怎样未能得逞?
2 但是他们四周均被仇敌所包围。这些仇敌,不论男女老幼,均不敬拜耶和华;他们宁愿见到以色列人遭受毁灭也不愿看见他们的生活方式受到骚扰。这些仇敌竭尽所能企图阻止这个年青的国家进入迦南承受上帝应许赐给他们的产业。因此摩押王巴勒雇请巴兰先知去咒诅耶和华的百姓。他三次企图咒诅以色列人,但每次全能的上帝均控制巴兰的舌头,将他打算对以色列所作的咒诅变成了祝福;由此上帝表明“断没有法术可以害雅各,也没有占卜可以害以色列。”——民数记23:23。
3.(甲)巴兰用什么方法击破以色列人的锐势?结果如何?(乙)什么迅速的积极行动使耶和华将瘟疫终止?
3 后来巴兰发现了这个所向无敌、锐不可挡的民族击破的唯一方法。他引诱他们离开他们的保护者和力量的来源——他们的上帝耶和华。他向摩押王献计诱使以色列人与一些崇拜偶像的女子行淫,这样他们自己也拜起偶像来,于是便招致耶和华的咒诅了。圣经的记载说(民数记25:1-3):“百姓与摩押女子行起淫乱。因为这女子叫百姓来,一同给他们的神献祭,百姓就吃他们的祭物,跪拜他们的神。以色列人与巴力毗珥连合,耶和华的怒气就向以色列人发作。”因此他吩咐以色列的法官们将那些与巴力毗珥这个假神连合的男子一律处死。但甚至当长老们在会幕门口为以色列人的变节哀哭之际,以色列一个首领的儿子,一个名叫心利的人,竟狂妄地在摩西和全会众眼前将一个米甸女子带进营中。祭司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见到这种情形立即采取积极的行动,手拿一支矛跟着这对男女进入他们的帐篷里将他们刺死。“这样,在以色列人中的瘟疫就止息了。那时遭瘟疫死的有二万四千人。”(民数记25:8,9)二万四千个犯法者死于耶和华之手。他们站在应许之地的边缘。但却未能进去。他们对自私的情欲屈膝以致舍弃了他们的上帝耶和华;他们没有将他奉为生活上的指南。
4.以色列人怎样受到进一步的试验?
4 但事情并非至此为止。有一个人虽然没有对巴力毗珥淫乱的性杂交屈膝,却仍非无懈可击。他也沦为自私的欲望的牺牲品,但他的弱点是贪婪好财,以致落入物质主义的奸狡陷阱中。为了满足一己的私欲,他使三十六个以色列同胞因此而丧生。
5.(甲)为什么耶和华撤回他对以色列人的支助?他怎样将原因揭露出来?(乙)犯过者受到什么惩罚?为什么?
5 上帝将耶利哥城神奇地交在他的百姓手中之后,以色列人接着进攻艾城。鉴于敌人的军力薄弱,以色列人的首领约书亚只派了三千兵士前往;他期望很容易就可将城攻下。可是艾城的人却从城中出来将以色列的兵士完全击溃,并杀死了三十六个以色列人。于是约书亚和长老们伏在耶和华面前,恳求他将这次挫败的原因向他们透露出来。耶和华告诉他们说:“以色列人犯了罪,违背了我们吩咐他们的约,取了当灭的物,又偷窃又行诡诈,又把那当灭的放在他们的家具里。”次日早上,约书亚遵照耶和华的吩咐将全国的人召集起来,然后借着淘汰的方法最后找出亚干便是得罪耶和华的人。在盘问之下,亚干承认将耶利哥城中被耶和华定为圣物的战利品留下了一些给自己。他们于是定了亚干的罪,而亚干的整家人显然均纵容他的恶行,因此与他一起被人用石头掷死。——约书亚记7:1-25。
警告疏忽大意的人
6.(甲)与摩押平原上的以色列人比较,今日上帝的百姓居于什么相似的地位?(乙)我们具有什么保护?
6 今日上帝的百姓正站在一个凭公义统治的新规制的边缘。并且怀有永生的希望。撒但的世界虽然设尽方法使上帝的百姓受到咒诅,耶和华却将其化为祝福。但是,像巴兰和摩押人一样,现今这个邪恶的制度也提出许多引诱,包括性崇拜的影响和其他许多不道德的行为,例如说谎、欺骗和偷窃等。我们是否没有受传染的可能呢?记录说绝不是!每年都有几千人因为离弃耶和华和他的公义原则,因为他们没有奉圣经为他们生活上的指南,以致被上帝的组织所开除。这些人当中只有很少几个会幡然觉悟而痛改前非。其他的均永不会尝到新事物制度的奇妙幸福。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悲剧呢?
7.(甲)据雅各指出,什么使人故意违反上帝的律法?(乙)我们可以被引往那两个方向?在每一方面,指挥的力量是什么?
7 心利和亚干所采取的行动是蓄意的。他们知道自己的行径是与耶和华所公布的诫命背道而驰的。但使两人丧生的行动很少可能是由他们以前从未怀过的欲望所促成的。耶稣的弟弟雅各将蓄意的犯罪描述为逐步的错误思想所造成的结果:“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罪既长成,就生出死来。”(雅各书1:14,15)这两个人都处于上帝以摩西为中保所赐的律法之下,因此均受其制裁。今日我们处于基督的律法之下,这项律法的制裁力量就是上帝那使人为义的圣灵。(罗马书6:18,19;7:6;加拉太书5:16-18)但是同一的圣灵也作用在基督徒的组织和上帝的灵所任命的监督们身上。(使徒行传20:28)所以,我们若受上帝的灵所推动,我们若容许上帝的灵通过他的道和他的组织去指引我们的生活;我们就没有理由不预先知道错误的欲望在什么时候可能使我们落入心利和亚干所堕入的陷阱中;这样我们便可以避免蹈其覆辙。问题是,我们是否真心诚意地想受上帝的灵所引导呢?抑或我们其实宁愿顺从自己的欲望以纵容自己。对于有什么后果临到我们身上作一次赌博呢?
8.小组里的仆人怎样形成一种保护?为什么他们感觉负有责任?
8 小组里的监督和助理仆人乃是来自基督的恩赐,是为了教育和强化普世的基督徒小组的分子而设立的。(以弗所书4:8,11,12)他们是一些由于遵守上帝的律法而进至成熟地步的人,而且他们都在遵守上帝公义的条件方面具有相当的经验和受过适当的训练,因此他们知道一个人须要怎样才能符合上帝的条件和谨守他的律法。由于这缘故,他们随时对小组和他们属下分子的情况保持警觉;他们会很快认出灵性软弱的征兆,这些征兆若不设法补救便可能导致严重的灵性疾病或使人违反上帝的律法而带来致命的后果。这些仆人对上帝的羊群深感关怀,同时知道他们必须为此对上帝交账(希伯来书13:17),因此他们很敏于接受责任跟从使徒保罗对加拉太人所作的训示(加拉太书6:1,2):“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你们各人的重担要互相担当,如此就完全了基督的律法。”
偏差的严重性
9.在受人劝告时,我们应该怀有什么态度?若未能如此行则暗示什么?
9 当仆人留意到一个弟兄表现这种征兆而向他指出时,这弟兄的态度应该如何呢?显然他应该体会耶和华在他的组织里所作的这种安排。他应该承认劝告是来自上帝的道的,并且乐于受其指引。可是,他若对此不悦,或坚要为一种错误的行径辩护,这岂不是更清楚地表明劝告的明智以及将错误的行为向犯者指出的必需吗?这岂不表示他的心意已变成如此刚硬,以致俗世的错误途径对他的吸引力甚至大过上帝的灵促使他遵从圣经的神治观点的力量吗?这岂不是有力地暗示犯过者已达到严重的偏差地步,也许已非上帝的道所能挽救吗?现在还有什么东西能够阻止他继续犯罪而最后招致死亡的结果呢?“不要自欺:上帝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加拉太书6:7,8。
10.为什么我们不应该低估耶和华的标准的严重性,即使偏差可能很微小?其实什么途径简易得多?为什么?
10 因此我们永不应该低估偏差的严重性,即使看来颇为微小。因为偏差究竟是什么呢?它的意思是偏离或是背弃正道。任何偏差,无论怎样微小,都会造成一个愈来愈大的缺口,如果犯过者继续跟从同一的途径的话。发生偏差的人若想重返正途,唯一的方法就是改弦易辙,你若回顾一下这人所留下的曲折踪迹,无疑你会看出这是一条多么艰难的途径!他若“为自己的脚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那便简易得多了。——希伯来书12:13。
11.一个人怎样可能行差踏错而不自知?我们应该对什么保障深怀感激?
11 撒但的事物制度对我们所有的人都操有很强大的影响。有时我们可能不察觉这种影响大到什么程度或我们在什么方面受到影响。我们可能形成一种思想或行动的模式,在起初看来似乎无伤大雅,但过了相当时候却会导致严重的困难。这种观点或行径可能使人实际行差踏错而偏离了圣经的标准或违反一项圣经原则,可是犯过者却毫不察觉;这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圣经的标准或原则,不察觉他的行径能够导致什么结果,或因为一时大意而疏忽戒备。不论导致这种情形发生的环境如何,我们均应该感激耶和华通过他的道和他的组织(由小组的仆人所代表)不断留意我们,一看见我们行差踏错便向我们指出。
12.(甲)小组的仆人们怎能知道有人踏入歧途?(乙)为了什么双重的理由他们深感关怀而采取适当的行动?
12 小组的仆人们可能并不时时均知道真正的难题是什么,但却凭着若干可以观察得到的趋势或态度看出有不妥之处。这种趋势可能是错过聚会,退回神治传道训练班的委派,与日俱增的独立态度,在谈话方面愈来愈缺乏属灵的品质,对衣服的款式愈来愈注重等。不论趋势是什么,仆人之所以关心乃是因为表现这种态度的人在灵性上的福利正受到威胁。但他们的关怀其实较此更深一层,因为他们知道影响到个人的东西也会影响到整个小组。使徒保罗说:“我们成了一台戏,给世人和天使观看”(哥林多前书4:9);这表示小组之外的人会留意到我们所采取的途径。一个人若行差踏错以致最后犯罪,整个小组的名誉均会受到影响。再者,并非总是等到有人实际犯了罪才会为小组带来羞辱。一个公立学校的教师所说的话可以说明这点:“我以前很赞赏耶和华见证人的儿童。他们总是彬彬有礼和仪容整洁的。我很不愿这样说,但是我在有些见证人的儿女身上已不再看见任何差别了。他们的衣着和发型,他们的样子和行为和其他的儿童毫无分别。”任何参加过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的人都知道以上所说的情形只是少数的例外而非普遍的现象,但是有人能够提出以上的指责究竟是令人不安的。在有这种趋势出现的小组中,仆人们希望设法加以纠正,好使“瘸子不至歪脚,反得痊愈。”
13.(甲)认为我们可以借着站在别人的水平上与他们说话而赢得他们,这种见解有什么不妥?在哥林多小组中发生的事怎样证明了这点?(乙)恐惧在外表上与俗世的同事不同的心理带有什么危险?
13 有些人可能辩称,我们若与俗世的进步分子看齐,变成像他们一样“前进”和“摩登”而站在他们的水平上与他们说话,这会有助于向他们宣扬真理。但这乃是根据一个错误的前提而作的推理。我们绝不能为了达到一个好的目的就不择手段。耶和华并不想人们因为他的组织受人欢迎和时髦而与其联络交往。反之他所要的是一些爱好公义和愿意按照原则而生活的人。证明此点的例子之一见于早期基督徒的哥林多小组中。当时小组中有些人以为丑闻会使小组更为出名。当使徒保罗听见这些丑闻时,他写道:“风闻在你们中间有淫乱的事,这样的淫乱连外邦人中也没有,就是有人收了他的继母。你们还是自高自大,并不哀痛,把行这事的人从你们中间赶出去。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么?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哥林多前书5:1,2,6,7)保罗发觉他必须立刻采取严厉的措施去洁净这个小组。他将违反上帝律法的人开除,并将纵容这种恶行的人的错误思想纠正过来。正如罪的酵能使整个小组受到传染,效法俗世的款式、风俗和习惯的错误倾向也会腐化一个人的思想能力和神治观点。我们若不敢在外表上与我们的俗世同事不同。什么会阻止我们作进一步的妥协,牺牲基督教的原则以免与俗世的人有太大的差别呢?或者什么会阻止我们在处理自己的难题时采用俗世的见解呢?这样行绝不会帮助我们产生圣灵的果子,反之只会使我们产生俗世精神的果子;这种精神最后会诱使我们违反上帝的律法。(加拉太书5:16-18)正如雅各指出,不道德的行为很少是毫无警告地突如其来的。错误的欲望也很少突然爆发。通常必须有两种因素存在——意向和机会。我们若奉圣经为我们生活上的指南,我们就会努力将两者尽量从我们生活上除去。
滥交的危险
14.不良的交往怎样具备使人堕落犯罪的一切因素?我们可以怎样举例说明这点?
14 由于不良的交往所操的腐化影响,这件事具备了使人堕落犯罪的一切因素。滥交的人谨守原则的决心被削弱了,错误的意念则受到鼓励。除此之外,犯过的机会随时存在,因此使人很容易由于无知或因惧怕嘲笑的心理而被诱踏上一条不智的途径。再者,在一群人当中,任何一分子犯过都会为所有分子带来从犯之罪。有一个年青的弟兄一度在传道工作上有很好的进步,可是他却同时喜欢和一班对圣经原则毫不尊重的同学来往,有一天,为了找寻刺激,他们决定从一架货车偷取几瓶汽水。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个无害的玩笑而已,可是货车的司机却看见他们如此行,于是下车追逐他们,打算给这些少年一个教训。不知不觉之间他们当中一个男孩竟拔出刀来刺入司机的腹部。司机因此而丧生。与那群男孩一起的年青传道员结果被小组开除,至今仍被关在感化院里。亚干曾为整个国家带来灾祸,并且为此赔上自己的性命。他的国家也连带有罪,直到将他除去之后才恢复清白。——约书亚记7:20-25。
15.(甲)底拿犯了什么错误?她所遭遇的结果怎样可以作为我们的鉴戒?(乙)约瑟采取什么相反的途径?这怎样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
15 没有任何谨守基督教原则的人会自愿犯奸淫。但是女子若谨慎的话,她们就必须同时避免可能使她们受人奸污的环境。底拿忽视了这个可能性与迦南的女子来往。哈抹那好色的儿子看见她,遂将她奸污了。她若没有和一些不敬畏上帝的人来往,她就不会遭受这个可耻的经验了。(创世记34:1,2)在我们的日子妇女也应该同样地小心。明智之举是避免穿性感的服装;也避免在寂静或危险的地区单独行走。要找一个适当的人作伴以及避免与一些不受对耶和华的献身誓愿所约束和不爱好公义的人来往。底拿的兄弟约瑟则选择了一条明智的途径。当他在埃及为奴时,他主人波提乏的妻子屡次企图勾引他,但他却坚决拒绝偏离他所认识和上帝所喜悦的正道。他在身为奴仆的情形之下尽可能避开这种试探;最后当他那恬不知耻的主母企图强迫他与其发生苟且关系时,他急忙逃出房外而留下他的外衣在这妇人手中。他宁愿遭受他的主母冤屈地加于他身上的任何惩罚也不愿违反上帝的律法以致触怒耶和华。由于谨守坚定的立场,约瑟赢得上帝的祝福。——创世记39:7-23。
16.(甲)一个人若不愿完全舍弃俗世的标准,这有什么危险?(乙)亚干、哥林多小组和底拿的事例怎样证明这点?(丙)耶和华向我们提出什么解决办法?以整个而言,小组在这件事上负有什么责任?
16 我们若衷心地爱耶和华并真正渴望遵行他的旨意,我们所遭遇的难题就不会根深蒂固到无法借着应用圣经的原则将其解决。一个人若对责任漠不关心,并且迟迟不愿完全摆脱俗世的标准,过了相当时候他必定会在这种思想上变成如此积重难返,以致终在某方面招致不幸。在这件事上我们今日的人与上帝以往的百姓并无不同。亚干崇尚物质的观点和他所怀的错误欲望诱使他偷窃属于上帝之物,结果使整个会众均受到玷污,同时使三十六个以色列同胞及他自己的家人亦因此而丧生。哥林多的小组中有些人如此渴望取悦他们邪恶的邻舍,以致竟纵容乱伦的恶行,以为这种丑闻可能使他们的名声更响亮。全靠保罗对小组采取严厉的管教措施,运用圣经的原则将犯过者开除,小组的精神才得以保存。底拿以为她能够与不信的人来往而不受影响。结果她不但自己失去贞操,同时使示剑城所有的男子完全丧生。在另一方面,底拿的兄弟却拒绝牺牲原则,虽然当时他深处异地,远离家人。他证明上帝爱护一切爱他和谨守他的公义标准的人。所以,你是一个接受真理的家庭中的一员吗?抑或你是家庭中唯一的信徒?这并没有任何差别。我们都一同面对这些难题。这些难题属于整个小组的。小组必须通过组织所任命的仆人对这些问题表现积极的关怀。这一切均有一个解决办法。我们可以在圣经里寻得解答。正如诗篇的执笔者写道:“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篇119:105)不错,上帝应许我们圣经会引导我们履险如夷地渡过撒但的事物制度的旷野,在许多崇拜现代巴力毗珥的放荡男女当中保护我们不致受其影响,使我们在上帝的爱中更为坚强,最后更将我们安然无恙地带进业已在望的公义新规制中——如果我们奉圣经为我们生活上的指南的话。
[第491页的图片]
亚干的贪心使三十六个以色列同胞丧生;基督徒若想避免像亚干一样对不道德的行为屈膝就必须奉圣经为生活上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