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79 5/8 21-24页
  • 怎样祷告才能蒙上帝垂听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怎样祷告才能蒙上帝垂听
  • 警醒!1979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使用祈祷书
  • 我们应该向“圣人”祈祷吗?
  • 念珠又如何?
  • “方言”是否满足需要?
  • 怎样得蒙垂听
  • 怎样祷告才会蒙上帝垂听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9年
  • 怎样借祷告获得帮助
    你能够永远生活在地上的乐园里
  • 我们应该向圣人祷告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3年
  • 要恒切祷告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9
《警》79 5/8 21-24页

怎样祷告才能蒙上帝垂听

既然在远古时候,人已感到有向上帝祷告的需要。由于意识到自己的卑微,没有帮助便不能上达天听,他们遂发明了许多祷告的“辅助物”。

有些人使用祈祷书。他们诵读为各种场合而写的祷文,希望这些祷文会帮助他们获得上帝恩宠。有些人向圣人祷告,恳请圣人为他们向上帝代求。另一项普遍行动便是诵念祷文和使用念珠数算诵念的次数。

可是,甚至在许多教会惯常使用辅助物的宗教领袖也认为使用这些东西是不够。他们认为人类语言不宜于向上帝祷告,于是他们以方言,即人所不能明白的言语,去祈祷。

罗马天主教教士兼美国新墨西哥州斐卡斯市班纳迪修道院院长大卫革拉斯说:“我活得愈久,愈发觉我们不懂得怎样祷告。”他主张用“方言”祷告可能让圣灵“授予你一个完全的祷告”,并补充说:“你要明白,神与人之间有沟通意见的隔膜存在,它必需以桥梁渡过,方言也许是桥渡的方法。”

可是,留意圣经的指示却令人深感兴趣。它报导关于耶稣和他门徒的教训和习惯和列举其他古代忠心人士的行动,但圣经并没有说明早期基督徒和耶和华上帝之间有“沟通意见的隔膜”存在。

你也许喜欢把这些“祷告辅助物”逐一考虑,看看它们是帮助抑或阻碍真正的祷告。然后考虑圣经所说,真正能为上帝所垂听的祷告。

使用祈祷书

这件事虽使今日许多人感觉诧异,圣经绝没有提及任何人需要一本祈祷书才知道要向上帝说些什么。由人所想出和写下的正式祈祷书没有一本会被古代上帝百姓在祈祷时使用过。

圣经将上帝称为父。(罗马书1:7)你能想象你的儿女要对你读出别人在书中所写的话才能说“求你”、“谢谢你”、“请指示我怎样行”或“我有难题需要你的帮助”吗?

诚然,圣经载有许多美好的祷告。诗篇一书辑集了不少赞美和感谢上帝的颂歌其中有些是辞藻美丽的祈祷。当然,体会祷告权利的人会审慎措辞,使它与向慈爱上帝祷告的权利一致。但圣经也表明我们的祷告可以十分简单。

耶稣基督在比喻中提出一个显著的祷告例证。他述说一个谦卑的税吏,他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上帝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有什么比这话更简单呢?可是,耶稣说:“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那人便是甚至在向上帝说话也自高的法利赛人。——路加福音18:9-14。

圣经中列举的祷告——包括辞藻美丽的诗篇——表明人与上帝的交谊。耶和华的古代仆人并不认为上帝仅是宇宙中一股抽象的“善良力量”。反之,他们承认他是一位大能的灵体。他们称他为耶和华,使用他所自道的高名。这影响到他们对他说话的方式。他们恳求他赐恩。他们请求他的祝福。他们乞求他的宽恕。——诗篇39:12。

不错,人能对上帝讲话,上帝会加以聆听,的确是令人惊奇的事,但圣经却描述到这样的关系。诗篇139篇以美妙的笔触说出耶和华的能力专注于一个人的身上。你若认为上帝不会对你作个别的关怀,可以阅读整章诗篇,大卫在其中一部分说:“耶和华啊,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我坐下,我起来,你都晓得。你从远处知道我的意念。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诗篇149:1-3)体会到这种关系使以往的上帝仆人能直接向上帝表达恳求和赞美的意念。

上帝知道我们的缺点和限度。当然,我们在祈祷时应该尽量使措辞得当。但我们所说的却比所读的更能代表我们的思想。使用别人在祈祷书上所载的话实际上夺去了我们对上帝所表达的诚恳和亲切。

我们应该向“圣人”祈祷吗?

圣经没有说早期基督徒曾向“圣人”祈祷。它没有告诉我们需要圣人作“居间者”或为我们向上帝代求。圣经没有例证表明上帝忠仆曾求问任何死了的人或试图向死人求福。a事实上,圣经表明死去的“仆人”并不能这样行,因为它说死了的人,“毫无所知”。据圣经所说,死者没有知觉地在坟墓中等候复活。——传道书9:5,10;约翰福音5:28,29;11:24。

因此,圣经不但没有叫我们向圣人祈祷,反之,它说:“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腓立比书4:6)是故,法国有一句谚语,“与良善的主一同作事比与圣人作事为佳”虽然有人说这话是想象出来的,但其中颇有道理。

对上帝祷告有异于上诉古代欧洲君王,在这些君王治下,“识得朝廷的人”也许比案中的曲直更为重要。据圣经所载的早期基督徒行动看来,他们向上帝祷告除了通过耶稣基督的名之外并没有以为需要通过任何人。耶稣自己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他也说到要“奉他的名求”。——约翰福音14:6,14。

《新天主教百科全书》承认早期基督徒向上帝祷告而非向圣人祷告,它说:“在新约里,所有祷告,包括私下以及公开仪式的祷告,通常都是通过基督向上帝祷告的。”它并且说:“祷告应该是人与上帝交谊的一种表示。”——第11卷670,673页。

由于具有“与上帝的交谊”便不需别人代你讲话——好像非此不可。基督徒不必因为害怕向上帝直接祷告而要通过“圣人”。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表明我们不需要经由这些代求者去祈求上帝,因为我们通过耶稣“坦然无惧”的向上帝讲话。保罗教训说:“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的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随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14-16)我们若在祷告中“坦然无惧”,便不需其他代求者。

念珠又如何?

你若查考一下圣经便会发现其中没有记载人们需要念珠或类似的工具去暗记祈祷次数。事实上,圣经没有表明要把相同的祈祷重复又重复。

诚然,圣经鼓励基督徒“祷告要恒切”。(罗马书12:12)但这并不意味到把同一句话反复述说。耶稣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马太福音6:7,8)倘若脑中所记的祈祷不必说了又说,显然也不必要用念珠来暗记说了多少次。

“方言”是否满足需要?

鉴于人类的局限,“方言”会帮助圣灵去“授予你一个完全的祷告”吗?怀持此种见解的人忽略了圣经所载的亲密祷告。祷告并不等于魔术公式,依样重复会带来裨益。反之,祷告所着重的是我们向上帝讲话,表示感谢和提出要求的方式。

你最欣赏孩子的哪一样表达方式,是单纯而诚挚的感谢,抑或是别人所教,但显然是他所不明白的绚丽词语?那末,认为一位智慧和慈爱的天父欣赏你的单纯,诚挚的恳求和表达胜于外界所授的不明不白的话岂非很合理吗?

诗篇执笔者并没有说他曾以“不明不白的方言”祈求上帝。反之,他说:“耶和华啊,我一心呼吁你,求你应允我。”(诗篇119:145)倘若说话的人连自己也不知话中之意又怎能衷心表达呢?——哥林多前书14:14,15。

耶稣曾立下祷告的榜样。它是十分简单的。这个模范祷文(通常称为“主祷文”或“我们的父”)载于马太福音6:9-13它使我们对合适的祷告有正确的看法,首先是上帝的名,他的王国以及他的旨意行在地上。然后提出个人的需要(包括“今日食物”的简单物质需要,赦免罪过和拯救脱离恶者撒但魔鬼的试探。

“主祷文”没有辞藻华丽,高谈阔论之处。事实上,在(英文)《圣经新世界译本》中,模范祷告仅有59字。其中没有一字难于了解。没有一部分属于人所不知的方言。祷告的人明白自己所求的是什么,他以简单方式祈求,正如人对一位慈父说话一般。实际上,耶稣在模范祷告的序言中保证说:“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马太福音6:8。

以“方言”祷告的人有时声称他们用的是“天使的话”。可是,圣经没有提及耶稣基督曾用特种语言向他的天父祷告。圣经所载关于耶稣自己的祷告并没有超乎人类语言的表达能力之外。今日有任何人能比耶稣有更大的事要向上帝说吗?

请考虑耶稣在受死的晚上在客西马尼园祈祷的简短之处:“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马可福音14:36)有什么比这更简单的呢?可是,耶稣自己却作出这样的祷告。他在临死时的最后祷告甚至更直接。在路加福音23:46(《新修》)我们读到:“耶稣大声呼唤说:‘父啊,我将我的灵托付在你手里。’说了这话,就断气了。”

怎样得蒙垂听

我们已经看出,祷告之得蒙垂听并非有赖于书中的特别祷文或诉诸“圣人”。它不倚靠以念珠数算多次重复的话。它也不倚靠使用“方言”去说我们所不懂的话。反之,我们的祷告得蒙垂听需要通过耶稣基督转达和衷心服从上帝。

使徒约翰写道:“亲爱的弟兄啊,我们的心若不责备我们,就可以向上帝坦然无惧了;并且我们一切所求的,就从他得着,因为我们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悦的事,上帝的命令就是叫我们信他儿子耶稣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赐给我们的命令彼此相爱。”——约翰一书3:21-23。

我们的祷告必须和上帝旨意及其目的一致。因此约翰说:“我们确实知道,如果我们照着他的旨意求,他都会垂听。”——约翰一书5:14,《现译》。

箴言说:“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祷告。”(箴言15:29)那些服从上帝诫命,和他的旨意一致地作祷告的人获得保证,他必会侧“耳”垂听他们的祈求。——诗篇10:17;彼得前书3:12。

耶和华上帝让我们在祷告中亲近他,这在他的方面是极其纡尊降贵。这样的关系是一项无上的权利。我们若体会到这是亲近上帝的机会,我们若一心敏于服从他的旨意,我们的头脑便会使我们作出正确的决定,引导我们按照他的方式行事,以期获致上帝的嘉许。这会有什么结果呢?与人和上帝的“沟通意见隔膜”刚好相反。门徒雅各适切地写道:“你们亲近上帝,上帝就必亲近你们。”——雅各书4:8。

[脚注]

a 罗马天主教《杜亥圣经译本》把“从死人寻求真理”列入“主所憎恶的事”之中。(申命记18:11,12)虽然这节经文是指巫术而言,但却使人警觉到不应向死人——即使是“圣人”——求福。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