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裂的家庭中符合神治原则的机巧
“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分争。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分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路加福音12:51-53;马太福音10:36。
1.在什么时候家庭中比较难以保持符合神治原则的行为?
当家庭里所有的份子都是献了身给耶和华的信徒时,符合神治原则的行为是件可能的事。一家都承认男人的家主地位和权柄,而男人亦以仁爱行使他的职权,全家人一同研读圣经,一同参加聚会,一同从事传道工作,分担家庭的各项职责。但当家庭中的份子并非全部都是接受神治原则的耶和华见证人时又怎样呢?
2.若丈夫是认识真理的而妻子却否,则他对她的责任如何?他可以应用耶稣的什么训示?
2 若丈夫是个耶和华见证人而妻子却不是,应该怎样呢?丈夫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并不因此有所改变。他必须供给妻子所需。不但如此,他仍需尽丈夫之责去爱护他的妻子,作她的良伴,使她有适当的消遣,并且一有机会就试着帮她认识真理。当耶稣差遣他的使徒出外传道时,他吩咐他们不要迫人接受他们的信息,反之,当别人不愿听时就住口不必说下去。再者,他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马太福音10:16)这训示亦适用于家庭中。我们不应强迫任何人接受真理。当有机会的时候我们可以机巧地将真理向人介绍。上帝的真理并不是一条可以让你用来驱策你的伴侣的鞭子。它并不是一件只凭压力和持续不断的说教就能灌入人脑中的东西。我们绝不应采用这种强迫性的方法,反之,最好在机巧地撒播了真理的种子之后,继之以良好的榜样作无言的传道,让你的基督徒行为将真理向人推荐。
3-5.彼得前书3:1-5说些什么?这段经文应该怎样应用?
3 圣经特别鼓励丈夫是不信真理的妻子们用自己所立的良好榜样作无言的传道:“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这正是因看见你们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你们不要以外面的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为装饰,只要以里面存着长久温柔安静的心为装饰,这在上帝面前是极宝贵的。因为古时仰赖上帝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彼得前书3:1-5。
4 即使丈夫是不认识真理,“不信从道理的,”忠于耶和华的妻子仍需顺服丈夫。当以上的经文说到丈夫虽然不听道也可以被感化过来以及妻子不要辫头发,戴金饰,穿美衣时,意思并不是说妻子永不用将真理讲给丈夫听,也不是说妻子永不能将头发梳理整齐或佩戴珠宝,更不是说妻子永不能穿漂亮的衣服。彼得只是用这有力的比对去指出妻子们所应该注意的主要是什么,表明最重要的妆饰是一种安静温柔的精神,贞洁的行为和对丈夫深切的尊重。比外表更重要的是她的“心”,那内在的人。她的内心是怎样的一个人,怀着什么动机,具有怎样的一种品行和精神呢?她的内心由她的行为表现出来。她的心若是美善的,就会使她有贞洁的行为和庄重的举止。(罗马书7:22;哥林多后书4:16;提摩太前书2:9,10)古时圣洁的妇人用这种内在美去妆饰自己,但她们也有戴珍宝和穿美衣;耶和华有好几次把他的百姓比作一个妇人,而他则用华美的衣服和贵重的珠宝去妆饰这妇人。(创世记24:22,53;出埃及记3:22;35:22;以斯帖记5:1;以赛亚书61:10;以西结书16:10-14)因此我们不应该将这节经文只按字面硬解,反之,应该了解它只是有力地指出最重要的是什么而已。
5 因此,忠于耶和华的妻子应该借良好的基督徒行为将真理对她所生的好影响表现出来,以求不用说话就将不信的丈夫感化过来,或使她的行为比说话具有更大的感化力。有时妻子会因说话,说太多的话,而失去她们的丈夫。当然,她一有机会就应该将真理解释给丈夫听,并且向他说明她为什么要参加聚会和出外传道的原因,但她切不可操之过急或变得鲁莽粗暴。她应该特别小心去尽她妻子的职责,保持家庭的清洁,准备丰美的食物,细心照料儿女,并且抽时间出来陪伴丈夫。她应该安排时间,拣和她的妻子责任最少冲突的时间来做传道工作。
6.配偶不信从真理是否分居的理由?什么时候可以分居?有什么限制?
6 配偶不信从真理并不能作为分居的理由:“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你那不信的配偶可能因为见到你良好的行为或听到你所作机巧的见证而最终接受真理:“你这作妻子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丈夫呢?你这作丈夫的,怎么知道不能救你的妻子呢?”但不信的配偶若希望分离,信的一方无需企图阻止,可以“由他离去。”有时不信的一方使家庭中的情况变成难以忍受的程度,然而却仍要和信者同住。情况也许会艰难到令信者决定分居,因为已无法忍受下去。不信的丈夫可能以极端的暴虐行为对待妻子,或不肯维持妻子的生活,或妻子可能阻挠丈夫从事上帝的工作或在其他方面危及丈夫灵性上的福利,使他的永生希望遭受威胁。信者若认为他的配偶的反对已达到了如此地步,他可以分居,但是既然只有配偶犯通奸罪或配偶死亡才可以在耶和华眼中是使一件婚姻作废,信者分居后不能再婚,即使他获得了法律的准许离婚也不行。“妻子不可离开丈夫,若是离开了,不可再嫁。或是仍同丈夫和好。丈夫也不可离弃妻子,”除非受着同样的限制。——哥林多前书7:12,13,16,15,11;马太福音19:9;马可福音10:11,12;罗马书7:2,3。
7.儿女若是不信从真理的,父母应该怎样?
7 时常家庭中的分裂是在父母和儿女之间。如果父母是献了身给耶和华的信徒而儿女却不是,父母就应该尽力忍耐而机巧地教导他们的儿女。他们必须用儿女能够了解的方式将真理灌输给儿女,并且带儿女和他们一同参加聚会。虽然在许多现代的家庭里,儿女成了实际的主人,基督徒父母仍然有责任去管束他们的儿女。如果一个家主没有能力这样做,他就不配在基督的组织里担任仆人的特别职位。正如组织里的仆人们慈爱而和婉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同样地父母行使他们的权威时亦应该坚定,慈爱而和婉。如果父母中只有一方是信从真理的,那末信者就必须尽可能的限度教导儿女,使儿女有得救的希望。——提摩太前书3:4,5;哥林多前书7:14。
8.父母不信从真理的儿童应当采取什么途径?
8 当儿女接受了真理而父母却未时,情形就比较复杂了。儿女仍然处于父母的管束之下,因此必须像耶稣一样服从父母。但同时他们又必须像耶稣在幼年时一样以事奉耶和华为念。儿女无疑应该试图将真理向父母解释,并且说明他们感觉到有研读圣经和事奉上帝的义务,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尽力借他们在行为上的进步和与父母更密切的合作表明真理对他们所生的好影响。或者他们能够用这种方法感化他们的父母。这种事是以前发生过的。或者父母会准许儿女带一些对真理有成熟的认识的成年见证人回家向他们更详尽地解释关于新世界的希望。——路加福音2:48,49,51。
9.在分裂的家庭里,信者应该特别留心听从什么劝告?
9 当生活在一个分裂的家庭中时,我们在言语上应该特别小心。上帝的忠告是,“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这项忠告若适用于对待外人,无疑也适用于对待家里的人。“不要以恶报恶”这句话也将恶言恶语包括在内。以怒言驳斥一个不信的家人可能对这人并没有益处,但一个爱耶和华的人应该“行事不可出于好争或自大,反之,要存心谦卑,将别人看作高于自己,不但只关怀自己的事,也要关怀别人的事。”基督徒应该避免恼怒或和人高声争吵,知道宁愿受人辱骂也好过辱骂人:“不可含怒到日落。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歌罗西书4:6;罗马书12:17;腓立比书2:3,4,译自NW;以弗所书4:26,29,31。
10.妥协和让步以什么为限度?为什么当我们企图感化家人的努力失败时我们无需感觉沮丧?
10 生活在一个分裂的家庭中的信徒应该做许多让步去维持家庭中的和睦,希望能借此感化不信的家人。但让步必须有个限度,这限度就是当信徒对耶和华的忠诚达到受危害的地步时。研读圣经,参加聚会和从事传道工作可以受阻,但绝不能完全停止。我们可以在许多方面让步,但放弃我们对上帝的效忠就是放弃一切,包括生命在内。当我们被迫作一决断时,即使是对我们的家人,我们亦“应当服从上帝的权柄过于服从人。”被迫作这样的决定是一种痛苦的试炼。彼得写到:“亲爱的弟兄阿,有火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当我们必须忍受我们所爱的人的辱骂,当我们的敌人就是家庭里的骨肉之亲时,我们所受的无疑是种如火的试炼。但我们不应该觉得奇怪。耶稣岂不亲自警告过:“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分争。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分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因此,即使我们企图感化家人的努力完全失败了,我们亦无需感觉沮丧。这是耶稣的预言的应验。正如圣经说豹子不能改变它身上的花斑,我们亦无需期望将一只山羊改变成绵羊;反过来,绵羊也不应该学山羊;我们应该继续做绵羊。——使徒行传5:29;彼得前书4:12;路加福音12:51-53;马太福音10:36。
在家庭的战线上保持忠诚的模范
11.有一个女孩子怎样应付家庭的反对?结果如何?
11 在数以千计的关于信徒的家人变成了仇敌的例子中,我们且拣出两个来叙说一下。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得到耶和华见证人到她家里传道;经过几次回访之后,终于开始了一个圣经研究。家庭中的反对越来越厉害了,最后她的父母迫她作一个抉择,若不放弃她的新宗教就得离开家庭。她拒绝舍弃真理,于是她的父母便立即将她赶出家去,甚至不让她有收拾衣服的时间。当她搬到别的耶和华见证人家里住时,她的父母更加愤怒了。他们竟向童犯法庭控告她有犯罪行为。在审讯时她的父母对她和上帝的组织提出许多虚伪的指控。形势看来对她的父母有利,但耶和华将胜利赐给她,使她脱离了父母的管束。今日,她和另一个见证人结了婚,正将她的儿女也教养成耶和华见证人。但不止这样。她的父母用来对付她的那种残酷而不人道的手段使她的弟弟也站到她的一边来,变成了一个耶和华见证人。他也被赶出家庭而送进一间孤儿院里。当他达到自立年龄之后,他便离开了孤儿院,开始作见证工作,后来更变成一个全部时间的传道员。他现在正以全部时间在伯特利总部里工作。
12,13.有一个青年遭受什么试炼?他怎样应付?最后有什么结果?
12 再看看一个青年在刚刚认识真理时所受的信心的试炼。他的整个家庭都反对他。当他研读圣经的书籍并且将真理告诉家人时,他的父母弟兄姐妹都说他疯了。他最后不得不停止和他们讨论真理以避免家庭中不断的冲突。在他到当地的王国聚会所参加了第一个聚会之后,他的父亲企图做最后一次的努力去打断他和真理的连系。他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要求他放弃他那受人恨恶和鄙视的新宗教。他一个人和全家对抗,当着父母的面拒绝停止研读真理和与耶和华见证人来往。当他这样说时,他的父亲,一个警官,拔出他的自动手枪来,对正他的额头喊道:“你若不放弃这该死的宗教,我就一枪打死你。”但儿子全心信靠耶和华,答道:“我不能放弃,你有胆就开枪好了。”结果父亲没有这胆量,他气忿忿地将枪塞回枪套中,咒骂着冲出房外去了。
13 这青年后来受了浸,变成一个传道员,然后被任命为当地组织里的一个仆人,现在则在伯特利总部里工作。但他的试炼尚未完结。当他决定以全部时间为上帝工作时,他的妻子离开了他,并且向法庭上诉要求离婚,理由只是因为他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事奉上帝。古时约伯的妻子叫他咒诅上帝而死去,他并不是唯一有这样一个妻子的人;约伯当时拒绝了妻子的要求,说他要保持忠诚,到死为止。他亦不是唯一作这样回答的人。(约伯记2:9;27:5)同时,这青年的母亲对她儿子的行为深为感动,所以当她的丈夫和她离婚而拒绝维持她的生活时,她也采取了拥护耶和华的立场,参加先驱传道员的工作,至死之日仍旧忠心。儿子今日仍在伯特利总部里工作。
14,15.我们为什么为我们弟兄保持忠诚的伟大表现而欢欣?但我们不应该忘记其他什么信心的斗争?
14 我们时常听闻在铁幕后劳工营和集中营里的忠心见证人所受的试炼,他们饥寒交逼,饱受虐待,随时受着被枪决的威胁。他们所受的艰苦使我们不寒而栗,他们的忠诚却使我们惊奇,他们坚定的立场和临危不变的热诚使我们鼓舞,使我们为他们对洗雪耶和华所作的伟大贡献而欢欣,为他们在死亡和酷刑的威胁下仍能保持勇气而祷告。我们同时要记得在铁幕后和独裁政府统治下的其他许多忠贞信徒,除了冒着以上所述的各种危险之外,还以其他方式受着痛苦的磨炼。那些生活在一个分裂的家庭里,经常从事着神经战,家庭里充满意见的冲突和永无休止的磨擦,时时刻刻受着被人告密的危险的信徒又如何呢?这样的生活容易吗?目击你所爱的伴侣和你作对,反对耶和华而走向毁灭,这岂不是一种痛苦的磨炼吗?或者是子女和父母敌对,带来说不尽的内心痛苦。最刺心的痛苦就是从我们所爱的人加于我们的创伤而来的。
15 忍受加于身体上的酷刑并非易事,但精神上的痛苦亦是同样难难挨。面对一队行刑的枪手是件难事;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受人辱骂,在自己的家里不断地被人指责嘲笑,因为事奉耶和华而被家人抵制杯葛,亦是同样的不易。不错,在许多时候人能够逃出这种困境,容易逃过一间监狱或集中营。可是,让我们不要忘记那些因为有些份子信从真理而有些却不,以致经常从事着冷战的家庭。那里有一场不断的24小时的信仰斗争在家庭的战场上进行着。因此让我们不要忘记这些忠贞的信徒多年来忍耐的毅力。这些试炼和逼迫也许看来并不怎样壮观,但可能会非常艰难。刺入人心里最深的匕首就是由自己家里为己所爱的人下手的,但甚至它们亦不能使献了身给耶和华的仆人停止忠心地事奉他。
16.为真理而失去家庭的人可以得到什么安慰?
16 在这篇文章的读者中,有好像以上所说的两个例中的信徒一样为真理而失去家庭的人吗?你是否像他们呢?你认为你失去了你的家庭吗?若是如此,就请看看和你一同事奉耶和华而属于新世界社会的新弟兄姐妹吧!当你观看的时候,要知道耶稣的应许正应验在你身上了:“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马可福音10:29,30)你所获得的弟兄姐妹并不限于在你当地组织里的几十个或几百个弟兄姐妹。绝不,在全世界各地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弟兄姐妹,准备用张开的手,大开的门,和最重要的,敞开的心,去迎接你。这个伟大的神治家庭绝不会被怨怼,挑剔,纷争,忤逆或不信所破坏,因为它是在耶和华上帝和他所立的君王耶稣基督治理下结合起来的,而其中的每一份子都决心在这快乐的家庭里永远保持符合神治原则的行为!愿耶和华帮助我们永远这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