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你对老人有什么看法?
    警醒!1980年 | 6月8日
    • 耶稣说:“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35。

      这种精神便是策动那位12岁男孩为两位老妇的行人路作铲雪善举的精神。他是一位耶和华见证人的儿子,自幼已受圣经原则训练出敬虔的态度。他的父亲教导他成为上帝的仆人,包括对上帝的信仰兼作种种善工。——雅各书2:26。

      经济上的帮助

      若干地方的政府机构对老人提供经济上的协助,利用这些协助是好的。

      有时外界的协助是不足或不存在的。那末,长成的儿女对自己衰老的父母甚至祖父母特别负有什么经济上的义务呢?在这件重要的事上,上帝的道说:

      “若寡妇有儿女,或有孙儿孙女,便叫他们先在自己家中学着行孝,报答亲恩,因为这在上帝面前是可悦纳的。

      “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例如年老的父母或祖父母],更是如此。”——提摩太前书5:4,8。

      若说人不应负起赡养父母的责任是绝不合理的。儿女在许多方面要受父母照顾。他们有18至20年或更多的时间要依靠父母供应衣、食、住、教育和金钱。包括在幼弱的婴孩时期和有病时的照顾。那末,儿女在长成时负起照顾老年父母的责任会是不对的吗?

      当然,有时老人若病不能兴,就无法予以所需的协助。这样就让他们入住特别照顾老人的疗养院为佳。此举若是必需,儿女就应该勤于探望,在疗养院里终其余生并不是愉快的事。

      人类的命运是否仅包括逐渐衰老,缠绵病榻,无法从事以往所喜欢的活动而最后以死亡为结束呢?

  • 《儆醒!》救了她的命
    警醒!1980年 | 6月8日
    • 《儆醒!》救了她的命

      “我愿意把一位对你们的努力深为感激的人的经验与你们分享,”美国路易士安那州一位王国传道员写道。“这人是一位残废老妇,她接受了二月八日的《儆醒!》,其中有几篇文章是讨论关于心脏的。她住在郊区,她儿子住宅后面一辆房屋车里,她虽然令人惊异地能够独立生活,但她的家人没有来看视她已将近一星期了。我在和她谈话时留意到她呼吸迫速,面色苍白,但她坚称这是有人和她倾谈的兴奋所致。

      “一星期过去了,我对她无法忘怀,忍不住回去看她。可是,当我去到时,发觉她的房屋车上了锁,内里昏黑。我打电话给两间医院,结果在加强护理病房找到了她。她见了我十分高兴,并解释当我上次离去之后她开始阅读《儆醒!》,发觉自己的不适正是那本杂志所描述的心脏病发作的征象。她请前来探视的儿子把她送往医院,因此心脏病发作时已有专家在场护理。

      “当医院允准探病者逗留较久时,我带给她一本《真理》书,我们一起研读。她热心地接受所学的知识。

      “我知道这种知识已挽救了她肉体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也许它能拯救她属灵的生命。”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