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的父母在今日的世界里应付难题
“那无依无靠独居的寡妇,她们仰望上帝,昼夜不住的祈求祷告。”——提摩太前书5:5,《新译》。
1-3.(甲)一个寡妇在信中怎样说?(乙)只有父母一方的家庭正在增加吗?这些家庭面对一些什么难题?
“我是个二十八岁的寡妇,有两个儿女。我感觉非常沮丧,因为我不想我的儿女没有父亲而由我独力养育他们。看来甚至没有任何人关心我。我的儿女时常看见我哭泣,而这使他们大受影响。我知道我无法继续怀着这样的感觉活下去,但是我应当怎样行呢?”这封信将一些面对许多难题的人——单身的父母——时常提出的恳求表达出来。
2 世界各地的报道显示,只有父母一方的家庭正在急剧增加中。在十年间,这种家庭的数目在美国增加了几乎一倍,在加拿大则增加了一倍以上。在澳洲和英国,这样的家庭约占所有家庭的十分之一。据估计现今生活在美国的每五个儿童中就有两个会将一生的一部分时间花在只有父母一方的家庭里。
3 有很多原因促成了这种增加。战争和交通意外夺去了许多家庭的父亲。随着家庭生活日益衰退,遗弃、离婚和分居变成了常见的惯事。有些未婚的母亲不愿接受堕胎或交出儿女给人收养,于是决定独力养育儿女。单身的父母必须应付许多难题。寂寞、养育儿女、维持生活、性欲和管理家庭只是其中的几个难题而已。
基督教带来舒解
4.第一世纪的什么情形产生了许多只有父母一方的家庭?
4 在第一世纪基督教的婴孩时期中,战争的蹂躏、疾病和道德的堕落也同样地产生了无数孤儿寡妇。离婚或遗弃是常见的事。通常幼年的儿女被撇下给母亲独力照料。罗马帝国的世界是一个冷酷无情的社会,当时的人鄙视弱者。因此寡妇时常受到无情的虐待。有些甚至被迫以卖淫为生。
5.在那两方面基督教对此有所帮助?
5 基督教带来了一项真正的改变。基督教对不幸的人表现怜悯。不但如此,基督的教训使单身的父母获得足够的道德力量去摆脱当时的种种败行。基督教所发生的不是一些寡廉鲜耻的女子而是一些自制、贞洁、爱家庭的女子。甚至非基督徒也看出这种分别,其中一个惊叹说:“基督徒有些多么优秀的女子!”
6.基督教的什么原则可以帮助单身的父母以及所有基督徒应付今日的种种压力?
6 有些什么基督教原则对人有所帮助呢?使徒保罗在提出一些与寡妇有关的劝告时指出,堪作模范的寡妇“仰望上帝,昼夜不住的祈求祷告。”他表示六十岁以上的寡妇若除了符合其他条件之外更“尽力行各样的善事,”她便可以登记获得协助。(提摩太前书5:5,9,10,《新译》)我们在此可以见到至少三条原则:(1)在现今信赖上帝及期待上帝所应许的永生希望;(2)与上帝保持亲密的个人关系;(3)致力于有益的善工。我们会看看将这三条原则付诸实行可以怎样不但对单身的父母真正有所帮助,而且也能够帮助所有的基督徒应付今日的种种压力。
解除寂寞
7.(甲)为什么对有些单身的父母来说,寂寞特别是个难题?(乙)提摩太前书5:10所提示的原则怎样对此有所帮助?
7 一位单身的父母叹息说:“我回家时看到四面墙壁,特别是儿女上床之后,寂寞便禁不住涌上心头。”不错,寂寞时常是单身的父母所面对的最大难题。虽然与儿女更亲近会对此有所帮助,许多单身的父母却同时渴望有成年人作伴。在应付这个难题方面,继续致力于“各样的善事”是一个通过时间考验的有效方法。第一世纪的基督徒寡妇们“接待客旅,[借着个人的服务]替圣徒洗脚,救济困苦的人。”(提摩太前书5:10,《新译》)现代一个六十八岁的基督徒寡妇留意到这点,因此她每逢感觉寂寞时便前往探视附近的其他寡妇和疗养院的病人。她说:“我发觉借着作这些探访,留意作妥家务和照料自己灵性上的需要,我就不再有时间感觉寂寞了。”
8.(甲)为什么宣扬王国的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抵抗寂寞和沮丧?(乙)这样行真正有效吗?
8 宣扬王国是耶稣吩咐我们从事的一种“善事”,这种工作可以消解寂寞和沮丧。(马太福音24:14;28:19,20)一个单身的父母因为感觉寂寞沮丧而变成孤僻内向,她的朋友劝她开始做一点逐户的见证工作。她果然如此行。她在探访的第一个门口便遇见一个残废得很厉害,但却异常开心的妇人,后者邀请她进入家内。这个妇人怎能够如此快乐呢?她快活地回答说:“因为我还有一条命,亲爱的。我还活在世上。”对见证人来说这是个转捩点,她想道:“我拥有健康、小组的爱心和两个优良的儿女;最重要的是,我有耶和华。我有什么理由要不快乐呢?”在灵性上帮助别人可以防止我们变成自怜。教导别人则可以使我们的希望保持活泼鲜明;于是我们便会继续“仰望上帝”。——提摩太前书5:5,《新译》。
9.努力工作一定可以解除寂寞吗?什么也对此有所帮助?
9 可是一个寡妇现实地说:“寂寞并不会仅因为辛勤工作就消失。时常你必须接受这种感觉。你必须凭着耶和华所赐的帮助和力量加以忍受。”人若“昼夜不住的祈求祷告”,便会有这种力量。(提摩太前书5:5,《新译》)在祷告中述说日间的各种活动,并且知道耶和华乐意随时垂听我们的倾诉,而且也关心我们生活的细节,这的确为我们带来莫大的安慰。“昼夜”向他倾心吐胆会大有帮助——特别是在夜间,因为据许多人报道说,在晚间寂寞的难题可能变成十分严重。
克制情欲
10.(甲)在什么时候情欲可以成为一个严重的难题?(乙)有些人怎样‘追求肉欲的满足’?这可以导致什么结果?
10 许多单身的父母深深怀念配偶亲密的作伴和夫妻间性爱的欢愉。无疑这样的感觉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对。再婚的欲望是很自然的。但是一个人若决定不顾代价以求满足‘性欲的冲动’,那便会有难题发生了。这种情形曾在使徒保罗的日子发生。有些较年轻的寡妇由于“情欲冲动而背弃基督”。(提摩太前书5:11,12,《新译》)这是很严重的事,因为这样的人在实际上等于说:‘我在性方面的需要实在太大了。我必须设法为身体带来舒解!’于是这些身体的欲望或情欲遂逐渐变成生活上的大事,甚至成为比属灵的事务更重要。这些欲望可能变成如此强烈,以致当事人决定一心‘追求肉欲的满足’。这样的人‘虽然活着,其实却死了。’(提摩太前书5:6,《新世》)这人对属灵的事的兴趣会完全消逝。同一的情形也可以发生于今日任何基督徒(无分男女)身上。一个人可以变成如此专注于满足‘情欲’,以致将圣经的道德标准弃若敝屣而‘在灵性上自杀’。
11.人可以怎样‘治死情欲’?
11 因此圣经劝勉我们说:‘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情欲。’(歌罗西书3:5,《新译》)但是用什么方法呢?借着留意保护你的头脑和心灵。你若正试图节食和控制自己的食欲,你会阅读一些含有美味食物的图片的杂志吗?或者你会观看教人烹饪的电视节目吗?你会与一些不住谈及食物的人来往吗?自然不会!若想克制“情欲”,情形也一样。一位寡妇坦白地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三句不离性的世界里。因此我很小心选择娱乐和友伴。患糖尿病的人无疑不会定睛注视糖果店的橱窗。”
12,13.(甲)我们需要什么才能与耶和华养成亲密的个人关系?(乙)为什么“祈求”如此重要?我们可以怎样作出与这些祈求一致的努力?
12 可是,若要日复一日地克服这些欲望,人就必须与上帝养成一种亲密的个人关系。除了个人的研读和沉思之外,这需要人不住的“祈求”。(提摩太前书5:5)保罗不但提及一般的祷告,同时也说要“祈求”。祈求乃是表达热切的需要而对上帝提出的恳求。这些是对上帝提出的热切恳求和求助,也许达到‘流泪大声呼求’的地步。——希伯来书5:7,《新译》。
13 你祈求上帝赐给你自制和力量的祷告热切到这个程度吗?你在这方面持之有恒吗?你每逢这些欲望变得强烈时便立即祷告吗?你的话明确具体,也许向天父透露一些你不会向其他任何人透露的心事吗?除此之外,你有作出与你的祷告一致的努力吗?一个基督徒女子说:“不要一方面恳求耶和华帮助你克制情欲,但却同时不断想及性爱。诚然,在月中的某些时候,你的性冲动可能十分强烈。要做些其他的事去激励你的头脑。去探访别人。出去散步或做一些足以改变话题的事。在月中的这些日子要尽力保持忙碌。”另一个女子也看出在“各样的善事”上保持忙碌的价值,她同意说:“洗擦窗门。洗擦地板。作一次大扫除。我便这样行过。这样行果然有功效!”你见到耶和华帮助你应付这个难题——不是借着施行奇迹而是至少赐给你足够的力量每日加以应付——你便会与他更为亲近。
14.(甲)人若未能与耶和华养成亲密的个人关系,便可能导致什么后果?(乙)单身的父母在等待获得一位基督徒配偶之际可以怎样行?
14 人若没有与耶和华养成这种宝贵的亲密关系,就可能开始不顾代价去找寻配偶了,也许甚至与俗世的异性约会。(诗篇25:14)一个曾这样行的人承认说:“真正的难题是我与耶和华的关系并不亲密。当我有机会结婚时,这件事听起来很好。我忘记了我所学到的道德标准。后来有一天我意识到对方只是关心自己而并没有结婚的打算。于是我便只好忍受良心的煎熬了。”诚然,独身可能相当艰难,但是正如一位离了婚的基督徒女子警告说:“有一件事比独身更糟得多,那便是嫁错了人!”在忠心的基督徒——“主里面的人”——当中寻得配偶的可能性总是有的。(哥林多前书7:39)有些人等待了许多年才获得这样的配偶。可是多年的等待并没有使他们感觉怨恨或被环境所胜。反之他们明智地利用时间培养一些会使他们成为更佳的配偶的品质。正如一位单身的母亲说:“我问问自己,‘我是个有人愿意选择的属灵女子吗?’我在独身时若不快乐,我便很可能在结了婚之后也一样不快乐。”
管理家庭和养育儿女
15.(甲)有些单身的父母怎样行而能够成功地照顾家庭?(乙)你有任何额外的提议吗?
15 许多单身的父母效法箴言三十一章所描述的能干女子,虽然这样行并不容易。这个女子虽然已婚,却负责管理家庭。她小心购物以节省金钱,用原料制造家庭用品,而且绝不浪费粮食,因为她为家中各人准备了“预定的份”。(13-15节,19节,《新世》)她夙兴夜寐。(15,18节)她制造物品出售。(24节)她“亲手”照料家务。(17,19节,《新世》)今日有些单身的父母学会怎样熟练地运用“自己的双手”作工;他们为此阅读一些入门书及向职业人士请教。(时常,她们在解释自己的处境之后获得免费的精良指导。)其他人则将自己的需要告诉一些具有若干技能的耶和华见证人而从后者获得仁慈的协助。这一切均有助于减少开支。
16.为什么信赖上帝是如此重要?谁的榜样足以说明这项需要?
16 可是,由于时势变得越来越艰难,寡妇即使尽力而为,仍然必须信赖上帝供给她的每日所需。在“仰望上帝”方面,一个好榜样是在上帝的先知以利亚的日子住在撒勒法城中的一个单身父母。以利亚听从耶和华的吩咐向她索取她最后的一点食物,并且应许说上帝会供给她的所需。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会怎样行?她只有足够的食物吃最后一餐。至少这一餐是她肯定能够得到的。可是,由于她的信心,她为了未能确知的东西放弃了她可以肯定获得的东西。上帝通过先知所说的话果然实现。她和她的儿子从没有缺乏食物。今日的情形也一样,单身的父母和其他一切基督徒均必须信赖上帝,先求他的国及遵守他的公义标准。这样他们便会见到他照顾他们的需要。——列王纪上17:8-16;路加福音4:25,26;马太福音6:31-33。
17.单身的父母若想成功地教养儿女就永不可忘记什么事?为什么?
17 身兼父母两职而适当地教养儿女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单身的父母必须永不忘记在家庭里什么事应该居于最重要的地位,然后才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请留意圣经的回答:
“少有财宝,敬畏耶和华,强如多有财宝,烦乱不安。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箴言15:16,17)
一顿饭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台上的菜色而是在于一同进食的人的内心情况。爱心和对上帝所怀的健康敬畏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18.(甲)有些单身的父母怎样行而能够一方面有钱养家,并且也有时间照料儿女?(乙)你觉得还有其他什么可行的方法?
18 为了有时间帮助儿女养成对上帝的敬畏,同时有足够的金钱维持生活,有些单身的父母时常凭着儿女的帮助售卖在家庭里制造的用品或在家里提供服务。a其他的人则接受他们按照法律有权享有的政府援助。还有些人则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准以求仅借部分时间的工作便得以维持生活,例如一个有四个儿女的基督徒女子便如此行。她说:“我希望尽可能有多些时间与儿女在一起。他们没有父亲已够不幸了,我不想他们更没有母亲。”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够找着这么方便的工作。但是借着对儿女吐露心事,解释何以他们必须做俗世的工作,并且尽可能多花点时间与儿女在一起,这些父母仍然能够在家庭里维持一种充满爱心的温暖气氛。
19.(甲)对父母来说,“爱儿女”意味到什么?(乙)为什么对一个单身的父母来说,这样行并非时常都是易事?
19 “爱儿女”是必需的,这包括对儿女施行管教在内。(提多书2:4;箴言13:24)既然儿女已经失去了父母的一方,这种爱心可以防止他们感觉不安全。由于有些女子有感情用事的倾向,她们可能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施行管教。但是要记得,虽然管教可能包括惩罚在内,这却可以告诉孩子你对他怀有足够的爱心而不愿让他招惹麻烦。
20.(甲)有些人怎样行以求与儿女保持密切关系?(乙)与儿女保持密切关系及以适当的方式教养他们会带来什么双重的福分?
20 一些与儿女保持密切关系的单身父母提议说:
“要拨出一段特别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不要让任何事占去这段时间。你永远都会有家务可做,但却不会永远有孩子在身旁。要集中注意造就孩子的灵性。”“由于孩子失去了母亲而大受打击,我施行管教时必须辅之以了解。我把握每个机会与他们交谈,无论是昼夜的任何时候。我们一同预备晚餐时有一段‘亲切的时光’。在这个时候他们真正对我吐露心事。”
这样的爱心会自然流露出来,儿女能够看见和感觉到。虽然在养育儿女方面所需作的努力十分巨大,父母却可以见到儿女长大成为耶和华手下有责任感的赞美者而深感满足。此外,这样的工作对父母的道德也具有保护作用。——提摩太前书2:15。
完满的解答——新规制
21.(甲)单身的父母所面对的难题可以很容易解决吗?(乙)忠贞的途径可以成就什么事?
21 “我差不多每天都参加传道工作,我经常研读和祷告,”一个寡妇说,但是她同时承认:“可是我每晚都哭着睡觉。”不错,一个单身的父母所必须应付的难题的确很难解决。时常这是一场每日的斗争。可是基督徒每天表现坚忍便是每天对撒但施以打击,因为撒但声称人在环境变得艰难时便会停止事奉上帝。(约伯记1:9-11;箴言27:11)要记得,在现今的生活上没有人能够完全一帆风顺,无忧无虑。我们“在世上的众弟兄”都一同受苦。(彼得前书5:9)别人的难题也许与你的不同,但对他们来说,难题也一样严重。不论你的难题是什么,情形仍未算是最差。因此要尽力将目光集中在生活上光明的一面。
22.(甲)我们的目光应该注视什么?为什么?(乙)下一篇文章会讨论什么问题?
22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目光必须紧紧注视着我们那活的希望,等待那会使人完全心满意足的新规制来临。正如使徒保罗说:“我们所顾念的,不是看得见的[能够使我们困惑和跌倒的患难],而是看不见的[永生的希望];因为看得见的是暂时的,看不见的是永远的。”不错今日这个使人挫折的制度的种种压力终必会消逝。但那如此临近的新规制的种种幸福则会是无穷的。要使这些幸福在你心中保持鲜明,这样你便不致“沮丧”灰心。(哥林多后书4:8,9,16-18,《新译》)但是其他人可以怎样帮助单身的父母呢?下一篇文章会讨论这个问题。
[脚注]
a 若想获得这方面的建议,可参阅英文《儆醒!》一九七五年八月廿二日刊,9-11页及1975年九月廿二日刊,9-12页。
[第20页的附栏]
应付的方法
□ 在现今信赖上帝和热切期待他所应许的永生希望
□ 与上帝保持亲密的个人关系
□ 努力从事有益的工作
[第16页的图片]
单身的父母可以训练儿女帮助他们料理家务
[第17页的图片]
“要拨出一段特别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要把握每个机会与他们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