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否仁爱地关怀别人?警醒!1979年 | 9月8日
-
-
垂怜。——撒母耳记下11:1-12:23;诗篇51篇。
那末,我们对于报章或杂志中的闲话仅作有限度的关怀方面,也许很易学得教训。可是在较普通方面——例如朋友告诉我们关于别人的故事——又如何?我们应该排除喜欢聆听相识的人的趣事或故事的倾向吗?
不必如此,因为我们对戚友和熟人的适当关怀乃是我们的天性。一位熟人若结了婚、养了孩子、生病、研读圣经大有进步、有个快乐的假期或经验,我们自然有理由感觉关怀。我们仁爱地关怀这些人。那末为什么不应聆听及谈论关于他们的事呢?
可是,圣经却警告关于大放厥词的危险。(箴言10:19;15:2)圣经斥责参加谈论甚至聆听中伤别人的闲谈,这些闲谈并不是基于对谈及的人表示仁爱关怀的。(传道书10:12-14;约翰三书9,10)有份参加闲谈的人——不论是讲或听——都没有做成任何好处。讲述别人的过错,使这人受到轻视以期耸人听闻或使自己成为秘密消息来源是真正有害的。上帝的道声称这类闲话离间朋友。当然,在这些例子上,舌头不能用作“医人的良药”。——箴言12:18;17:9。
使徒保罗的教训证明这样行甚至对基督徒更为危险。在第一世纪的使徒时代,有些妇女“习惯懒惰,挨家闲游;不但是懒惰,又说长道短,好管闲事,说些不当说的话。”——提摩太前书5:13。
可是我们怎么决定关心聆听别人的事是否适当呢?方法之一是自问:“我是否仁爱地关怀那个被谈论的人?”所谈论的若有消极成份,我们是以希望援手的心情来聆听吗?也许有人述说我们的一个熟人遭遇不幸。我们会想到去探访这人,帮助这人做点杂务或寄张卡片去表示关怀吗?倘若来者的说话会对任何人不利,为什么要聆听呢?它岂不是闲话?甚至可能是诽谤。——箴言16:28;罗马书1:28-32。
使徒保罗在仁爱地关怀别人方面以身作则。他有一次听到哥林多小组的基督徒有各自跟从若干特出人物的倾向。保罗有因为它是第一流闲话而‘侧耳’去听吗?没有。他仁爱地关怀哥林多的弟兄,采取积极步骤加以帮助,他写信给他们,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哥林多前书1:11-13;3:4-23。
因此,在这个闲话“大行其道”的时代,我们最好检讨一下自己对闲话的反应。我们有谨慎地不去传播毫无目的的闲话吗?我们有以真正仁爱地关怀别人的意念来引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吗?
-
-
广岛回忆警醒!1979年 | 9月8日
-
-
广岛回忆
曾在1945年八月六日以日本广岛为目标而投下原子弹的前美国空军机师最近在德州侯斯顿退伍军人医院病逝。美联社报导说:“他在1947年经过多次身体检查之后获准退役,检查结果显示‘他有严重的精神病和犯罪感。’医生们声称他自认应为广岛的数十万日本人死亡负责。”丧礼过后,死者的弟兄引述他的说话:“他声言头脑好像被火烧着。他说对于被焚烧的人感同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