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专顾自己”
“你该知道,末世必有危险的日子来到。因为那时人要专顾自己。”在上帝感示之下的使徒保罗如此预言说;毫无疑问地这个预言已在我们这个时代应验了。——提摩太后书3:1,2。
或许有人会问道,爱自己有什么不对呢?上帝的道岂不是吩咐我们要爱自己吗?因为它岂不是命令我们要“爱人如己”么?——利未记19:18。
不错,圣经的确如此吩咐我们。我们必须爱自己才能够快乐,而上帝的旨意乃是要我们快乐,因为他是一个“快乐的上帝。”上帝的道从不支持人奉敬虔之名磨折自己的道理。按照圣经的看法,“苦待己身”仅是“使人徒有智慧之名,”但是“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的]。”——提摩太前书1:11;歌罗西书2:23。
可是,若要具有一种开明和健全的爱己之心就必须使其与爱人之心保持均衡。很显然地,当保罗说“人要专顾自己”时,他的意思乃是说他们会爱自己达到忽略了爱别人的程度。这可以由他接着预言说人会“无亲情”的话表明出来。——提摩太后书3:3。
自从亚当以来人一直都“专顾自己。”亚当是头一个在这方面犯错的人,不然他便不会违背上帝亦不会将自己的罪责推到妻子身上了;请留意他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而不是说“我的爱妻”——“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当然,这并不是说夏娃没有错——到底她亦表明自己是一个“专顾自己”的人。——创世记3:1-12。
虽然自亚当的日子以来大多数的人类均表现出“专顾自己”的恶根性,今日这种专顾自己的倾向却比以往的任何时代更趋于极端。因此一切爱上帝和公义的人都应该提防这种自私倾向的各种形式。政治,商业和宗教方面的许多领袖人物均由于他们对权力,财富和名誉贪得无餍的追求而表明自己是只知有己的人。这样的人可说是具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egocentric)的性格,因为他们的一切思想,计划和行动均以他们自己为主。这样的人多半工于心计,专横自大,冷酷无情而无法顺服在别人的权威之下。他们利用朋友作踏脚石,但在朋友不再对他们有用处时便弃如敝屣了,由此表明他们是全无情义的。
此外戏剧,电影和歌剧界的许多男女演员亦时常由他们所作的许多无理要求和漫天开价表明他们是专顾自己的人。其中典型的例子之一是某一位薄命“明星”的行径;据云她表现出“一种对他人的顽固忽视,”而且经常在工作时迟到一至廿四小时之久;这种自私有时将摄制一部影片的费用增加一百万美元之巨。有些还活着的“明星”则甚至比她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那种喜怒无常和不守时的习惯使得好些影片的制片费增加了几百万美元。
专爱自己的一种粗鄙形式便是对自己的身体的爱,又称为那西斯主义。这个名称来自那西斯,他是“希腊罗马神话里一位美少年,由于爱上自己的影像而憔悴死去,死后变成一株水仙花。”(《韦氏辞典》)这看来是现代电影中许多病态主题的一种趋势。例如有一个男明星曾在影片中吻自己在镜中的影像;另一个则注视着自己在镜中的影像而高歌“我相信你”;一个女演员则钦慕地观赏自己在三面镜子里的映像而唱道,“我觉得自己漂亮。”对个人外表的魅力所怀的虚荣心乃是这种专爱自己之心的表现。很可能押沙龙之所以阴谋篡夺他父亲大卫王的王位便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俊美产生爱慕自骄之心以致头脑和心地均随之变坏。——撒母耳记下14:25;15:4。
不久以前一位年青的丈夫说他实在无法爱他那美丽而忠实的妻子;每逢当他试图向她示爱时,他总感觉好像一个伪君子一般。显然他对自己爱慕得如此厉害以致虽然他的妻子有许多美德而需要他,而上帝的命令亦吩咐他要爱妻子,他仍然无法对别人怀有任何自然的情爱!——以弗所书5:25。
这种过于爱自己的情形并非只限于若干极端的例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抗拒这种倾向。它可以从丈夫对于在家里帮忙的机会视若无睹,妻子时常要丈夫等她,懒惰,不肯忍受不如意的情形或任何烦扰,在遇着耽延时焦躁发脾气等小事表现出来。它无疑是造成婚姻不和及破裂的主要原因。对个人的健康,食物等过分留意亦是自爱追求的另一种形式。
这种专爱自己的心甚至可能侵入我们对上帝的崇拜范围内。一个献了身的基督徒可能过分关心自己在传道工作上的责任和目标以致忽视了他有帮助家人及其他软弱的人的义务。而一个全部时间的传道员若不谨慎的话便很可能由于自己所拥有的额外权利而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和过分苛求,犹如这些权利使他具有一种属灵的特殊地位似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有人问耶稣“诫命中那条是第一要紧的呢?”时,他并非仅是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便算了。反之他感到有必要指出另一条诫命亦非常重要:“要爱人如己。”但愿这两条诫命在现今这段一般人都“专顾自己”的危险日子中保护你不受这种弊病所害。——马可福音1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