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信心和爱心的工作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哥林多前书13:13)为什么以爱为最大呢?“爱能促成信心,”圣经说。爱的这种力量在今日特别重要,因为我们正生活在提摩太后书所说的“危险的日子”中。我们正生活在保罗所说的“后来的时候,”当其时“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这是因为说谎之人的[伪善]。”——提摩太后书3:1;提摩太前书4:1,2。
由此看来,除非一个人的信心具有稳固的基础而坚定不移,否则他便可能被“引诱人的魔鬼道理”卷入疑惑的漩涡里。这件事实很清楚地表明吸收正确的圣经知识的重要性,因为圣经的真理乃是信心的基础。对诚恳的基督徒说来,这同时表明他们必须成为教人真理的导师,能够教导别人行走生命的道路。保罗对年青的提摩太所说的话在今日特别适用:“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摩太前书4:16。
时常我们会见到一些人在和我们研读圣经好几个月之后似乎并没有什么进步。于是我们会说,“他知道这是真理,但他不肯采取确定的立场。他已经读完了《以上帝为真实》,并且看来喜欢其中的道理,对于在新世界里得永生的希望他也知道得相当清楚。但他的进步只是到此便停止了。他仍然像婴孩一样需要人喂奶给他吃。”对这样的人耶和华见证人负有什么责任呢?
另外有些人经常参加小组所举行的聚会,却从来不发言或和别人讨论圣经的真理。但他们喜欢和耶和华见证人联络,并且用些少时间做传道工作。他们的地位如何呢?
使徒保罗向这些人提出一个严厉的警告。一个人若在认识了圣经的基本真理之后停顿不前或向后退缩,他实在是处于一个很危险的地位。这是一件不可以等闲视之的事。成熟的基督徒若试图帮助这人认识他的地位的严重性,并且帮助他走向成熟的地步,这便可说是他的爱心的一项表现。他若不这样行,则可能使他自己和那需要帮助的人都在哈米吉多顿丧失生命;前者是由于没有尽“守望者”的职责,后者则因为没有“寻求耶和华。”(以西结书33:7;西番雅书1:6)使徒保罗曾提出警告说,对真理获得相当了解,“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便可说是“近于咒诅。”像一块毫无出产的田地一样,他们的“结局就是焚烧。”(希伯来书6:4-8)今日有许多人也许尚未达到该受上帝咒诅的地步,但他们却处于危险的地位。他们急需别人加以援手,而有能力这样做的人有义务竭尽全力将他们“从火里抢救出来。”也许他们因为受牧师或家人耻笑而不敢采取积极的行动。也许他们被“引诱人的鬼魔道理”所欺骗。他们可能落在“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的“有害的私欲里”,由于追求物质的财富而“被引诱离了真道。”(提摩太前书6:9,10)成熟的基督徒应该对这些人怎样呢?犹大告诉我们应该怎样:
“‘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随从自己不敬虔的私欲而行。’这就是那些引人结党……的人。亲爱的兄弟阿,你们却要在至圣的真道上造就自己,在圣灵里祷告,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爱中,仰望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怜悯,直至永生。有些人存疑心,你们要怜悯他们;有些人你们要从火中抢[救]出来。”——犹大书18-23。
我们自己可能具有以正确的的圣经知识为根据的坚定信心,但这是否便够了呢?圣经很清楚表明信心是得救的必要条件,但是不是唯一的条件呢?“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悦。”(希伯来书11:6)但信心单凭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信心若没有工作的表现便没有价值,而工作则必须是正当的才有价值。“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各书2:17)保罗也警告说:“[我若]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哥林多前书13:2)从这些经文看来,显然信心只是一个基础。我们还需要将其他一些东西建造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必需在其上建造一个坚固的“建筑物”,而这“建筑物”必须以爱为顶峰。换句话说,正如我们刚才引证的犹大的话指出,我们必须借着祷告之助造就我们的信心,以求能够留在上帝的爱里。我们若遵从那“至尊的律法”,那便是说,“要爱人如己”,便可以达到这个目标。(雅各书2:8)我们可以借着怜悯怀有疑惑的人,将他们“从火中抢救出来”而表现我们的爱。
为了留在上帝的爱里,我们必须“行道”而不单是“听道”。(雅各书1:22)只听而不行的人好像一个将房子造在沙上的人一样,当风暴来到的时候他的房子便会倒塌成碎片。(马太福音7:26,27)我们从圣经获得充分的警告知道人类有史以来最大和最可怖的一场风暴不久便会在哈米及多顿来到将现今这个旧世界制度彻底摧毁。在上帝的判决行将执行的今日,撒但手下的鬼魔正竭尽全力感示没有信心的人发出种种欺骗人的谬论以求使一般“心存疑惑”的未成熟之辈离开上帝的真理。
我们可能散布很多真理的种子,但除非我们浇灌和培养这些种子,否则上帝便不会使它们生长,正如实际的种子若得不着充足的水份和阳光便不会生长一般。但今日耶和华已经兴起了一群人从事这件播种和浇灌的工作,他并且答应要使这些真理的种子长大成熟而为他带来赞美。“我们是与上帝同工的,你们是上帝所耕种的田地。”(哥林多前书3:9)“我们与上帝同工的,也劝你们不可徒受他的恩典。”(哥林多后书6:1)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圣经教师。除非一个人能够教导别人,否则他便不能够算是成熟。他好像一个需要人喂奶的婴孩一般。成熟的基督徒必须能够在“有人问他们心中盼望的缘由时回答各人。”(彼得前书3:15)耶和华今日在地上的百姓是一个教人的团体。耶和华在他的组织里设“有传福音的,有[牧人]和教师,为要[训练]圣徒各尽其职……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上帝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而这些成熟的基督徒都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其他的人,使他们能够“和众圣徒一同明白”上帝的旨意“是何等长阔高深。”(以弗所书4:11-15;3:18)他们所教的不是这俗世的智慧而是耶和华传授给耶稣基督的那种来自天上的智慧。耶和华是一个伟大的导师。耶稣从他的天父耶和华获得全部训示教他说什么话和做什么事。(约翰福音5:19,20;7:16;8:28,38)耶稣于是也教导他的门徒说什么话和做什么事。这些门徒将关于耶和华的旨意的正确知识传给了我们,所以我们耶和华见证人也有义务将这种知识传给别人。我们“若将这些事提醒弟兄们”,我们“便是基督耶稣的好执事,在真道的话语……和善道上得了教育。”——提摩太前书4:6。
保罗极力劝勉我们要进至成熟的地步,他并且特别指出我们“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上帝。”(希伯来书6:1)保罗所说的“懊悔死行”当然主要是对在他当日皈依基督的犹太人说的,因为他们知道企图证明自己为公义的工作或行为是绝不能为他们赢得永生的。这种工作或行为是“死的”,因为它们不能为任何人带来拯救,而且已经被表现信心的工作所替代了。但耶稣和使徒需要教导当时的基督徒认识并不是任何一种工作都能够为他们带来永生。他们必须从事一种“正当的工作”才成。(马太福音5:16,根据NW)有些早期的基督徒不明白什么才算是正当的工作,因此问耶稣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上帝的工呢?”耶稣回答他们说:“信上帝所差来的,这就是作上帝的工。”(约翰福音6:28,29)有些人会根据这节圣经争辩说我们只需相信主耶稣基督便可以获得永生了,好像有没有工作表现并不要紧似的。但雅各再上帝感示之下告诉我们说:“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单因着信。”(雅各书2:24)另外有些人则声称他们所办的医院,孤儿院和社会服务事业等乃是表现信心和爱心的工作,但耶稣曾很清楚地预言说:“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伟大的工作]么?’”但他并不承认他们是他的门徒,反而将他们称为“作恶的人”赶走。——马太福音7:22,23。
耶稣为我们立下一个榜样表明什么才是正当的工作。当他将十二个使徒和七十个门徒派往各地传道时,他告诉他们应该说些什么话和做些什么事。他说:“[你们要]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但有些人也许会说,“不错,他并且吩咐他们替人医病,但耶和华见证人却没有这样行。”诚然耶和华见证人并没有替人医病,至少没有替人医治肉体上的疾病,但一般所谓凭信心医病的神医也没有行耶稣吩咐他的门徒去行的其他几件事,那便是,“叫死人复活,叫长大麻风的洁净,把鬼赶出去。”(马太福音10:1,7,8)为什么呢?因为使耶稣早期的门徒能够以奇迹医病的神奇的圣灵恩赐只是暂时性的而已;保罗曾很清楚地说过,当基督的教会成熟之后这些神奇的恩赐便会过去了。他强调说信心,希望和爱心这三种基本的恩赐才是永远不会消逝的。(哥林多前书13:8,13)今日将“这王国的好消息传遍天下对万民作一个见证”乃是所有献了身给上帝的基督徒所必须从事的一件表现信心和爱心的工作。——马太福音24:14。
现在请注意这项重要的真理:所有表现信心的工作必须是以爱为出发点的。首先是对赐人生命的主宰耶和华上帝的爱,其次是对邻人的爱。这乃是“至尊的律法”,我们必须遵守这条律法才能够获得耶和华的赐福。(雅各书2:8)一个人若热心和诚恳地宣传错误的道理,他的热心和诚恳并不能使他所传的道理成为正确。“你当竭力在上帝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但要远避世俗的虚谈,因为这等人必进到更不敬虔的地步,他们的话如同毒疮,越烂越大。”对上帝和邻人的爱会促使我们留意使自己所教的道理保持正确。——提摩太后书2:15-17。
我们必须“坚定我们的信仰”以防“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传统]……把你们掳去。”(歌罗西书2:7,8)每个基督徒都应该“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上帝的旨意,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的多知道上帝。”这是非常重要的。——歌罗西书1:9-12。
身为耶和华的奴仆,每个基督徒都需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存耐,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上帝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提摩太后书2:24-26。
所以你应该留意自己所做的表现信心和爱心的工作。留意使你所做的工作成为像金银宝石等不会朽坏的物质一样而不是像木头稻草等会被火烧毁的物质一样。你所做的工作若是像后者,你便应该将其除去;你可以让耶和华如烈火一般的审判将它们烧掉,即使这使你蒙受些少损失亦不要顾惜,然后学习从事具有恒久价值的正当工作以求使自己得救。(哥林多前书3:10-15)耶和华知道人的内心情况。他知道我们的行动背后的动机。避开“世俗的虚谈”而使自己适于为造物主宰行各样善事的人有福了。(提摩太后书2:20-22)“爱心能造就人。”——哥林多前书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