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准备为信仰辩护
“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源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书3:15
1.耶和华上帝手下的传道员好像什么?从哪一种意义上说来他们必须像这样?
耶和华见证人好像是一批熟习最高的法律的人;他们将上帝的律法传授给善意的人。按《韦氏大字典》所作的定义,律师是“一个熟悉法律的人或以法律为职业的人,法律顾问等。”虽然并非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在地上法庭中执业的律师,他们却必须熟悉律法,但不是人订的律法而是至尊的立法者耶和华的律法。他们必须成为熟习耶和华的律法的律师和顾问;他们必须能够成功地为耶和华的律法辩护。
2.(甲)法律是什么?(乙)耶和华见证人教导人认识什么律法?为什么?
2 通常人找律师是要征求法律的献议以避免伤害或损失。法律的定义是行动或行为的律则。所以律师的工作是劝导人怎样行事和法律一致,并且在法庭上为这种合法的行动辩护。世俗的律师会找出什么行动和行为是和人为的法律一致的,但耶和华见证人所关心的主要却是找出什么行动和行为与耶和华至尊的律法相符。他们喜欢教人认识上帝的律法和圣道。但耶和华的律法不但像人为的法律一样将行动和行为的律则向人表明,它们同时为熟习它们的人带来基督徒的信心和稳确的希望。所以借着教导善意的人认识上帝的律法,耶和华见证人不但帮助他们在行动和行为上与上帝的律法一致,同时还使他们形成坚强的基督徒信心和希望,从而避免招致至尊的法官耶和华的惩罚。
3.彼得的第一封信是写给谁的?
3 身为基督教属下良好的法律教师,耶和华见证人不但必须向人阐明上帝的律法,同时还需为以这些律法为根据的信仰和希望辩护。像律师一样,他们的工作不但是劝导,并且还包括辩护。彼得前书3:15将上帝所订的这个条件表明得很清楚,说:“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这条律则适用在什么人身上呢?使徒彼得期望谁随时准备为自己的信仰辩护呢?他只期望一个特别的教士阶级这样行吗?抑或他期望所有自称为基督徒的人都这样行呢?所以,这条律则同时也适用在阅读这期《守望台》杂志的人身上吗?从彼得前书开头的第一节我们可以找出他的信是对谁写的,那便是说“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庇推尼寄居的。”这些寄居的人乃是散布在罗马帝国小亚细亚各省一般不信基督教的犹太人和外邦人当中的基督徒。罗马天主教的圣经译者卢拔·史托(Rupert Storr)在评论彼得前书1:1时说使徒彼得的第一封信是写给基督徒的,而第一章第三节至第四章第十一节其实是对新近受浸的人所作的一个圣经演讲。
4.彼得在彼得前书3:15所说的话适用在谁身上?
4 这些基督徒,或按以上的圣经译者指出,甚至新近受浸的人,彼得都期望他们随时准备为自己心中的希望辩护而向人提出良好的理由。所以彼得前书3:15的话适用在所有的基督徒身上,他们必须都符合上帝订的条件成功地为自己的希望辩护。守望台的读者,你将自己算作基督徒吗?若然这条随时准备为自己心中的希望辩护的律则也适用在你身上。你有准备好吗?若没有,耶和华见证人中的一个传道员会很乐意帮助你。
5,6.(甲)早期在小亚细亚的基督徒处于什么情形之下?(乙)彼得给他们一些什么训示以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
5 早期在小亚细亚的这些基督徒并非处于一种很舒适的环境中。从彼得的信的大意看来,他们正经历着很多患难,并且还有更厉害的试炼等待着他们。当时尼罗王对基督徒所发动的猛烈迫害尚未开始。像今日的许多善意人士一样,这些新近皈依基督教的人舍弃了他们以前的宗教,偶像,仪式和迷信,他们“祖宗所传流虚妄的行为。”(彼得前书1:18)他们正摆脱旧的品格而使自己的行为和上帝的律法及圣道一致。这时他们不再“为着人的欲望”而生活了,反之乃是“为着上帝的旨意”像今日一样,他们以前所信的宗教中的信徒无法了解他们的这种转变,因此把他们视为反对当时所流行的宗教,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叛徒。他们觉得这是一种罪行!因为这些新基督徒“除去一切的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他们变成了世人所仇视和迫害的对象。“他们在这些事上见你们不与他们同奔那放荡无度的路,就以为怪,毁谤你们。”(彼得前书2:1;4:4)不错,当魔鬼看见许多人开始使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信心和希望符合耶和华那至尊而完美的律法时,他不禁愤怒若狂了。“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噬的人。”——彼得前书5:8。
6 在这种情形之下为自己的希望辩护并不是易事。彼得在他的信中劝勉这些尚未经历过试炼和迫害的基督徒甚至在各种患难磨折之下也要保持欢乐。“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你们要谨慎自守,儆醒祷告。”在“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人中间“务要谨守儆醒。”(彼得前书2:12;4:7;5:8;4:3)他们应该在神治的规制和组织引导之下紧密地团结起来。“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你们要互相款待,不发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彼得前书1:22;4:8-10)“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彼得前书3:8,9)这项训示应该能够使这些基督徒保持紧密的联系和保护他们不致后退跌倒。
7.(甲)他们怎样变成基督徒?(乙)他们现在应该怎样?
7 还有一件事也是保持良好的行为所必需的,那便是,宣布和维护他们的希望。这些基督徒曾由宣扬好消息的工作学得了正当的行径,并且由此获得一个活的希望。彼得提醒他们说:“他们[众先知]所传讲的一切事,不是为自己,乃是为你们;那靠着从天上差来的圣灵传福音给你们的人现在将这些事报给你们。”他们同时应该怎样呢?彼得期望他们每个人做些什么事呢?请听听!他吩咐他们说:“因此你们要振作精神从事活动。”什么活动呢?彼得回答说:“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他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宣扬这些美德呢?“要随时准备……为你们心中的希望辩护。”——彼得前书1:12,13;2:9;3:15,根据NW。
8.今日基督徒处于什么情形之下?教人认识上帝的律法和圣道带来了什么结果?
8 今日也有和十九世纪前的小亚细亚类似的情形存在。同一的魔鬼仍然像一只饿狮一样四处横行搜索可供他吞食的人;列国仍然随从着同样的心意“行邪淫,恶欲,醉酒,荒宴,群饮,并可恶拜偶像的事。”所以今日的基督徒若想保持良好的行为和有能力卫护他们的信仰和希望,就必须将同一的训示应用在自己身上。今日以基督为王的上帝王国的好消息正在普世向善意的人宣扬中,同一的友爱将真正的基督徒在神治组织之下紧密地团结起来。由于好消息的宣扬,许多人正像十九世纪之前一样从黑暗中出来。他们不再“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他们成为真正的基督徒,从今开始遵行上帝的旨意而怀有一个活的希望。由于这种活动的结果,去年有七万多人舍弃他们以前的途径而成为真正的基督徒。在过去十年内耶和华见证人的数目从230,532个传道员增加到717,088个传道员。
成功地卫护你的希望
9,10.(甲)试描述基督徒的希望?(乙)这希望会在何时实现?
9 所有这些基督徒都怀有一个辉煌而稳确的希望,这个希望无疑值得他们随时向人为其辩护。这个希望是以上帝的道圣经为稳确的根基的。上帝的道向他们证实耶和华上帝创造地球的旨意是要使其永远长存而为谦虚公义的人所居住;在另一方面,所有的邪恶之辈都会被彻底剪除。(传道书1:4;以赛亚书45:18;诗篇37:9,10,29)那时不会有战争威胁恐吓地上的居民。由于认识和服从耶和华的律法及圣道的结果,人类会享有永久的和平与快乐。(弥迦书4:3,4;以赛亚书11:9)那的确是一个新世界,一个没有眼泪,悲伤,哀哭或痛苦,甚至连死亡也不会有的世界。人类会因他们具有关于耶和华上帝和他的爱子基督耶稣的知识而能够在一个乐园般的地球上永享幸福的生活。(启示录21:3,4;约翰福音17:3)耶和华的王国保证这个神圣的希望必定会实现。
10 这个希望在我们的日子便会实现了。耶和华上帝行将发动的大战,在希伯来话称为哈米吉多顿,会将这个邪恶的事物制度彻底铲除。耶和华见证人具有稳确的希望相信这场从旧制度到新制度的巨大改变在这个世代之内便会发生。这是个多么光明的希望!——启示录16:16;马太福音24:34。
11.我们必须怎样向人传讲这个希望?什么是必需的?
11 现在我们必须将这个希望在普世向所有种类的人宣布。但我们必须有效而成功地执行这件传道和教人的工作。当你在别人门口或家里对人传道时若不能将正确的东西告诉人,那末即使你将全部精力用来在你的区域里对人传讲上帝王国的好消息又有什么用处呢?你能够提出良好的理由支持你的希望吗?单凭乐意是不够的。当你从事见证工作时,你会喜欢只是从一间屋走到另一间屋,爬了许多楼梯,敲了许多门,对许多人说过话,但却总是无法说服人吗?正相反,你希望除了步行,爬楼梯,敲门,说话之外还能够说服人。你希望能够成功地击败错误的道理,表明三位一体是无稽的,灵魂不死的信仰是出自异教的,炼狱是实无其事的,能够向人描画一幅关于新世界的动人图画而为人带来希望和安慰,借此使别人的思想和圣经的真理成为一致。这样行表示你必须对自己的信仰了解得很清楚,并且能够提出有力的理由去支持你的希望。
12.正如亚波罗的例证表明,正确的训示产生什么结果?
12 关于这件事使徒行传18:24-26给我们一个极好的例证。亚波罗是一个富于口才的人,对圣经也非常熟悉。他具有相当的知识,并且“心里火热,将耶稣的事详细讲论教训人,只是他单晓得约翰的洗礼。他在会堂里放胆讲道。百基拉亚居拉听见,就接他来将上帝的道[更正确地]给他讲解。”这种正确的训示产生了良好的结果。这时亚波罗能够正确地卫护他的信心和希望了,并且热望帮助别人认识真理,因此他继续前行,“帮助那蒙恩信主的人,在众人面前极有能力,驳倒犹太人,引圣经证明耶稣是基督。”——使徒行传18:27,28。
13.今日仅相信有上帝或对圣经具有些少认识的人必须获得什么?
13 所以,像亚居拉和百基拉一样,所有的基督徒传道员都应该能够教导一般仅相信有上帝存在或对圣经有些少认识的人更正确地了解圣经的真理。为了这缘故,我们必须具有正确的知识以成为富于生产力的传道员,正如使徒保罗希望所有的基督徒都成为的一般:“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正确地]知道上帝的旨意,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歌罗西书1:9,10。
14.当我们向人传道时,为什么重要的因素不是说话说得多?
14 为了完全获得耶和华的喜悦,基督徒不但必须向人传讲好消息,同时还须结出果实。他们必须放胆说正确的话而不只是口若悬河而已。你并不需要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只需提出足以支持你的信仰和希望的良好理由便够了。别人了解你的话吗?使徒保罗说凭着了解说五句话而使别人得着训诲胜过用一种没有人了解的方言或辞句说一万句话。——哥林多前书14:19。
15.传道员回答问题必须使谁满意?为什么?他需要什么才能这样行?
15 基督徒应该听从保罗的训示在口头上用别人所能够了解的话教导别人。他们的头脑必须充满关于耶和华上帝,关于他的爱子基督耶稣,他的王国,他对宇宙和人类的旨意,关于他的律法和原则的正确知识。唯有这样基督徒才能够成功地卫护他们的信仰和希望。让我们问问你,你有没有吸收这种知识呢?你能够不但使你自己满意,同时也使问者满意地回答这个问题吗?你有没有尽心尽力研读以求能够有效地运用上帝的道,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样不致因为不能驳倒反对者而感觉惭愧呢?保罗嘱咐基督徒说:“尽你所能向上帝表明你自己是蒙嘉许的,是个无愧的工人,正确地运用真理的道。”——提摩太后书2:15,译自NW。
16.(甲)作父母的期望儿女怎样?(乙)耶和华期望他的仆人能够怎样?
16 在向人传道和为好消息辩护的时候,当有人问你所怀希望的理由时,你不应该总是依赖别人替你回答,以为他们能够回答得好些。耶和华期望你有能力根据圣经亲自向人证实你的希望。无疑你一定不想属于一些“常常学习,终久不能明白真道”的人之列以致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希望辩护。(提摩太后书3:7)作父母的会期望他们的儿女长大成人而能够自立。对一个母亲说来,牵着她的小孩子的手而将其安全地带过马路可能是一种乐趣。但倘若她那二十岁的儿子对她说:“妈妈,请牵着我的手带我过马路,”无疑她便会大感失望了。一个研究法律的学生终会有一天需要单独站在法庭上为自己的案件辩护。因此耶和华也期望基督徒长大成人而能够随时对人解释他的道圣经中的基本真理。——哥林多前书13:11。
17.为什么每天研读圣经是极重要的一件事?
17 你若想成为一个富于生产力的基督教传道员,每天的研读乃是一个必需的条件。你必须彻底明白你想对人辩护的东西。所以你应该留出时间来研读上帝的道。不要以为自己年纪太老或太轻。不要以为你所受的教育程度太差。不论你年纪的老幼,不论你所受的教育程度的高低,你都能够学习认识你的圣经。每天运用圣经;每天阅读和沉思,即使只有十五或三十分钟也好,这样你便能够在运用上帝的道方面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论你的年龄或教育程度如何。我们每日所做的事终于会变成熟练。人若想养成有效地向人传道和为纯真的信仰及希望辩护的能力,每天的研读乃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基督徒必须学习这样行。“我们的人要学习行善,豫备所需用的,免得不结果子。”(提多书3:14)借着研读你可以装备自己以便“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歌罗西书4:6。
让圣经卫护你的希望
18.为什么你在传道和为你的希望辩护时应该运用圣经?
18 宣扬和卫护你的希望最成功的方法是运用圣经。你的希望是来自圣经的。你应该用圣经去卫护它。不是你而是上帝的道圣经必须说服善意的人相信你的希望的正确性。你之能够真正卫护你的信仰和提出希望的理由不是单凭你所作的传道而是借着你对圣经的纯熟应用。尽可能多运用你的圣经。让圣经代你说话。你怎样描述新地的情形呢?只是用自己的说话吗?以这种方式为你的王国希望辩护是软弱不堪的。你有没有用圣经中的经文支持你所说的话呢?你是否能够记得至少十节经文为新地描画一幅神奇美妙的图画呢?这样你便能够随时准备向人提出良好的理由支持你的希望。唯有打开圣经给人看你才能使人看出你的希望是以圣经为根据而与圣经一致的,所以才值得他们相信。这样在你离去之后别人便不得不说:“他的确是从圣经指给我看的。”
19,20.(甲)为什么基督徒必须能够以显浅易明的方式向人解释圣经的真理?(乙)试举例说明。(丙)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怎样?
19 基督徒同时必须能够正确而有说服性地以一种容易了解的方式向人解释圣经的真理。这样行需要先作准备。举例说,你能够向人解释属地的复活吗?天主教徒的“使徒信经”教他们相信“肉体复活,”那便是说,被埋在坟墓里的同一肉体会复活。你知道这件事吗?难怪许多天主教徒对复活怀有如此奇怪的观念;当你提及这件事时他们时常会禁不住微笑。受着伪宗教的错误道理所影响,他们的心目中想象到坟场里沉重的墓碑被推开一旁而让其中同一的旧身体爬出来,或者少了一条手臂或一条腿也说不定。
20 你知道圣经并没有这样说,可是,圣经的确说“所有在纪念墓里的人”都会复活而具有同一的个性和品格,同时也会有一个血肉的躯体。(约翰福音5:28,NW)你怎样才能富于说服性地向人解释这个奇妙而为人带来莫大安慰的圣经道理呢?你怎样才能够将人从伪宗教的错误信仰和迷信中解放出来呢?唯有每天用上帝的道充实你的头脑才行。努力寻找有力的圣经章节和论据去支持你所相信的死人复活而非肉体复活的希望。和耶和华见证人中其他的传道员讨论。听听他们怎样解释和卫护死者复活的希望。留意他们所用的主要论据和经文以备日后应用。这里是一个例证。第一个人亚当的身体是从哪里来的呢?创世记2:7说:“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而创世记3:19告诉我们这个身体在死后会到什么地方去:“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事实证明这是对的。所有被埋在坟墓里的躯体都会化为尘土而成为地里的元素。这些躯体自然无法复活,因为它们已化为尘土了。但正如耶和华从地上的尘土为亚当预备了一个躯体,同样地他会从地上的尘土为复活的人准备一个身体。并且正如他对亚当所行的一样,他会“将生命的气息吹进他的鼻孔里,人就成为一个活着的生物。”你应该找寻更好的论据,复活只是许多奇妙的圣经道理中的一个而已。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道理。你若每周或每个月准备一个新的道理,你不久便会看出你在向人解释圣经真理的效能上每周不断地增加;你能够更有效,简单而富于说服性地为这些道理辩护。
21,22.(甲)一个传道员对别人的反对应该怎样看法?举例说明良好的反驳。(乙)社方劝勉我们怎样?
21 一个能够成功地卫护基督教的信仰和希望的人无疑必须能够克服别人的反对。当耶和华见证人向人宣扬王国的好消息时,他们时常会再三地听见别人提出同一的反对。身为一个忠实的传道员,你一定不会将这些反对置诸不理。相反地,你应该将它们记下来,仔细思念考虑它们。再次在圣经中寻找有力的论据和适当的经文以求克服这些反对而卫护你的信仰。
22 当你向人描述新地上和平公义的情形时,别人时常会反对说,乐园是在天上的,所以地上根本不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形。你怎样才能说服这些人你所希望的地上乐园其实是一个健全的圣经道理呢?举例说,你可以用以赛亚书65:21,22为例说明,那里提及在新的地上人会建造房屋居住,栽种葡萄园吃其中的果子。显然以赛亚所说的并不是天上的一项建设计划;他所描述的乃是地上的一种和平公义的情形。再者第25说:“豺狼必与羊羔同食,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自然没有人会坚持有一天狮子会在天上吃草为生。你可以多找些这种有力的论据,借着正确地运用上帝的道向人提出支持你的希望的良好理由,你若每个星期,或甚至每个月,对一种反对作一个彻底的反驳,你便会在卫护自己的信仰和向人提出支持你的希望的有力理由方面效能大为增加。
23.《守望台》和社方出版的其他书刊能够怎样帮助你卫护你的希望?试举例说明。
23 你若想成为一个成功的辩护者,就应该随时留意在《守望台》杂志和社方出版的其他书刊中找寻可以让你用来解释圣经的道理和驳倒反对的好论据。试在每期《守望台》中至少找到一个好的论据。把它记下来。将它加进你所准备的答案和辩驳中。这样你便能够将其保持新鲜活泼而合时。
24.为什么基督徒必须以机巧卫护他们的希望?
24 为了成功地卫护你的希望,你不但必须对你的希望具有充分的知识,并且还需要有机巧,正如彼得所说:“[要]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举例说,若有一个天主教徒对你说地上是永不会有和平的,你会怎样回答呢?你可以向他指出在天主教的圣经译本中(圣路加福音2:14)当耶稣诞生时天使预言说:“……善心人受享太平于下地。”(《新经全集》)他无疑会同意这个预言尚未实现。所以除非天使所作的预言不确,否则和平必定会有一天来到。告诉那人耶和华见证人相信天主教圣经译本里所说的话,他们相信天使的预言是真实的,所以和平必定会有一天在地上确立,但唯有善心的人才能享有这种太平。告诉他你正在找寻这样的人,目的是要帮助他们对这种地上的太平获得更清楚的认识。你可以用这种机巧仁慈的方式将他的注意力引到上帝的道之上。你若机巧地运用上帝的道卫护你的希望,就不会与人发生争执,并且你能够期望在善意的人心目中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上帝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提摩太后书2:24,25。
25.上帝对所有的基督徒所订的旨意是什么?
25 所以,一切乐意为上帝的道和原则辩护的基督徒,“尽你所能作一个无愧的工人,正确地运用真理的道”“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这乃是上帝对你所订的旨意;借着卫护基督徒的传道职责,你必定能够见到你的希望完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