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75 5/1 259-260页
  • 关怀别人——一种亟需的品质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关怀别人——一种亟需的品质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5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为什么如此重要?
  • 你表现关注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 要体恤别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9年(研读版)
  • 值得认真关注的事
    王国传道月报-1981年
  • 为什么要关心别人?
    真正的和平安全——怎样才能获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75年
《守》75 5/1 259-260页

关怀别人——一种亟需的品质

在现今这日子,诚挚地关怀别人的需要和福利正愈来愈罕见。这种不幸的情势是由什么促成的呢?

毫无疑问,有些人由于本身所受到的不平待遇而变得不关怀别人。其他的人也许曾一度试图予人帮助,可是他们的努力却为人误解。结果他们现在遂怀着“有什么用处呢?”的态度。此外,不少人羡慕贪婪之人的成功,因而仿效他们对人漠不关心。无疑不断在电影,电视,报章和杂志所描绘的自私自利行为促使人们变得更不关怀别人。

这种缺乏关怀在家庭圈子里普遍地显示出来。举例来说,一般人均知道妇女比男子更常受失眠之苦。可是有谁没有见过对妻子这种难题漠不关心的男子呢?如果你是个丈夫,在这方面或一些与此类似的事上你有所欠缺吗?

在另一方面,不容否认的是许多妻子在对丈夫表现真正关怀方面有所欠缺。你若是个妻子,你是那些将自己的奢侈品至于丈夫的必需品之先的妇女之一吗?这种缺乏关怀不但会加增丈夫负担,而且有时令他心脏病发。

有谁没有见过父母们对子女所养成的习惯显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呢?这并不是说青年人完全没有过失,可是难题却时常根源于父母缺乏关怀。

还有其他许多方面人们也缺乏对别人的关怀。这时常见于不礼貌的行为,妇女们在百货公司大减价时粗鲁地争先恐后;较年轻的人将老弱残废者置诸不理。普遍的涂污和破坏行为不是对别人的财物和福利大大缺乏关怀吗?

有些人在向之表现关怀的人方面十分拣择。他们仅对亲密的朋友或近亲表示关怀。 其他人则仅限于对国籍,肤色和种族与自己相同的人表现关怀。例如许多白人对黑人的悲惨情况无动于衷,许多黑人亦对白人的遭遇漠不关心。我们常常读到报导有人在通衢大道上被箍颈党徒殴打,虽有一群人站在四周,却没有人扬声维护受害者或予以援手。

事实上,所有这种对别人缺乏关怀的现象可以追溯到人类的第一个家庭。无疑当亚当为了自己吃禁果而责怪夏娃,将她称为“你[上帝]所赐给我的女人”时,他对妻子的感情显然缺乏关怀。有谁不熟悉“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么?”这句话呢?这句冷酷无情的话是亚当的长子该隐说的,当时上帝正询问他被他所杀的弟弟亚伯在哪里。诚然,很少人会想到杀人,然而隐伏着的仇恨又如何呢?假使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样做是很容易的。可是你知道圣经说“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吗?——创世记3:12;4:3-11;约翰一书3:15。

无疑耶稣在比喻中所说的“好心的撒玛利亚人”是对其他有急需的人表现关怀的理想人物。他与两个自以为义的宗教家截然不同,后者对一个惨被殴打劫掠,躺卧路旁的人类同胞毫不表怜悯或同情,但好心的撒玛利亚人却表现真正的关怀。他替受害者裹伤,扶他上自己的驴子,送他到客店去,并同意负担这事所牵涉的一切费用。——路加福音10:29-37。

为什么如此重要?

为什么对别人的关怀如此重要呢?因为上帝命令我们要爱人如己,像“好心的撒玛利亚人”所为一般。当我们有急需时,我们无疑会感激别人对我们表现关怀。因此,我们岂不也应在别人有急需时对他们表现关怀吗?——马可福音12:31;路加福音6:31。

不但如此,关怀别人给予我们一个清白无愧的良心。它同时给我们一种尽了本分的满足感,这是施与的一种方式,而施与会带来极大的快乐。——使徒行传20:35。

在大小事上均对别人表现关怀,可以促进与别人的良好关系。我们可以在别人有危险,疾病或其他悲惨的事发生时帮助他们。但我们也可以在日常对人的态度中表现关怀。举例说,当驾驶汽车时,对别人的关怀会使我们小心避免意外;这会使我们不致成为“一个霸占道路者”,而且会促使我们表现体贴,将车慢下来让横街的驾驶者可以驶入主要大道上。

我们居住在楼宇里吗?若然,我们可以借着不将我们的电唱机,收音机或电视播放得太大声,同时借着留意我们举行的宴会不在入夜后太嘈吵而对别人表现关怀。在冬天时,我们可以借着保持我们屋前的行人道没有积雪而对人表现关怀。

远在1945年,当德国的耶和华见证人被释放出集中营时,他们给予我们一个关怀别人的优良榜样。只举一个例证来说:当220个见证人在严密的监视之下离开萨辛侯逊的集中营时,他们面对120里长的艰苦路程。有鉴于此,他们遂成群步行。他们获得几辆手推车,将其中最弱者置于其上,而较强壮者则推动前行。在这次“死亡行程”中,虽有超过10,000个同行者丧生,见证人却一个也没有死去。——耶和华见证人1974年年鉴

由于对别人怀有不自私的关怀,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不断上门探访他们的邻人。他们知道现今是世界的“末期”,因此他们促请别人在尚未太迟之前逃往一个安全处所,在这方面他们与古代的罗得相似,后者曾警告他的女婿与他一起逃出所多玛和蛾摩拉。圣经的记录告诉我们,“他女婿们却以为他说的是戏言”。可是罗得绝非开玩笑,今日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也不是!——创世记19:12-29;启示录18:4。

因此我们鼓励你,不但对别人表现关怀,同时也从耶和华见证人对你所表现的关怀得益。他们切望你能够渡过将临的“大灾难”而享有永生的希望。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