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9 2/1 28-30页
  • 信心促使他采取行动!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信心促使他采取行动!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9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响应呼召
  • 从吾珥至哈兰
  • 渡过幼发拉底河
  • 亚伯拉罕——信心的典范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1年
  • 信心之父
    信心的榜样
  • 要像亚伯拉罕一样有信心!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1年
  • 亚伯兰
    洞悉圣经(下册)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9年
《守》89 2/1 28-30页

信心促使他采取行动!

介乎波斯湾和巴格达城之间的半途上,有一个颓垣败瓦的废墟存在。它像个寂寞的哨兵一般,看守着那一望无际的荒芜沙漠。由于风沙的冲击和骄阳的晒炙,这个苍凉的废墟了无声息,只有夜出动物的偶尔咆哮才偶尔打破寂静。这便是一度繁荣的都市吾珥留下来的景象。

可是,回顾四千年前,位于幼发拉底河东岸的吾珥是个繁荣的城市!粉刷得雪白的房屋和商店罗列在蜿蜒的街道上。广场上有商人和顾客在讨价还价。工人日以继夜地把一束束的松卷羊毛织成奶白色的线纱。奴隶们在吱嘎作响的船板上上下下,背负着沉重的入口货物。

这一切熙来攘往都是在雄视全城的高耸庙塔的阴影之下进行的。信徒纷纷前来庙塔敬拜他们认为带来吾珥繁荣的神——月神那拿,也称为辛神。

可是,在当时一个男子看来,在庞大金字塔顶上所献的祭牲的香气其实是不圣洁的恶臭。这个男子名叫亚伯兰(后来改名为亚伯拉罕)。他的父亲他拉有个时期也许参加过这种偶像崇拜。(参看约书亚记24:2,14,15。)但如今亚伯兰已认识真实的上帝耶和华。是怎样认识的呢?看来是通过年老的闪——渡过挪亚时代洪水的生还者之一——而认识的。

亚伯兰很快就表明,他对耶和华的信心并不是消极的。上帝借着某个方法向亚伯兰“显现”。(使徒行传7:2-4)耶和华吩咐他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1-3。

响应呼召

离开迦勒底繁荣的吾珥城?吾珥有些屋宇是可爱的两层砖屋,围绕着一个巨大的中央院子,屋内可能有14个房间之多!难怪法国历史家高伯特(Henri Gaubert)认为亚伯兰属于游牧民族,因为他觉得很难相信亚伯拉罕能够舍弃“吾珥城的房屋和其中有床有垫的房间,冬暖夏凉的舒适住所,贮满食物的地窖和清凉的喷泉。”舍弃这一切去过游牧民族的生活?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亚伯兰的家族成员又如何?有些人被留下在本地吗?在中东,家族的联系十分亲密巩固,以致人们把脱离家族视为与被判刑无异。亚伯兰能够只为了一些应许就离开家族吗?老实说,上帝怎能使这个当时还没有儿女的人成为“大国”呢?这块应许之地究竟在哪里?

可是,亚伯兰是个信心坚强的人,他“对所盼望的事物作有把握的期望”。(希伯来书11:1,《新世》)他从以往的事情——例如全球的洪水——知道上帝是言出必行的。亚伯兰并没有因为不确实知道上帝的应许会在何时、何地或如何实现而感到困扰。在他看来,可爱的家乡、安定的生活、甚或家族的联系,都不及耶和华的友谊那么可贵。因此,对亚伯兰来说,他所能作的唯一决定便是:服从上帝而离开吾珥!

你的信心会同样促使你采取行动吗?我们时常受到鼓励去扩大对传道工作的参与。有些人于是毅然成为全时的王国传道员。但有些基督徒岂不是停步不前,因为他们心里怀疑上帝是否真的能够供给先求王国的人的所需吗?(马太福音6:33)亚伯兰的信心促使他采取行动。他把自己的未来完全寄托在上帝的应许之上!

从吾珥至哈兰

亚伯兰并不是孤身离家的。无疑他像今日许多耶和华见证人一样,把上帝的真理与家人分享。因此,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和幼失怙恃的侄儿罗得同样受到感动去服从上帝的呼召并不令人感到意外。a同时,亚伯兰的父亲他拉——有些人认为他曾以制造偶像为业——也跟他一起离开故乡!

最后,亚伯兰的家人和牲畜已集合在吾珥的城墙之外。起程的讯号发出,骆驼队排好行列依次起程。他们沿着幼发拉底河东边的道路在骄阳曝晒之下前进,队伍浩浩荡荡地前行,骆驼颈上的响铃不时发出叮当之声。

他们沿着幼发拉底河蜿蜒地向西北进发。多日之后,他们已行了600哩。疲倦的旅人看见蜂窝形的茅屋环绕着哈兰城而大感振奋。这是行商的主要驻足站。——创世记11:31。

渡过幼发拉底河

亚伯兰在哈兰安顿下来,显然是由于要照顾年迈的他拉之故。但凭着耶和华的祝福,亚伯兰变成颇为富有。(参看传道书5:19。)同样,上帝在今日多么频常地供应物质需要给那些为了王国而‘撇下家庭和兄弟姊妹’的人!——马可福音10:29,30。

亚伯兰也在哈兰‘得了些人口’——一批仆人。(创世记12:5)《耶路撒冷亚拉美文旧约译本》和《迦勒底意译旧约》说亚伯兰叫他们改宗,“使他们顺服律法”。(参看创世记18:19。)不错,他的信心促使他向别人传道,像今日耶和华见证人所为一般。

“他拉共活了二百零五岁,就死在哈兰。(创世记11:32)亚伯兰为父亲逝世而举哀。但举哀时期一完毕,他就重新计划前途。“亚伯兰出哈兰的时候,年七十五岁。”——创世记12:4。

“亚伯兰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创世记12:5)从哈兰西行55哩,亚伯兰可能暂驻在幼发拉底河对岸的古代商业中心迦基米施。这是商队通常渡河的地点。

亚伯拉罕在什么日期渡河?公元前1943年尼散月14日。在430年后的同一日,亚伯兰的子孙将会从埃及的奴役被拯救出来。(出埃及记12:40,41)将近2000年后的同一日,他的后裔耶稣基督会与人缔结一个‘王国之约’;在这约之下,“地上万族”都可以使自己得福!——路加福音22:1,28,29。

借着一项出于信心的行动——亚伯兰渡过幼发拉底河——上帝对他的应许开始生效了。亚伯兰仿佛见到“一座有根基的城”。——统治人类的公义政府。不错,凭着区区几项线索,亚伯兰开始领悟到上帝定意要救赎垂死人类的安排。预言的火焰已在他的头脑中燃起了热烈的希望!——希伯来书11:10。

今日的耶和华见证人在信心方面比亚伯兰有更巩固的基础。如山的证据表明亚伯兰所等待的“城”——属天的王国——如今已成为现实了!可是,对王国的信心会促使你热心传道,跟从上帝的指引去追求属灵的目标而非追求物质的享受吗?希望如此,因为这便是亚伯兰的信心特征。他的信心促使他采取行动!

[脚注]

a 亚伯兰的兄弟拿鹤留在本地,也许是要照料某些业务或个人事务。但拿鹤的子孙后来也离开吾珥而在哈兰崇拜耶和华。——创世记11:31;24:1-4,10,31;27:43;29:4。

[第29页的地图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亚伯拉罕的旅程

吾珥

哈兰

迦基米施

迦南

地中海

[鸣谢]

Based on a map copyrighted by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and Survey of Israel

[图片]

幼发拉底河吾珥附近

[图片]

今日的哈兰

[图片]

幼发拉底河迦基米施附近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