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不靠真神而自求觉悟人类寻求真神
-
-
最早的巴利语“经典”是公元前第一世纪艾卜哈耶王(Vattagamani Abhaya)在位期间记录下来的。佛陀的生平事迹未见于其他经传,直至公元第一或甚至第五世纪才有著作提及。这距离他的日子差不多有千年之久。
6.有人对佛教的“经典”提出什么批评?(可与提摩太后书3:16,17作一比较。)
6 因此,《阿宾登流行宗教辞典》评论说:“各‘传记’不但起源甚晚,而且杂有许多传奇和神话资料。再者,最古老的经典乃是长时期口头相传的产品,显然含有若干修订,也加插了许多补充资料。”一位学者甚至“辩称记录下来的教训没有一个字是可以完全肯定出于乔答摩本人的”。这样的批评有根据吗?
佛陀的孕育与出生
7.据佛经所载,佛陀的母亲是怎样受孕的?
7 请想想以下引自《本生经》——巴利语经典的一部分——与公元第二世纪记录佛陀生平的梵文《佛所行赞》的记载。首先让我们看看记载如何叙述佛陀的母亲摩诃摩耶王后在梦中受孕的经过。
“四个守护天使来到,把她连床提起,带到喜马拉雅山。……然后这四个天使的妻子们前来,把她带到阿诺达蒂湖,为她沐浴,以除去所有属人的污垢。……不远之处便是银山,其中有一座金色的大宅。天使在宅内铺好一张圣床,床头向东,扶她躺在床上。当时,未来的佛陀已变成一头壮硕的白象。……他爬上银山,……绕着母亲的床游行三次,右边向着那床,从她的右侧碰她,看来进入了她的腹内。她于是在这个仲夏的节日怀了孕。”
8.有什么预言谈到佛陀的未来?
8 王后把这件事奏告她的国王丈夫。国王于是召集了64名显赫的印度教僧侣,赐衣食给他们,叫他们解释这梦。他们的回答是:
“王上不必忧虑!……你将会有一个儿子。他如果继续在家里生活,就会成为普世的君主;但如果他厌世出家,就会成为佛陀,驱散罪孽的云雾和这个世界的愚昧。”
9.据称在宣布过佛陀的未来之后,随即有什么奇事发生?
9 此后,据说有32个奇迹接踵发生:
“大千世界突然震动,颤抖,摇撼。……所有地狱的烈火都熄灭;……许多人的病霍然而愈;……所有乐器不奏自鸣;……浩瀚海洋的水变成甘甜;……整个大千世界顿时变成庄严华丽的花环。”
10.佛经怎样描述佛陀的诞生?
10 后来佛陀在一处称为兰毗尼的娑罗树园中降生。当时王后意欲攀住树丛中一根最高的娑罗树枝,那树竟然弯低树干让她攀到。她攀着树枝站在那里,就分娩了。
“他从母腹出来,就像个说法者从讲经座下来,或像人从梯子下来一般,伸开双臂双足,身上绝没有沾染母腹内的杂质……。
[未来的佛陀]一生下来,就在地上站立稳固,向北走了七大步,头上有白色天篷随着。他观察世界的每个方向,以无比庄严的口吻宣告: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是我最后一次降生,从此永不再降世了。”
11.关于圣书所载佛陀的生平事迹,有些学者作出什么结论?
11 关于他的童年、他邂逅仰慕他的少女、他的流浪和生平的大小事迹均有同样详尽的故事。难怪大多数学者都把这些记载视为传奇和神话。英国一间博物馆的职员甚至声称,由于“有太多传说和奇迹,……佛陀的真实生平事迹已无法追寻了。”
12,13.(甲)根据传统的记载,佛陀的生平如何?(乙)关于佛陀的出生年份,哪一年最为人普遍接纳?(可与路加福音1:1-4作一比较。)
12 尽管有这么多神话传奇,佛陀一生有一项传统的记载广泛流传。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出版的一本现代书籍,称为《佛教手册》,提出以下的简略记载。
“时维公元前623年5月月满之日,在尼泊尔地区有一位释迦族的王子诞生,名叫悉达多·瞿昙。a他的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诃摩耶王后。她在孩子生下来几天之后就逝世了,波阇波提成为他的养母。
他在16岁时娶了表妹——美丽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
在差不多13年的幸福婚姻期间,他过着豪华的生活,对宫门以外生涯的沧桑变化一无所知。
随着时间过去,真相逐渐对他显露。29岁那年是他一生的转捩点,他的儿子罗睺罗在那年出生。他将他的后裔视为障碍,因为他意识到人都免不了要受生、病、死之苦。他由此看出悲伤痛苦是天下众生的际遇,于是决心要找寻消除人间疾苦的方法。
他于是舍弃王宫的享乐生活,在一个晚上离家出走。……他削发,身穿苦行者的素服,以真理寻求者的身分出外流浪。”
13 显然,这项传记的细节与“经典”所载的神奇故事截然不同。除了他的出生年份之外,这项记载普遍为人接纳。
-
-
佛教——不靠真神而自求觉悟人类寻求真神
-
-
[第133页的图片]
石浮雕,来自巴基斯坦犍陀罗的壁画摩耶之梦,描绘未来的佛陀以有光轮的白象的形态进入摩耶王后右侧使她受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