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顽疾缠身怎么办警醒!2001年 | 1月22日
-
-
顽疾缠身怎么办
“我好像被雷轰了一下地呆住了。”——约翰发现自己得了顽疾后这么说。
“我好害怕。”——贝丝得知自己病况严重后这么说。
你获悉自己身染顽疾,体能日渐衰退,或者你因一次意外事故而落得终身伤残。在人生旅途上,这些都是令人痛苦不堪的经历。你不是在恬静的医务所里听到医生说出实情,就是在紧张繁忙的急诊室里,被迫面对永久伤残的现实。不管怎样,你简直无法相信医生的话,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这个不幸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吓得你心慌意乱,茫然不知所措。
-
-
心潮旋涡千百转警醒!2001年 | 1月22日
-
-
心潮旋涡千百转
一个年长的男子回忆说:“我知道自己身染恶疾后,虽然强作镇静,心里还是惴惴不安,真有生不如死的感觉。”他的话表明,病痛不但折磨人的肉体,还折磨人的心灵。有些病人并没有就此认输,反而沉着应战,苦中求胜。他们很想让你知道,你也能够克服长期患病的苦恼和不便。在讨论应付方法之前,先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你得病初期的感受。
没可能!没可能!
你个人的心路历程,也许跟其他病人迥然有别。不过,医疗专家和病人都异口同声地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噩梦,病人十有八九都有相同的感受。听到自己身罹恶疾,他们顿时惊愕失色,怎么也不肯接受这个事实,说:“没可能!”“医生一定是弄错了。”“他们说不定把化验报告搞混了。”一个女子忆述当初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后的反应,说:“我很想塞住耳朵,满以为听不见,就会平安无事。”
但现实是逃避不了的,你终归还是要面对。你烦躁起来,坐立不安。你的心头蒙上了一层乌云,世界一下子变得阴阴暗暗。“我还有多少日子?”“我余下的日子都会在痛苦中挣扎吗?”一类的问题,挥之不去。时光要是能够倒流就好了。你恨不得回到就诊以前的日子去,但你清楚知道这是没可能的。你开始胡思乱想,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什么滋味?
不知所措、 惶恐不安
病魔突然来袭,打乱了你的阵脚。面对茫茫前路,你内心彷徨无主,耿耿不能入睡。一个患了帕金森氏病的男子说:“我的病情忽好忽坏,害得我无所适从,心都灰了。我不得不听其自然,过一天算一天。”或许你给自己的病吓倒了。事情来得这么突然,连半点先兆也没有,你可能直吓得发抖。另一方面,假设你长期感到不适,几经波折,你的病终于得到确诊了。由于你有心理准备,即使听到坏消息,你也不会大惊失色。起初,你甚至可能觉得心里轻松了一点。你终于能够证明自己确实生病,不是无病呻吟。但没过多久,这种轻松的感觉就被恐惧淹盖了。未来的人生旅途又崎岖又艰险,怎不教你惶恐不安呢!
你可能担心生活不能自理。如果你很喜欢独立生活,一想到自己日后事事都要依赖别人,你就禁不住要打几个寒噤。你害怕给病痛牵着鼻子走,一举一动都不能自主。
满腔羞怨、 寂寞难耐
你发觉身体越来越不听使唤,心中怨愤难平。你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偏偏是我?我究竟做错了什么?”你心里很抱屈,认为自己这么不幸实在太不公平,太不合理了。你对自己的无能感到羞愧,灰心欲死。一个瘫痪病人回想说:“只因一次恼人的意外事故,我就落得这样的下场。起初我真感到无地自容!”
你渐渐变得孤独。人离群索居,很容易和社会隔绝。如果你长期卧病在家,足不出户,你就很难跟老朋友接触往来。这时候,你很想亲友过来坐坐,甚至引颈企盼着他们的探望。起初访客纷至沓来,电话响个不停。日子久了,探病的人越来越少,电话也难得一响。
眼看朋友渐渐疏远自己,你心里很难过。你像一只受惊的蜗牛,缩回自己的壳里。你可能需要时间去克服畏缩的心理,才敢走出自己的阴暗天地,再次面对社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继续脱离群众,自我封闭,你就会变得很孤僻,跟社会格格不入。起初可能是社会摒弃了你,现在却是你孤立了自己。不管怎样,你只能咬紧牙关,跟无边的孤寂苦苦对抗。a长期苦战,弄得你身心疲惫,你有时不禁怀疑自己能否撑得住,熬过这一天。
向别人学习
希望在人间。如果你最近身患重病,你可以采取实用的措施,去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
无可否认,这系列文章并不能替你消病解痛。不过,从文章的内容你会看出,你不是毫无招架能力的。一个患癌症的女子概述她的心路历程,说:“起初否认事实,继而满腔怨愤,然后寻找对策。”你也可以寻找应付方法,不妨向“同路人”请教,看看有什么对策是你用得着的。
[脚注]
a 当然,病人的心路历程多少总有差异,感受程度也深浅不一。
-
-
如何战胜病魔?警醒!2001年 | 1月22日
-
-
如何战胜病魔?
请放心,你有这样的感受是人之常情。你身染顽疾虽是不争的事实,但心灵始终不肯接受随顽疾而来的种种变化。你仿佛跟病魔进行拔河比赛,以前的你和往后的你苦苦对抗。这一刻病魔可能占了上风。即使这样,你也可以扭转局面。怎样转败为胜呢?
姬蒂·斯坦医生说:“人因病遭受损失,内心悲痛得像死了亲人一样。”健康胜于财富。你失去了宝贵的健康,为此痛苦悲伤是很正常的,正如你为去世的至亲哀伤落泪一样。其实,你失去的不止是健康。一个女子诉说:“我不得不辞去工作。……我不得不告别自己所喜爱的独立空间。”无论失去什么,无论失去多少,你对这些损失都该怀有客观合理的看法。斯坦医生本身得了多发性硬化症。她说:“你为失去的东西哀伤是合理的,但你也该明白,自己拥有的仍然很多。”你擦干眼泪后,就会看出你不是毫无招架能力的。你至少能够调整自己的生活。
水手虽不能驾驭风暴,却可以调整桅帆,使帆船安然渡过风暴。你的情况也很类似。疾病犹如突发的风暴,你虽然驾驭不了,却可以调整“桅帆”。换句话说,你可以运用身体健全的部分,调整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情绪,去应付这场突如其来的噩梦。长期患病的人怎样攻克这个难关呢?
认识自己的病
听到不幸的坏消息,病人难免心潮澎湃。但心境平复后,许多病人都觉得,知道真相虽然痛苦,却比心里暗暗地发慌好受得多。病魔突然来袭,可能把你吓呆了。但是,你必须对自己的病有相当认识,才能思量对策,为往后的日子作打算。这样做能使你从打击中振作起来,积极面对一切。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戴维·施皮格尔医生说:“无论你有什么烦恼,当你想好了对策,心情就自然会舒展开来。你有没有察觉到呢?在你采取实际行动之前,预先把一切安排好,可以使你的不安情绪缓和下来。”
对于自己的病,你可能觉得必需有多一点认识。圣经一句箴言说:“有知识的人力上加力。”(箴言24:5)一个卧床不起的男子建议:“向图书馆借书阅读。尽量了解自己的病况。”当你知道有什么疗法可供选择,有什么应付方法,你就会发觉自己的情况并不如先前所想的那么糟糕。说不定你觉得有理由抱乐观态度呢。
你固然要清楚明白自己的病况,但这并不是最终目标。施皮格尔医生说:“重要的是,病人必须面对现实,认识自己所患的是什么病,对自己的处境有合理的看法。搜集病患的相关资料,只是应付顽疾的其中一个步骤而已。”须知你的一生虽然给病魔打乱了,可还没有完结。你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内心几经挣扎,才能接受这个事实。不管怎样,你清楚明白自己的病况后,下一步就是坦然接受事实。你是可以 跨进这一步的。怎样着手呢?
既要审慎也要平衡
关于接受事实的含意,你可能需要调整自己的看法。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绝不是懦弱无能的表现,正如水手接受风暴侵袭的事实,也不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对风暴怀有现实的看法,反而会促使水手采取应急措施。同样,你正视患病的现实,并不表示你窝囊无用,反而证明你没有向困难低头,“只是改道前进”,一个长期患病的女子这么说。
面对体能日渐衰竭的情况,你可能要经常提醒自己,你的思想、感情和属灵特质没必要受虚弱的身躯所支配。比方说,你的才智、组织和分析能力不是完好无损吗?你仍然露出亲切的笑容,对人关怀备至。一如既往,你乐于倾听别人诉说心声,诚心对待朋友。最重要的是,你对上帝仍然满怀信心。
要记住,你虽然不能彻底扭转局面,但至少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伊雷妮·波琳说:“你对疾病有什么反应,是由你控制的。不管你的病怎样磨人,你都有能力主宰自己的反应。”海伦现年70岁,她的多发性硬化症已经到了晚期。她同意这个观点,说:“你能不能恢复平衡,关键在于你怎样看自己的病,而不是在于疾病本身。”一个男子坦然面对身体的残障多年。他说:“积极进取的态度犹如船的龙骨。船有龙骨支撑着,就不会倾斜。”箴言18:14说得不错:“人有疾病,心能忍耐;心灵忧伤,谁能承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