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亚伯拉罕——上帝的预言者和朋友
    守望台1989年 | 10月1日
    • 东方四王的联军渡过幼发拉底河,沿着国王大道向着约旦河谷的东面推进。联军在途中征服了利乏音人、苏西人、以米人、何利人。然后,这些侵略者折返南地,杀败当地的一切居民。

      他们为什么发动这场战役呢?原来,在遭受侵略的约旦河区和南地之间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那儿是一个教人垂涎的河谷,叫做约旦平原。(创世记13:10)当地有五个城邦——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比拉。其中的居民都不虞冻馁,生活优裕。(以西结书16:49,50)看来联军的首领是以拦王基大老玛,而这五个城邦的国王一度臣服于他的手下,但后来又倒戈相向。如今他们既没有邻国襄助,遂面临算账危机。基大老玛和盟军在决定性的战役中大获全胜,带着大批战利品踏上凯旋的长路。

  • 亚伯拉罕——上帝的预言者和朋友
    守望台1989年 | 10月1日
    • 亚伯拉罕战胜基大老玛的事迹又如何?十九世纪初叶,以拦这个地方是寂寂无闻的。圣经批评家否认以拦曾经影响巴比伦的主张,对巴勒斯坦的影响就更不用说了。现在,人对以拦人的看法已截然不同了。考古学显示以拦曾是个好战的强国。《冯克与瓦格纳标准参考百科全书》说:‘以拦人约于公元前1950年摧毁了吾珥城……后来他们对巴比伦尼亚的统治者发挥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此外,在考古学的铭刻中也发现以拦诸王的名字。有些名字的开头是‘库德’,和‘基大’颇为相似。有一个重要的以拦女神叫做‘拉玛’,读音和‘老玛’相近。因此基大老玛现已被一些世俗史籍接纳为历史上的统治者,他名的意思可能是‘拉加玛的仆人’。有一组巴比伦碑铭刻着一些名字,极像那三个进攻的王——提杜拉(提达)、伊里-亚库(亚略)、库德-拉米(基大老玛)。(创世记14:1)卡斯坦斯(A. Custance)博士在《上帝启示里的秘密》一书中补充说:‘看来为了说明以拦王掌权统治时在巴比伦尼亚发生的事件,这些名字受到详细描述。但除此之外……碑铭也证实了圣经的记载,而且证据实在太确凿了,以致圣经考证家禁不住要批评这些确据,并且尽其所能,故意压低这些碑铭的重要程度。’

      四王的入侵又如何?在约旦河区和南地有任何考古学的证据支持这项记载吗?不错,有的。阿哈罗尼(Yohanan Aharoni)教授在自己所著的《以色列地考古谈》中提及一个文明在有以色列民族以前已经存在,而且曾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大举’移居到约旦河区和南地,但在后来又消失了。其他的考古学家则说这件事大约在公元前1900年发生。施蒂格斯(Harold Stigers)博士在《创世记评注》中说:‘这时期的南地和约旦河区陶器都一致显示文明是因突如其来的大祸而覆亡的。’甚至像塞塔斯(John Van Seters)一类的圣经批评家也承认这些证据。他在自己的著述《历史和传统观念中的亚伯拉罕》里说:‘若然这些人在这时期结束时走了,他们究竟去了哪儿?这是个不解之谜。’

      创世记第14章为这个问题提供了合适的答案。据圣经年代学计算所得,亚伯拉罕在公元前1943年抵达迦南。基大老玛带来毁灭的入侵必然是在不久之后发生的。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