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经所载的地理资料准确吗?守望台1993年 | 6月15日
-
-
圣经所载的地理资料准确吗?
时维公元1799年。巴勒斯坦正值日落时分。法国军队在酷热的天气下走了一天,这时已架起营帐。总司令拿破仑就在自己的帐幕内休息。在摇曳的烛光底下,他手下一个仆人正在朗声诵读法文圣经。
在拿破仑征讨巴勒斯坦期间,这乃是很平常的事。拿破仑在自传中回忆说:“我在这些古城废墟中安营时,每晚他们都朗声诵读圣经。……这些描述的准确和相似之处实在叫人惊讶不已:经过了这么多个世纪和经历了这么多的转变,圣经的论述与这个国家仍非常配合。”
不错,那些到中东旅游的人会发觉,他们不难把圣经事件与现代地点配合起来。法国军队征服埃及之前,外国人对这块古老地方所知甚少。后来,随拿破仑到埃及去的科学家和学者开始将埃及昔日的辉煌事迹向外界揭露,这样人便较容易想象到一度在埃及为奴的以色列人所做的“苦工”了。——出埃及记1:13,14。
以色列人获释出埃及的那个晚上,他们齐集在兰塞,然后起行到“旷野边界”。(出埃及记12:37;13:20,《新译》)在那里,上帝命令他们“转回”,并“靠近海边的地方安营”。敌人以为这次不寻常的移动是由于以色列人“走迷了路”的缘故,于是埃及王率领手下大军和600辆战车,誓要捉回这些昔日的奴隶。——出埃及记14:1-9,《新译》。
离开埃及
根据第一世纪历史家约瑟夫斯所说,埃及军队把以色列人赶“进一块狭地”,将他们困在一处位于“悬崖与大海之间的地方”。至于以色列人过红海的准确位置,今日已无从考证。然而,我们只要居高临下,从红海北端的山岭往下望,便可以很容易想象到当时的情景。饶有趣味的是,这座山称为杰贝·阿塔盖,意思是“拯救之山”。在这个山岭与红海之间是一块细小的平原,这块地渐渐收窄,在尽头处山脚差不多伸进海里。红海对岸是个有许多泉源的绿洲,称为欧云·穆萨(意思是“摩西的井”)。在这两处地方之间的海床渐渐往下倾斜,但在别处它却突然下陷到9至18米之深。
缺乏信心的基督教国神学家试图使人怀疑上帝曾施行过这个奇迹——将红海分开,让以色列人在干地上逃生。他们重新拟定事件发生的地点,认为是红海以北一处低洼的沼泽地区。可是这个地方却未能符合圣经的记载。因为圣经屡次表明,上帝在以色列人过红海的地方把法老和他全部军队完全淹没在海中。——出埃及记14:26-31;诗篇136:13-15;希伯来书11:29。
西奈旷野
在有关以色列人流浪的记载里,圣经栩栩如生地描绘出西奈半岛贫瘠荒芜的情况。(申命记8:15)那么,整个国家能够聚集在西奈山麓,接受上帝颁布的律法,然后撤离,“远远地站立”吗?(出埃及记19:1,2;20:18)有这样大的地方让这群为数约三百万的群众移动吗?
阿瑟·斯坦利是19世纪的旅行家和圣经学者。他访游西奈山一带,并描述他们一队人攀上塞夫萨夫山峰后所看见的景象:“这景象对我们所生的影响就跟每个看见的人所描述的一样——那是即时的。……这里是一片广阔无垠的黄色平原,一直伸展到悬崖的底部。……既然平原和山岭的地理组合在这一带几乎绝迹,考虑到这点,这的确有力地证实了圣经记载的真实性,因为这样的组合是可以找到的,而且就在传统的西奈山附近。”
应许之地
以色列人在旷野流浪第40年,摩西这样描述他们行将进入的应许之地的特色:“耶和华你的上帝快要领你进入那美地;那地有河流,有泉,有源,水从谷中和山上流出来。”——申命记8:7,《新译》。
不久,以色列人便体验到这个应许的准确性了。他们举国上下——男、女、孩童和寄居的——都齐集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之间水源充足的示剑平原上。六个支派站在基利心山山麓,另外六个支派聚集在山谷对面,以巴路山的山麓。他们在这里听到宣布,他们若服从耶和华的律法会享有什么祝福,以及他们若拒绝遵守上帝的律法便会带来什么祸害。(约书亚记8:33-35)但这个峡谷有足够地方容纳整个国家的人民吗?在没有现代的扩声设备下,他们所有人都能够听到吗?
耶和华上帝可以施行奇迹,将利未人的声音扩大。可是,看来上帝没有必要施行这样的奇迹,因为这个山谷的传声效果极佳。十九世纪圣经学者艾尔弗雷德·埃德森写道:“所有 来这里旅行的人都同意两件事:1.无论人在山谷里说什么,在以巴路山和基利心山都能清楚听见。2.这两座山有足够地方容纳以色列全国的人民。”
另一位十九世纪的圣经学者,威廉·汤姆森,在《应许之地与圣经》一书中描述自己在这个山谷的所见所闻:“我高声呼叫,并细听自己的回声。然后我想象这个壮观的场面,利未人高声宣布。……‘有人制造耶和华所憎恶的偶像,……那人必受咒诅。’接着人数众多的会众以响亮十倍的声音答道,阿们!这声音越来越大,回声从以巴路山传至基利心山,又从基利心山传回以巴路山。”——可参阅申命记27:11-15。
耶斯列谷
在示剑以北是一块肥沃谷地。这块土地从水平线以下往上伸展,成为一片辽阔的平原。整个地区称为耶斯列谷,取名自耶斯列城。山谷以北是加利利诸山,耶稣的家乡拿撒勒便位于此。乔治·史密斯在他所著的《圣地的历史地理》一书中解释说:“拿撒勒坐落在诸山当中的一个盆地上,在你登上这盆地边缘的刹那,……眼前是个多么令人神往的景象![耶斯列谷]就在你前面,还有它的……战场。……这简直是一幅旧约历史的地图。”
在这块谷地平原上,考古学家发掘出约书亚日子以色列人征服的若干城市的废墟。这些城市是他纳、米吉多、约念,可能也包括基低斯。(约书亚记12:7,21,22)就在这同一地区,在士师巴拉和士师基甸的日子,耶和华曾施行奇迹,救他的百姓脱离各强大敌国之手。——士师记5:1,19-21;6:33;7:22。
许多世纪之后,耶户王策马走过山谷来到耶斯列城,执行耶和华对耶洗别及叛道的亚哈家所作的判决。在耶斯列望楼守望的人向东眺望,可以很容易看见耶户的队伍从19公里外渐渐迫近。因此,在耶户抵达耶斯列之前,约兰王有足够时间派出第一个及第二个骑马的信差,而以色列王约兰和犹大王亚哈谢也有充分时间坐上战车去与耶户相遇。耶户迅速处决了约兰。亚哈谢逃跑了,但他后来受了伤,最后死在米吉多。(列王纪下9:16-27)关于上述战争发生的地点,乔治·史密斯写道:“令人大感惊讶的是,[圣经的]记载没有一处……从地理上说来是不可能的。”
无疑,耶稣时常俯瞰耶斯列谷,沉思在这里打过的各场胜仗。他深知自己是应许的弥赛亚。因此,在洗雪耶和华的至高统治权方面,耶稣所担任的角色是更大的约书亚、更大的巴拉、更大的基甸及更大的耶户。不错,圣经采用米吉多——这山谷平原上最具战略性的城市——象征上帝的哈米吉多顿(意思是“米吉多山”)大战的战场。这是一场全球性的战争。届时万王之王耶稣基督会将一切与上帝、与基督徒会众以及与上帝的真正子民为敌的人彻底毁灭。——启示录16:16;17:14。
圣经提及,有一次拿撒勒怒气填胸的犹太人企图将耶稣推下山崖。“他们的城是建在山上的。”(路加福音4:29,《吕译》)饶有趣味的是,在今日拿撒勒城的西南面,有一处高达12米的悬崖。以上的事件也许就在这里发生。耶稣逃出了敌人的魔掌,圣经补充说:“[他]下到迦百农。”(路加福音4:30,31)的确,位于加利利海边的迦百农地势比拿撒勒低得多。
这些以及其他许多细节均引起许多人——包括拿破仑——对圣经准确的地理资料表示惊讶。汤姆森在《应许之地与圣经》一书中写道:“[圣经]有许多资料论述地势,这些资料完全令人信服。”斯坦利在《西奈与巴勒斯坦》一书中写道:“历史记载与新旧约圣经所论及的自然地理环境不谋而合,令人无法不留下深刻印象。”
圣经在有关地理问题上所显示的惊人准确性仅是个证据,证明它并不是人的作品。过去三期《守望台》刊载了几篇有关圣经的文章。我们邀请你设法获得,并阅读这系列文章的其他三部分。
[第7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耶斯列谷
耶斯列
拿撒勒
他纳
米吉多
约念
基低斯
北
加利利海
大海
哩
公里
5
10
10
20
[鸣谢]
Based on a map copyrighted by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 and Survey of Israel
[第5页的图片]
以色列人在西奈山接获律法
[鸣谢]
Pictorial Archive (Near Eastern History)Est.
-
-
受造万物说,‘他们无可推诿’守望台1993年 | 6月15日
-
-
受造万物说,‘他们无可推诿’
“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马书1:20。
1,2.(甲)约伯如何向耶和华苦苦抱怨?(乙)约伯后来怎样改变了态度?
古代一个名叫约伯的男子对耶和华上帝持有牢不可破的忠诚。他曾受到撒但严峻的考验。魔鬼使约伯失去一切物质资财,儿女丧生,且染上一身顽疾。约伯以为这是上帝加于他身上的灾祸,于是向耶和华苦苦抱怨说:“这事你以为美吗?……追问我的罪孽,寻察我的罪过吗?其实,你知道我没有罪恶。”——约伯记1:12-19;2:5-8;10:3,6,7。
2 不久之后,约伯对上帝的看法完全改观,从他以下的话足以见之:“我所说的是我不明白的;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因此我厌恶自己,在尘土和炉灰中懊悔。”(约伯记42:3,5,6)什么促使约伯改变了态度呢?
3.约伯对受造万物有了什么新的看法?
3 原来,在这期间,耶和华曾在旋风中与约伯对证。(约伯记38:1)他向约伯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谁用门将海水围住,定了界限使波浪止息呢?你能使云降雨在地,使青草得以发生吗?你能把众星系住,领导它们运行吗?’在约伯记第38至41章,耶和华向约伯提出这些以及其他许多与他的创造工作有关的问题,使约伯看出上帝和人之间的巨大差别。上帝有力地提醒约伯,受造万物把他的智慧和大能反映出来,而这些事是约伯完全做不到的,甚至连了解也不能。受造万物显示出全能的上帝那令人懔然生畏的能力和无法测度的智慧。这一切使约伯叹为观止;他想起自己竟胆敢与耶和华上帝争辩,禁不住为之汗颜。于是他说:“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约伯记42:5。
4.我们应当从耶和华的受造物看出什么?看不出这点的人其实处于什么情况中?
4 许多世纪之后,一位受感示的圣经执笔者证实,人可以从受造万物看出耶和华的各种特质。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19,20写道:“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上帝已经给他们显明。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5.(甲)人生来便有什么需要?有些人怎样未能以正确的方式满足这项需要?(乙)保罗劝勉雅典的希腊人怎样行?
5 人被造成生来便有崇拜较高能力的需要。C.G.容格博士在《未知的自我》一书中把这种需要称为“人类独有的本能态度;综观人类的历史,这种本能态度无处不在”。使徒保罗谈及人与生俱来便有强烈的崇拜愿望——由于这缘故,雅典的希腊人造了不少偶像和祭坛,去供奉许多他们认识和不认识的神。保罗也把真实的上帝向他们表明出来。保罗指出,他们应当寻求真实的上帝耶和华,从而以正确的方式满足这项与生俱来的愿望。“他们[若]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使徒行传17:22-30)我们越留意观察上帝的受造物,就越能够领会他的各种特质和属性。
令人惊讶的水循环
6.我们可以从水的循环看出耶和华的什么特质?
6 例如,轻飘飘的浮云竟能够包含数以吨计的水,我们从这件事领会到耶和华的什么特质呢?我们可以看出上帝的爱心和智慧,因为他借此提供充沛的雨水去造益地球。这是通过水循环的奇妙设计而成就的,正如传道书1:7指出:“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圣经的约伯记一书更具体地说明这件事如何发生。
7.水如何从海洋去到云中?轻飘飘的浮云如何能够包含数以吨计的水?
7 冬天的洪流奔向海洋,但却并不停留在那里。耶和华从海洋“吸取水点,这水点从云雾中就变成雨”。因为水化为水蒸气,最后形成云雾,所以‘云彩浮于空中,就是那知识全备者奇妙的作为。’(约伯记36:27;37:16)当云仍然是云雾之际,便浮于空中;上帝“将水包在密云中,云却不破裂”。或者正如另一本译本(《当代》)说:“他把雨水卷在厚厚的云层里,云层却不因负荷太重而裂开。”——约伯记26:8。
8.“天上的瓶”经过什么不同的步骤才倾倒下来,从而完成水的循环?
8 “谁能倾倒天上的瓶”,使雨降于地呢?(约伯记38:37,38)“那知识全备者”首先把它们放在那里,使“这水点从云雾中……变成雨”。水点需要什么才能从云雾中变成雨呢?需要有些极细微的固体,例如尘或盐的微粒(每立方厘米的空气便有成千上万,以至数十万这样的微粒),给水滴作为凝聚的核心才行。据估计,一粒普通大小的雨点要有一百万点小水滴才能构成。惟独这一切事发生之后,云才能把大雨降在地上,形成河流,然后河水奔回大海。这样,水的循环便完成了。难道这一切都是仅凭盲目机遇发生的吗?这样的想法实在是‘无可原谅的’。
所罗门的智慧来源
9.所罗门发现有一种蚂蚁具有什么杰出的本领?
9 在古代世界,所罗门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智慧大都与耶和华的创造有关:“[所罗门]讲论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列王纪上4:33)同一位所罗门王写道:“懒惰人哪,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箴言6:6-8。
10.所罗门就收割蚂蚁所作的描述如何证实是真确的?
10 谁教导蚂蚁在夏天贮备粮食,好渡过严寒的冬天呢?有许多世纪之久,人一直怀疑所罗门说蚂蚁能收割及贮藏谷类过冬一事是否属实。没有人能证明有这样一回事。可是,在1871年,一位英国博物学家发现了蚂蚁的地下谷仓,从而证实了圣经报道的真确。然而,蚂蚁在夏季已晓得严冬将至,且有所需的智慧知道怎样行。蚂蚁怎会具有这种先见之明呢?圣经本身解释,耶和华的许多受造物有智慧制定在它们体内,好使它们能够活下去。收割蚂蚁便是这种来自创造主的恩赐的受惠者。箴言30:24论及它们说:“它们在本能上有智慧。”(《新世》)声称这样的智慧只凭碰巧产生是完全不合理的;人看不出事情背后有位睿智的创造主,实在是无可原谅的。
11.(甲)为何硕大无朋的红杉树如此令人懔然生畏?(乙)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有什么令人惊讶之处?
11 人站在一棵硕大无朋的红杉树底下,惊叹大树的巍峨参天;可以理解的是,人必然觉得自己渺小得像蚂蚁一般。树的大小的确惊人:树高90米,直径有11米,树皮0.6米厚,树根伸展开来占地逾7至10公顷。可是,甚至更惊人的是树的生长过程所涉及的化学和物理作用。叶用根吸收水分,从空气吸取二氧化碳,从太阳吸取能,然后制成糖,并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其中牵涉到大约70种化学反应,有许多是人还未完全明白的。令人惊讶的是,最先的反应有赖于阳光发出适当的光色,适当的波长;不然,叶绿素就无法吸收光能而产生光合作用。
12.(甲)红杉树吸收水分的方法有什么异乎寻常之处?(乙)为什么植物的生长需要氮去促成?氮的循环怎样完成?
12 另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是,树能够把水分从根部抽送到90米高的巨树顶部。所抽送的水比光合作用过程所需的多得多。多余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从树叶散回空气中。这使树得以降温,就像我们排汗降温一般。为了制造促成生长的蛋白质,就需要在糖或碳水化合物中加进氮。树叶不能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氮气,但泥里的微生物却能够把土壤里的氮气转变为可溶于水的硝酸根和亚硝酸根。这样,植物就能从根部把氮抽送到叶子那里去。植物和动物的蛋白质中都含有氮,它们死去腐烂后就把氮放出,于是氮循环便完成了。这一切所涉及的复杂过程的确令人惊叹不已,碰巧发生的机会实在微乎其微。
无言无语,也无声音,但却能说话!
13.星空向大卫述说什么?众星继续向我们发出什么信息?
13 繁星密布的夜空令观赏的人肃然起敬,这反映出创造主是多么令人懔然生畏!大卫在诗篇8:3,4,表达他的敬畏说:“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便说: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对那些有眼能够看见、有耳能够听见、心灵能够感受的人说来,星空就像对他们说话,好像它们向大卫发言一般:“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诗篇19:1-4。
14.为什么有一个星体的能量对我们这么重要?
14 我们获悉越多关于星宿的资料,它们向我们说话的声音就越响亮。以赛亚书40:26邀请我们留意诸星的巨大能量,说:“你们向上举目,看谁创造这万象,按数目领出,他一一称其名;因他的权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连一个都不缺。”其中一个星体——以引力使地球循着固定轨道运行的太阳——所发出的能量使植物得以生长,我们得以温暖,使一切生物得以存留在地球上。使徒保罗在上帝感示之下说:“这星和那星的荣光也有分别。”(哥林多前书15:41)科学家已知的星体有黄星(例如我们的太阳)、蓝星、红巨星、白矮星、中子星,以及发出难以估计的能量的爆炸式超新星。
15.许多发明家从受造万物获悉什么而试图加以仿效?
15 许多发明家从受造物获悉不少知识,并且试图仿效不同生物的能力。(约伯记12:7-10)请看看仅是几种受造物的杰出本领。海鸟有腺体能够除掉海水的盐分;若干鱼类和鳗能够发电;许多鱼类、蠕虫和昆虫能够发出冷光;蝙蝠和海豚晓得利用声纳;黄蜂能造纸;蚂蚁会筑桥;海獭懂得筑坝;有些蛇具有内置温度计;池塘里的昆虫晓得运用水底通气管和潜水钟;章鱼采用喷射推进法;蜘蛛能造七种网,又懂得制造活动囊盖、网巢、套索,蜘蛛的幼虫还晓得驾驶气球,在高空翱翔几千公里;鱼类和甲壳类动物运用的浮子,就好像潜艇里的水舱;鸟、昆虫、海龟、鱼和哺乳动物表现移栖的惊人绝技——这些本领是科学也无法解释的。
16.在科学发现之前数千年,圣经早已记下了什么符合科学的真理?
16 在科学发现之前数千年,圣经早已记下了一些符合科学的真理。摩西律法(公元前16世纪)反映出要预防病菌,这比巴斯德早了几千年。(利未记第13、14章)在公元前15世纪,约伯说:“上帝……将大地悬在虚空。”(约伯记26:7)在基督降生之前一千年,所罗门以比喻的说法论及血液循环;这是医学界到15世纪才明白的事。(传道书12:6)在遗传密码未曾为人所知之前,诗篇139:16已透露这种知识说:“我未成形的体质,你的眼早已看见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写在你的册上了。”公元前7世纪,在博物学家明白移栖一事之前,耶利米在耶利米书8:7写道:“空中的鹳鸟知道来去的定期;斑鸠燕子与白鹤也守候当来的时令。”
进化论者所拣选的“创造主”
17.(甲)罗马书1:21-23怎样论及那些拒绝承认在一切奇妙的创造背后有位睿智的创造主的人?(乙)在一种意义上,支持进化论的科学家把什么奉为他们的“创造主”?
17 一切奇妙的创造背后必然有位睿智的创造主。论到那些拒绝承认这事实的人,圣经说:“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将不能朽坏之上帝的荣耀变为偶像,仿佛必朽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他们“将上帝的真实变为虚谎,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罗马书1:21-23,25)支持进化论的科学家也与此类似。他们在实际上歌颂一个想象出来的进化环链——原生动物-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猿人”——而奉之为他们的“创造主”。但这些人其实知道,这条环链根本没有一个单细胞的有机体作为开始。已知的最简单的有机体也含有千亿个原子,而且能够有数以千计的化学反应同时在体内进行。
18,19.(甲)创始生命的功劳理应归于哪一位?(乙)论到耶和华的创造作为,我们能够看见多少?
18 耶和华上帝是生命的创始者。(诗篇36:9)他乃是万物的伟大首因。耶和华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他使之成为”。他所创造的东西数之不尽。无疑还有千千万万的事物是人所未知的。诗篇104:24,25暗示说:“耶和华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约伯记26:14则清楚指出这件事:“看哪,这不过是上帝工作的些微;我们所听于他的是何等细微的声音!他大能的雷声谁能明透呢?”我们看见的只是他些微的作为,听见的只是他细微的声音,但他大能的雷声确实是我们难以完全明白的。
19 然而,有一种方法比通过受造万物去认识他更好。这个更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他的话语圣经。我们在下篇文章会考虑这个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