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和华的话语节节得胜!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
耶和华的话语在以弗所得胜
17.关于浸礼,亚波罗和其他一些人需要什么训示?
17 保罗不久便开始了第三次海外传道旅程(约公元52-56年)。(18:23-19:7)与此同时,亚波罗在以弗所教导犹太人认识耶稣,但他只晓得约翰为了人违反律法之约、表示悔改而施行的浸礼。于是百基拉和亚居拉“把上帝的道更准确的向他讲解”(《新译》),很可能向他解释,人若要像耶稣一般受浸,就必须接受水浸礼及获得倾浇的圣灵。在公元33年五旬节施行了圣灵的浸礼之后,凡是受过约翰的浸礼的人均须奉耶稣的名再次受浸。(马太福音3:11,16;使徒行传2:38)后来在以弗所,大约有12个曾受过约翰的浸礼的犹太男子“奉主耶稣的名受洗”。这乃是圣经所载的再次受浸的惟一事例。保罗按手在他们身上,他们遂接获圣灵,并有两项神奇的标记表示上天已接纳他们——他们能够说方言及说预言。
18.保罗在以弗所居留时在什么地方作见证?这导致什么结果?
18 以弗所是个拥有大约30万居民的大城,保罗在这城里无疑十分忙碌。(19:8-10)城里亚底米女神的庙宇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庙宇的剧场能够容纳2万5000名观众。保罗在会堂里“劝化”人,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据。但后来有些人毁谤这道,批评基于对基督的信仰的生活方式,保罗便离开他们。有两年的时间,保罗每天在推喇奴的学院礼堂中讲道,结果“这道”传遍了亚细亚地区的各处。
19.在以弗所有什么事发生使‘耶和华的话语不断增长得胜’?
19 上帝表示他赞许保罗的活动,使后者能够施行许多医病和赶鬼的奇迹。(19:11-20)但是祭司长士基瓦的七个儿子虽然运用耶稣的名,却无法将鬼赶出,因为他们并不代表上帝和基督。他们甚至被鬼灵附身的人打伤。这使当地的人都深感惧怕,“主耶稣的名从此就尊大了。”成为信徒的人不再行邪术,并且公开将一些看来含有符咒和魔法的书焚毁。“这样,”路加写道,“耶和华的话语以大有能力的方式不断增长得胜。”(《新世》)今日也一样,上帝的仆人帮助许多人摆脱鬼灵的捆绑。——申命记18:10-12。
宗教偏执劳而无功
20.为什么以弗所的银匠煽动一场暴乱?这场暴乱怎样结束?
20 耶和华见证人时常面对愤怒的暴民,古代以弗所的基督徒亦然。(19:21-41)随着信徒日益增加,底米丢和其他银匠的收入亦随之大减,因为没有那么多人购买他们为多乳房的生育女神亚底米所造的银龛了。底米丢煽动群众把保罗的同工该犹和亚里达古拉进剧场里,但门徒不容许保罗进入其中。甚至有些主持游艺节目的地方官也劝保罗不要冒险。大约有两小时之久,暴民高声喊叫说:“大哉,以弗所人的亚底米啊。”最后,该城的书记官(地方政府的首长)对结集的工匠说,他们可以向有权作裁判的省长提出控告,或者在公民的‘合法集会’里谋求解决。不然,罗马便可以控告这些非法集会的人犯了暴乱之罪。说完这话之后,他便将群众解散了。
21.上帝怎样祝福保罗的工作?他怎样祝福今日耶和华见证人的工作?
21 上帝帮助保罗面对各项试炼,并且祝福他为了帮助人弃绝宗教谬误、转而接纳真理所作的努力。(可参阅耶利米书1:9,10。)
-
-
放胆宣扬耶和华的王国!守望台1990年 | 7月15日
-
-
造就信徒同工
3.在特罗亚有什么事发生?在我们的日子有什么相似的发展?
3 以弗所的暴动平息之后,保罗继续他的第三次海外传道旅程。(20:1-12)可是,他行将坐船前往叙利亚时,却获知犹太人设计要害他。既然他们可能计划登上同一艘船而将保罗杀死,他便路经马其顿回去。他在特罗亚花了一个星期造就当地的信徒同工,正如现今周游监督在耶和华见证人当中所为一般。保罗在离去的前夕谈话直到午夜,当时犹推古坐在窗台上,看来由于当日的活动而十分困倦。他在沉睡中从三楼跌下,就跌死了,但保罗使他复活过来。当时,这件事必然带来了很大的喜乐!那末,请想想,在将临的新世界里,当千百万死去的人复活过来时,喜乐更是何等的大!——约翰福音5:28,29。
4.在服事职务方面,保罗教导以弗所的长老们怎样行?
4 前往耶路撒冷途中,保罗在米利都与来自以弗所的长老们会面。(20:13-21)他提醒长老们,他曾“逐户地”(《新世》)教导他们,而且“关于对上帝悔改及对我们主耶稣有信心,[他]对犹太人和希腊人都作了彻底的见证。”(《新世》)这些终于成为长老的人都已悔改而怀有信仰。使徒也曾训练他们在逐户的服事职务上向不信者放胆传讲上帝的王国,正如今日耶和华见证人所为一般。
5.(甲)在接受圣灵的指引方面,保罗怎样堪作榜样?(乙)为什么长老们需要受到劝告“为全群谨慎”?
5 在接受上帝圣灵的指引方面,保罗的确堪作模范。(20:22-30)使徒“受着圣灵的捆绑”(《新世》),意即感到有义务要跟从圣灵的指引,于是毅然前往耶路撒冷去。虽然有捆锁和患难等待着他,他亦不为所动。他珍惜生命,但对他来说,对上帝紧守忠诚乃是最重要的事。我们也应当怀有同样的看法。保罗向长老们指出,‘圣灵既已立他们作监督,他们就当为全群谨慎。’他“离开”(看来指他死去)之后,“凶暴的豺狼”会“不爱惜羊群”。这样的人会从长老们当中兴起,不明真相的门徒会接受这些人的谬误主张。——帖撒罗尼迦后书2:6。
6.(甲)为什么保罗能够放心将长老们交托给上帝?(乙)保罗怎样跟从使徒行传20:35所提出的原则?
6 为了提防背教,长老们需要在灵性上保持警惕。(20:31-38)使徒曾教导他们认识希伯来文圣经和耶稣的道理,这具有使人成圣的力量,可以帮助他们承受属天的王国——‘一切成圣的人所得的产业’。保罗亲手作工以维持自己和同工的生活,借此他鼓励长老们要勤恳工作。(使徒行传18:1-3;帖撒罗尼迦前书2:9)我们若跟从同一的途径,帮助别人赢得永生,我们就会真正体会耶稣的话:“施比受更为有福。”我们可以在福音里见到这句话的含义,但这句话本身却惟独由保罗所引用;他也许从口头或借上帝感示而获知这句话。我们若像保罗一样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就会寻得很大快乐。事实上,他如此舍己为人,以至他与以弗所的长老分手时,他们均大感忧伤!
愿耶和华的旨意成就
7.保罗在顺服上帝的旨意方面怎样立下榜样?
7 保罗的海外传道旅程行将结束时(大约公元56年),他在顺服上帝的旨意方面再次立下优良的榜样。(21:1-14)在凯撒利亚,他和同伴住在腓利家里,后者有四个女儿,都是处女,并且是“说预言的”,她们凭着圣灵之助预告未来的事件。在凯撒利亚,说预言的基督徒亚迦布用保罗的腰带绑住自己的手脚,并在圣灵感动之下预告犹太人会在耶路撒冷把腰带的主人捆绑起来,将他交在外邦人手中。但保罗说:“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门徒只好住口,说:“愿主[耶和华]的旨意成就。”
8.我们有时若发觉难于接受优良的劝告,就应当记住什么事?
8 保罗告诉耶路撒冷的长老们上帝通过他的服事职务在外邦人当中所成就的事。(21:15-26)我们若发觉难于接受良好的忠告,我们可以记得当时保罗怎样虚心接受劝告。为了证明他没有在外邦国家中教训犹太人“背弃摩西”(《新译》),他听从长老们的劝告行了洁净的礼,并且负担自己和其他四个人的行礼费用。虽然耶稣的死亡废除了律法,保罗履行律法有关誓愿的规定却并不是不对的。——罗马书7: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