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温暖的姻亲关系
上文提及的苦恼媳妇富士子终于说服丈夫从父母家里迁往隔壁。但情况并没有多大改善。家姑前来干预如故,她依然郁郁不乐。后来有一天,有个陌生人上门探访。
这次探访使富士子开始了一项课程,结果为她带来性格上的改变,她与别人的关系亦因而大有改善。她开始与耶和华见证人研究圣经。终于,她的态度有如此显著的改善,以至她的家翁也想参加研究,亲自看看‘那令她改变性格的究竟是怎样的宗教’。
认识新的连系
圣经清楚说明婚姻的安排。上帝创造了第一对男女,让他们结为夫妇之后制定了以下的原则:“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世记2:24)因此新婚的夫妇必须承认他们已进入一种新的关系之中。他们即使不得不与姻亲同住,也必须意识到夫妻是一个独立的单位,需要互相扶持地厮守下去。
可是,离开父母并非意味到儿女一结婚就背弃双亲,不再孝敬他们。圣经教训说:“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箴言23:22)不过,既结了婚,关系就必须作出调整。只要家中每个成员都将这件事紧记在心,年轻夫妇就能从父母的经验和智慧得益。
提摩太是一位声名良好的青年,使徒保罗曾携同他作海外传道旅行,教养提摩太成人的是他的犹太籍的母亲友妮基。可是,外祖母罗以在模铸他的一生方面显然有所贡献。(提摩太后书1:5;3:15)这并不是说祖母在训练孩子方面有权干预,擅自订立与父母不同的标准。但长辈可以用适当的方式在教养孩童方面帮助年轻的一代。——提多书2:3-5。
“智慧妇人”
两代若要在敏感的问题上——例如训练孩童——彼此合作,两者均必须明智行事。圣经的箴言说:“智慧妇人建立家室;愚妄妇人亲手拆毁。”(箴言14:1)一个妇人怎样建立家室呢?登美子说借着沟通,她得以弥补她和媳妇富士子之间的关系。圣经的忠告是:“不先商议,所谋无效。”——箴言15:22。
沟通并非意味到把心里的事尽都说出来而不理会对方有什么感受。沟通需要表现智慧。‘智慧人会聆听’别人所要说的话。有时你的姻亲有话想说,但迟疑不敢表达。因此要有辨识力,设法把对方的思想“汲引出来”。然后“三思”而后言。——箴言1:5;15:28,《现译》;20:5。
说话合时非常重要。圣经的箴言说:“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箴言25:11)登美子和她的媳妇说,她们要等待适当时候才发表一些可能会触怒对方的意见。登美子说:“我若想对媳妇指出一些需要留意的事,就要三思才发言。我把事情记在心里,等到她心情愉快而肚子不饿时才说出来。要知道,人空着肚子时比较易怒。”
智慧妇人不会说姻亲的坏话。与家姑同居了30年的日本作家田中澄江说:“不论我们是家姑抑或媳妇,都应该知道我们若说对方的坏话,终久会为对方所知。”反过来,她赞成直接或间接说对方的好话。
可是,姻亲若对你的努力无动于中又如何?
要敏于宽恕
姻亲间的严重难题往往是小事化大的结果,所说所行若换过别人就可能没事了。既然我们都不完美,‘在话语上不免有过失,’有时会‘说话浮躁,如刀刺人。’(雅各书3:2;箴言12:18)不过,对话语上的无心之失处之泰然是明智的。
许多克服了姻亲难题的人均留意听从圣经的教训:“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歌罗西书3:13)诚然,容忍和宽恕姻亲并非易事,尤其以彼此有嫌隙的时候为然。但促使我们敏于宽恕别人的一个有力因素是,这样我们便可以蒙上帝宽恕我们自己的过错。——马太福音6:14,15。
甚至在东方各地传统上信奉佛教、道教、儒家、神道教的人当中,也有不少人研究圣经,体会到关于一位仁慈的创造者的真理。这样的体会曾帮助他们克服一些看来无法消解的愤恨感觉。
‘爱永不止息’
愉快的姻亲关系需要稳固的基础。出于责任感去照顾年老或多病的姻亲未必能建立最好的关系。晴子在家姑患癌将死时学到这样的教训。她每日以大部分时间在医院服侍家姑,此外还要照顾自己的家庭。由于太过紧张,她终于脱落了大半的头发。
有一天,她为家姑剪指甲时,无意之间剪着指甲下面的肉。家姑粗声说:“你并不是真正关心我!”
晴子被这缺乏体会的话吓了一跳而不禁流下泪来。后来她意识到,这话令她如此伤心是因为她替家姑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责任感的缘故。她于是决定以爱心为服务的驱策力量。(以弗所书5:1,2)这使她能够克服愤恨的感觉,结果与家姑恢复良好关系,直至家姑去世为止。
的确,圣经把爱心界定为平息家庭纠纷的钥匙。请读读使徒保罗论及爱心的话,看看你是否同意。他写道:“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难怪保罗补充说:“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13:4-8)你怎样才能培养这样的爱心呢?
圣经把“爱”列为圣灵“果子”之一。(加拉太书5:22,23)因此,若要培养这种爱心,除了自己作出努力之外,上帝的灵是不可少的。此外,你可以祈求圣经的上帝耶和华帮助你把与上帝相若的爱心加进你的品格之中。(约翰一书4:8)当然,这一切需要研究圣经以求真正认识上帝。耶和华见证人乐意在这方面协助你,正如他们协助富士子和许多其他人一般。
只要你把从圣经学得的知识切实应用出来,你便会发现这不但可以改善你与上帝的关系,而且也改善与你周遭所有人的关系,包括你与姻亲的关系在内。你会亲历到圣经的应许,得享“上帝所赐超过人能了解的平安”。——腓立比书4:6,7,《新译》。
这几篇文章所描述的富士子和其他的人都享受到这样的和平——你也能享有。不错,借着仰望耶和华上帝以及听从他的话语圣经的劝告,你也能够与自己的姻亲建立和保持温暖的关系。
[第24,25页 的附栏]
丈夫——缔造和平抑或破坏和平?
两三代人若同住一屋,丈夫在保持家庭和睦方面所担任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关于典型规避责任的丈夫,九州大学教授兼家庭社会学专家有地亨写道:
“夫妇若和[母亲]同住,母亲会感觉到儿女的需要;她既察觉到这种需要,就不期而然地照顾儿女。儿子也毫不犹豫地接受照顾。儿子若稍为考虑到自己妻子的处境,挺身制止母亲的干预,难题就可以解决了。可惜有太多时候,作儿子的并不了解到这点。”
那末,在促进家庭和睦方面,丈夫怎样才能担任积极的角色呢?光春声称他应用圣经原则对家庭很有帮助。他承认,“母子之间的关系非常巩固,即使儿子已长大成人也不例外。因此儿子必须作出自觉的努力去‘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他应用这项原则的方法是,只和妻子讨论关于教养和训练孩子的问题,在家务方面避免把妻子和母亲比较。他继续说:“如今,我们和父母互相尊重。我们各人都知道,什么干预会导致愤恨,什么帮助和合作会受到赏识。”
除了“与妻子连合”之外,丈夫还须在母亲和妻子之间作中间人。(创世记2:24)他要敏于聆听,让她们倾心吐意。(箴言20:5)一位学会了机巧地处理事态的丈夫首先探知妻子的感受。然后,他在妻子面前和母亲谈论所引起的问题。借着扮演缔造和平的人,儿子可以在他所爱的两个妇人之间促成愉快的家庭关系。
[第25页的图片]
要留心聆听,彼此沟通
[第26页的图片]
能够建立良好关系的是爱心而非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