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一本预知未来的书
    一本造益万民的书
    • 古代的巴比伦城被人誉为“列国的荣耀”。(以赛亚书13:19)这个面积广大的城市位居要冲,是波斯湾到地中海的商路必经之地。所以,对东西方的海陆贸易来说,巴比伦城是个商业重镇。

      到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城成为巴比伦帝国看来牢不可破的首都。这城横跨幼发拉底河,巴比伦人利用河水筑了一道又深又阔的护城河,又筑了许多纵横交错的运河。除此之外,城的四周还建有巨大的双重城墙,墙上筑有许多供防卫用的碉堡。难怪城里的居民感到十分安全。

      可是,在公元前8世纪(当时巴比伦尚未达到全盛时期),以赛亚先知已预告巴比伦会给“灭亡的扫帚扫净”。(以赛亚书13:19;14:22,23)以赛亚也描述巴比伦陷落的方式。入侵的军队会使它的河流“干涸”;这样,它的护城河就失去作用,以致将城暴露在敌人攻击之下。以赛亚甚至提及征服者的名字,他就是波斯王“塞鲁士”;“城门[要]在他面前敞开,不得关闭”。——以赛亚书44:27-45:2。

  • 一本预知未来的书
    一本造益万民的书
    • “那地必永远没有居民”

      巴比伦陷落之后,会有什么遭遇呢?以赛亚预言说:“那地必永远没有居民,世世代代无人居住;阿拉伯人不在那里搭帐幕;牧羊人也不领羊群躺卧在那里。”(以赛亚书13:20,新译)预告一个位居要冲的城市竟然会无人居住,实在是太奇怪了。以赛亚的话可能是在他见到巴比伦沦为荒凉之后,才写下来的吗?

      巴比伦被塞鲁士攻陷之后,虽然地位一落千丈,却仍然有人居住,达多个世纪之久。你还记得,死海书卷包含一份完整的以赛亚书,是在公元前2世纪写成的。抄制这份书卷的时候,巴比伦被帕提亚人所占领。公元1世纪,有一群犹太人在巴比伦定居,圣经执笔者彼得曾经前往探访这些人。(彼得前书5:13)在那个时候,以赛亚书死海书卷已写成了差不多两个世纪。因此,直至公元1世纪,巴比伦尚未完全沦为荒凉,但以赛亚书在此之前很久已写成了。a

      正如圣经预言,巴比伦最后沦为“乱堆”。(耶利米书51:37)据希伯来学者哲罗姆(公元4世纪)说,巴比伦当日成为“各种野兽”出没的猎场。9 直至今日,巴比伦仍是一片荒土。

      以赛亚并没有活到目击巴比伦变成寂无人居的日子。但这个一度势力强大的城市的遗迹(位于巴格达以南大约80公里)却默默地作证,以赛亚的预言确已应验了:“那地必永远没有居民。”就算人使巴比伦成为观光地点,吸引若干游客前往参观,巴比伦的“后裔子孙”却永远消逝了。——以赛亚书13:20;14:22,23,新译。

      所以,以赛亚先知所说的并不是一些模棱两可的预言,可以用来解释任何未来的发展。他也没有重写历史,冒充为预言。请想想这件事:为什么一个骗子要冒险“预告”一些他绝对无法控制的事,公言势强力大的巴比伦会永无人居呢?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