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17 10月 17-20页
  • 亚利马太的约瑟勇敢表明立场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亚利马太的约瑟勇敢表明立场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7年(研读版)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公议会的成员
  • 暗中做耶稣的门徒
  • 终于鼓起勇气
  • 安葬耶稣的遗体
  • 我们学到什么?
  • 尽责的家主、上帝的忠仆
    信心的榜样
  • 约瑟
    洞悉圣经(下册)
  • 他爱护家人,克尽父职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2年
  • “难道我能取代上帝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5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17年(研读版)
《守》17 10月 17-20页
亚利马太的约瑟对本丢·彼拉多说话

亚利马太的约瑟勇敢表明立场

亚利马太的约瑟没想到自己真的能鼓起勇气去找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约瑟想要好好安葬耶稣的遗体,就必须先得到彼拉多的同意,但彼拉多是出了名的固执。尽管如此,事情的发展并没有约瑟想象中那么困难。彼拉多得到军官的证实,确定耶稣已经死了,就同意了约瑟的请求。于是,约瑟带着一颗沉重的心,加快脚步返回耶稣被处死的地方。(马可福音15:42-45)

  • 亚利马太的约瑟是谁?

  • 他跟耶稣的关系是什么?

  • 我们可以从他的故事学到什么?

公议会的成员

公议会是犹太最高法院兼行政机构,马可福音说约瑟是“公议会的成员,很有名望”。(马可福音15:1,43)由此可见,约瑟是个有头有脸的犹太领袖,因此能跟罗马总督会面。看来他也十分富有。(马太福音27:57)

你有勇气承认耶稣是你的君王吗?

大部分的公议会成员都非常敌视耶稣,甚至密谋要害死他。但是约瑟不一样,他是个“良善正义”的人。(路加福音23:50)约瑟为人诚实,道德清白,努力服从上帝的诫命,经文也说他“向来等待上帝的王国”。(马可福音15:43;马太福音27:57)约瑟内心充满对真理和正义的渴求,也难怪他会被耶稣所传的信息吸引,进而成为他的门徒。

暗中做耶稣的门徒

约翰福音19:38说:“约瑟是耶稣的门徒,可是他怕犹太人,所以是暗中做门徒的。”约瑟害怕犹太人,因为他们鄙视耶稣,也极力将所有跟从耶稣的人都赶出犹太会堂。(约翰福音7:45-49;9:22)一个人如果被赶出犹太会堂,就表示他被自己的犹太同胞轻视、排斥。约瑟害怕会身败名裂,所以迟迟不敢公开承认自己是耶稣的门徒。

其实有不少人跟约瑟一样,内心充满挣扎,不敢承认自己跟随耶稣。约翰福音12:42说:“就连官长也有很多人信从他,只是由于法利赛派,就不敢公开承认,免得被开除,逐出会堂。”公议会成员尼哥德慕也一样,不敢承认自己跟随耶稣。(约翰福音3:1-10;7:50-52)

反观约瑟,虽然他是 耶稣的门徒,却没有勇气公开地承认。这显然是严重的问题,因为耶稣曾说:“凡在人面前承认跟我联合的,我在我的天父面前也要承认跟他联合;谁在人面前不认我,我在我的天父面前也要不认他。”(马太福音10:32,33)约瑟并没有不认耶稣,但他也没有勇气公开表明自己信从耶稣。如果是你,你会勇敢承认自己跟随耶稣吗?

不过,圣经也说约瑟一向不赞成公议会针对耶稣的计谋。(路加福音23:51)有些人认为,公议会在审问耶稣时,约瑟并不在场。无论约瑟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他一定对公议会这种颠倒是非的判决深恶痛绝,也遗憾自己阻止不了这样的恶行。

终于鼓起勇气

耶稣牺牲生命,终于感动约瑟克服恐惧。他勇敢无畏地表明立场,决心与耶稣的门徒站在同一阵线。马可福音15:43说:“他鼓起勇气 进去见彼拉多,请求领取耶稣的遗体。”

耶稣死的时候,约瑟很可能就在现场。后来当约瑟请求领取耶稣的遗体时,彼拉多感到很惊讶,因为他没想到耶稣已经死了。(马可福音15:44)假如约瑟亲眼目睹耶稣在苦刑柱上受尽折磨而死去,这残酷的景象可能深深震撼他,使他下定决心要公开表明自己的信仰。无论如何,约瑟不再犹豫,他不想再暗中做耶稣的门徒了。

安葬耶稣的遗体

按照犹太人的律法,被处死的罪犯尸体必须在日落之前埋葬。(申命记21:22,23)但对于罪犯的尸体,罗马人通常随意处置,要不是任凭尸体一直挂在柱上,就是丢在乱葬岗里。不过,约瑟绝不会让耶稣的遗体受到这样的对待。约瑟拥有一个墓穴,离耶稣死去的地方不远。这个墓穴是从岩石里凿出来的,还没有人被葬在里面。约瑟可能不久前才从亚利马太a搬到耶路撒冷,而这个墓穴是他为自己的家族准备的。(路加福音23:53;约翰福音19:41)约瑟将耶稣安葬在自己家族墓穴的善行,正好应验了关于弥赛亚的一个预言:“死的时候也跟富翁在一处。”(以赛亚书53:5,8,9)

有什么事比你和耶和华的关系更重要?

人们把耶稣的遗体从苦刑柱上取下

四本福音书都记载,耶稣的遗体从柱上被取下后,约瑟就用上等的细麻布裹好,并且安放在自己的墓穴里。(马太福音27:59-61;马可福音15:46,47;路加福音23:53,55;约翰福音19:38-40)经文也特别描述尼哥德慕带着香料,前来帮助约瑟。他们两人都是有名望的公议会成员,所以很可能会吩咐仆人搬运和埋葬尸体,而不是亲自搬运。即使如此,他们两人必定承受不小的压力,因为按照犹太人的律法,凡接触过尸体的人,都会有七天被视为不洁净,他们所触碰的东西也会被视作不洁。(民数记19:11;哈该书2:13)如果约瑟和尼哥德慕真的因此被视为不洁,他们就必须与群众隔离,不能参与逾越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民数记9:6)除此之外,为了埋葬耶稣,约瑟可能要忍受其他公议会成员的侮蔑。尽管如此,只要能安葬耶稣的遗体,同时让人知道他是耶稣的门徒,就算要承担不好的后果,约瑟也在所不惜。

我们学到什么?

在福音书叙述安葬耶稣的事之后,圣经就没有再提到亚利马太的约瑟。虽然我们不知道他后来有什么遭遇,但从这次事件,我们看到严峻的考验不但没有削弱约瑟的信心,反而使他更坚强。因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约瑟一定会继续公开地表明自己是基督的门徒。

约瑟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有什么事比我们自己和耶和华的关系更重要?我们会让名望、事业、财富、家人,甚至自由,超越耶和华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吗?

a 亚利马太可能就是拉玛(今日的兰提斯),距离耶路撒冷西北约35公里。拉玛是先知撒母耳的故乡。(撒母耳记上1:19,20)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