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8 11/1 30-31页
  • 耶稣抽空跟小孩子一起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耶稣抽空跟小孩子一起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耶稣接待小孩子
  • 我们可以学到的教训
  • 你有没有“基督的思想”?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0年
  • 儿女是宝贵的产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5年
  • 你具有基督的心意吗?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7年
  • 成为耶稣门徒的人
    聆听伟大的导师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8年
《守》98 11/1 30-31页

他们执行耶和华的旨意

耶稣抽空跟小孩子一起

耶稣快要结束为期三年半的服事职务了。他不久就要前往耶路撒冷,经历痛苦的死亡。耶稣清楚知道前头会有什么事发生,他对门徒说:“人的儿子要交在人的手里,被人杀死。”——马可福音9:31。

既然时候无多,耶稣必定想尽量善用余下的一分一秒。事实上,他的门徒仍然需要帮助。耶稣深知门徒仍然需要受到强有力的劝戒,好使他们看出谦卑的重要,以及留意提防跌倒的危险。(马可福音9:35-37,42-48)他也得就婚姻、离婚和独身的问题向门徒提出指导。(马太福音19:3-12)耶稣知道自己已不久人世,所以无疑怀着紧急的心情,向门徒提出明确扼要的训示。既然时间对耶稣这么宝贵,他接着所做的事就更令人感到意外。

耶稣接待小孩子

圣经报道说:“有人开始把小孩子带到耶稣那里,要耶稣摸他们。”门徒看见这事,就马上训斥那些人。也许他们认为耶稣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关心小孩子。但耶稣竟然向门徒 生气,试想想他们感到多么意外!耶稣对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制止他们,因为上帝的王国正属于这样的人。”然后,他强调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谁不像小孩子一样接受上帝的王国,就决不能进去。”——马可福音10:13-15。

耶稣知道小孩子有很多优点。小孩子求知欲强,不会诸多猜疑。他们服从父母,甚至敢在其他孩童面前为父母辩护。他们虚心学习、乐于受教。所有渴望进入上帝王国的人都应该培养孩子的这种特质。正如耶稣说:“上帝的王国正属于这样的人。”——可参阅马太福音18:1-5。

耶稣并不是只为了要用孩童为喻,才跟他们有接触。圣经的记载清楚表明,耶稣很喜欢跟小孩子在一起。马可报道耶稣“把孩子搂进臂膀里,开始祝福他们,按手在他们身上”。(马可福音10:16)在四福音里,只有马可提及这个感人的细节,说耶稣“把孩子搂进臂膀里”。a人们带孩子来见耶稣,只不过希望耶稣“摸”他们,但耶稣却超乎他们的期望,把孩子搂在怀里。

耶稣“按手”在孩子身上是什么意思呢?这绝不是个宗教仪式(例如浸礼)。按手有时表示授予任务,有时只是指祝福的意思。(创世记48:14;使徒行传6:6)看来这里所指的是耶稣祝福那些小孩子。

无论如何,马可在这里用了一个含意较强烈的“祝福”措词——(卡秋洛格奥)——去加强语气。这暗示耶稣热诚、亲切、温柔地祝福小孩。显然耶稣并不认为跟孩子在一起是浪费时间。

我们可以学到的教训

耶稣对待儿童和成年人都和蔼可亲,既不咄咄逼人,也不会令人自惭形秽。一本参考书说:“他脸上必定时常挂着笑容,有时甚至开怀大笑。”难怪无论什么年龄的人,在耶稣面前都感到自在。既然耶稣为我们立下了榜样,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别人觉得我平易近人吗?”“我看来太忙于处理事务,以致无暇关心别人吗?”要对人培养真挚的关怀,这样,我们就会像耶稣一样乐于献出自己。别人也会感受到我们真正关心他们,于是乐于亲近我们。——箴言11:25。

正如马可的记载显示,耶稣很喜欢跟小孩子在一起。他曾用儿童的游戏作为喻例,可见他必然细心观察过儿童玩耍。(马太福音11:16-19)耶稣所祝福的孩子,有些可能年纪很轻,根本不知道他是谁,也不明白他的教训,但耶稣并不觉得跟孩童一起是浪费时间。他乐于花时间跟小孩子一起,因为他深爱他们。许多接触过耶稣的孩子,很可能后来受到感动,回应耶稣的爱而成为他的门徒。

既然耶稣在死前一周尚且抽空跟孩童在一起,我们无疑也能够在百忙中抽时间这样做。要留意关心那些特别需要人鼓励的儿童,例如没有父亲的孩子。真的,小孩子感觉受人爱护,就会茁壮成长。耶和华希望我们人人都尽力爱护和帮助孩子。——诗篇10:14。

[脚注]

a 一部译本把这句话翻做耶稣“拥抱他们”。另一部译本则说耶稣“把他们搂进臂弯里”。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