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吗?
你发觉近期《守望台》杂志刊载了许多切合实际的资料吗?何不试试你是否记得以下的资料?
◻ 什么事实表明圣经并不赞成人们把耶稣的出生地点视作神圣?
圣经本身并没有提及耶稣出生的精确地点。马太和路加的福音记载仅含有非常简略的资料。(马太福音2:1,5;路加福音2:4-7)约翰福音7:40-42表明一般人都不知道耶稣的出生地点,有些人甚至以为他在加利利诞生。此外,耶稣在地上生活时也从没有宣传有关自己出生的细节。——1/15,第5页。
◻ 在面对诸如身体不适、抑郁、经济困难等试炼时,基督徒怎样才能保持喜乐?
上帝的话语提供所需的安慰和指引。阅读或聆听诗篇的朗诵能够使人精神振作。大卫劝勉说:“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必抚养你。”他也向我们提出保证,耶和华的确是“听祷告的主”。(诗篇55:22;65:2)耶和华的组织通过书刊和会众的长老乐于随时帮助我们应付难题。——2/1,第14、15页。
◻ 耶稣在被带往行刑地点之际说:“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路加福音23:31)
耶稣所说的树是指犹太国,由于当时耶稣仍在他们当中,也有一小群相信耶稣的人在国内,所以这棵树仍含有一些能够维持生命的汁水。可是,一旦这些人从国中除去,剩下的便只是一棵在灵性上死去的树,一个枯萎了的国家组织而已。——2/15,第9页。
◻ 马太福音5:8谈及“心地纯洁的人”会“看见上帝”,他们怎能如此行?
他们“看见上帝”的意思是他们会见到他为紧守忠诚的人所采取的行动。(可参阅出埃及记33:20;约伯记19:26;42:5。)可是,在马太福音5:8译作“看见”的希腊字词也含有“用头脑看见、领悟、认识”的意思。既然耶稣完美地反映出上帝的品格,“心地纯洁”的人遂能够借着洞察他的品格而“看见上帝”。(约翰福音14:7-9)——2/15,第16页。
◻ 为什么我们能够断定耶稣便是天使长米迦勒?
上帝的话语只提及一位天使长,并且将这位天使与复活了的主耶稣相提并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上帝的号吹响。”(帖撒罗尼迦前书4:16)在犹大书第9节,我们获悉这位天使长的名字是米迦勒。——3/1,第17页。
◻ 我们可以在哪四个范畴内对别人表现尊重?
我们应该对统治者、雇主、家庭圈子和会众里的各分子表现尊重。——3/1,第20-2页。
◻ 耶稣在死前不久为那些有年老父母的人立下什么优良榜样?
耶稣被钉在苦刑柱上时仍对自己母亲的身体和灵性福利深表关注,他将母亲交托给自己最钟爱的使徒约翰代为照顾。(约翰福音19:25-27)——3/15,第8页。
◻ 何以耶稣必须受苦?
耶稣受苦可解决有关上帝的仆人是否能够保持忠贞的争论,也可以装备他担当作全人类慈悲的大祭司的角色。(希伯来书4:15)——3/15,第14、15页。
◻ 伊甸园的反叛引起了什么重大争论?
人可以脱离上帝而成功地管理自己吗?上帝要求人服从他的至高统治权是公平的吗?更进一步的争论是,有任何人会不自私地自愿选择事奉上帝吗?——4/1,第6页。
◻ 何以有些人会错误地领食受难纪念的象征物?
有些不成熟的人可能仍未对上帝的旨意怀有平衡的体会。他们可能不明白被膏是“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上帝。”(罗马书9:16)人不能自行决定是否喜欢被带进新约里与基督一同继承天国。重要的是耶和华所作的选择,而他的灵会将他所作的选择显明出来。(罗马书8:16;哥林多前书12:18)——4/15,第21页。
◻ 西番雅书3:9所谈及的“清洁的言语”是什么?
清洁的言语便是对有关上帝和他旨意的真理的正确了解。——5/1,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