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作见证》 21章165-172页
  • “无论谁灭亡,我都是清白的,不用承担血债”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无论谁灭亡,我都是清白的,不用承担血债”
  • “为上帝的王国作彻底的见证”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起程去马其顿”(使徒行传20:1,2)
  • “犹太人密谋害他”(使徒行传20:3,4)
  • 他们“感到十分安慰”(使徒行传20:5-12)
  • “无论是在公众场合还是挨家挨户”(使徒行传20:13-24)
  • “要留意自己和整个羊群”(使徒行传20:25-38)
  • 对所有人的血保持清白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60年
  • 放胆宣扬耶和华的王国!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0年
  • “只管说,不要闭口不言”
    “为上帝的王国作彻底的见证”
  • 圣经的第47本书——哥林多后书
    “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
查看更多
“为上帝的王国作彻底的见证”
《作见证》 21章165-172页

第21章

“无论谁灭亡,我都是清白的,不用承担血债”

保罗热心传道,劝告长老

根据使徒行传20:1-38

1-3.(甲)犹推古摔死的那个晚上发生了什么事?(乙)保罗怎么做?这表明保罗是个怎样的人?

在特洛阿斯,一所房子楼上的房间挤满了人,保罗正在这里对弟兄们讲话。他因为第二天就要走,所以讲了很久。现在是半夜,由于点了许多灯,房间里变得有些闷热,可能还弥漫着烟。有一个叫犹推古的年轻人坐在窗口上,在保罗讲话的时候睡着了,结果从三楼的窗户掉了下去!

2 路加是个医生,他很可能马上就冲出去查看这个年轻人的情况。犹推古“被扶起来的时候已经死了”。(使徒行传20:9)然而,奇迹也随之而来。保罗伏在这个年轻人身上,对众人说:“不要慌乱,他活过来了。”保罗使犹推古复活了!(使徒行传20:10)

3 这件事显示出上帝的神圣力量能发挥强大的作用。犹推古的死不是保罗的错,但保罗还是不希望这场意外令当晚的重要聚会蒙上阴影,或让人对上帝失去信心。借着使犹推古复活,保罗让整群会众都得到安慰、充满力量,可以继续执行传道工作。显然,保罗觉得自己要对别人的生命负责。这让我们想起他说过:“无论谁灭亡,我都是清白的,不用承担血债。”(使徒行传20:26)现在让我们看看保罗怎样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榜样。

“起程去马其顿”(使徒行传20:1,2)

4.保罗刚刚经历了什么严峻的考验?

4 正如上一章所说,保罗刚刚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他在以弗所的传道工作很有成效,当地靠阿耳忒弥斯崇拜谋生的银匠因而掀起骚乱。使徒行传20:1说:“骚乱平息以后,保罗请门徒来,鼓励了他们一番,就向他们告别,起程去马其顿。”

5,6.(甲)保罗可能在马其顿住了多久?他怎样帮助那里的弟兄?(乙)保罗对信徒保持怎样的态度?

5 在去马其顿的路上,保罗曾在特洛阿斯港稍作停留,希望在那里跟派到哥林多的提多会合。(哥林多后书2:12,13)不过,保罗后来清楚看出提多来不了,就继续上路去马其顿,在那里住了不到一年,“说了许多话鼓励弟兄们”。a(使徒行传20:2)最后,提多在马其顿跟保罗会合,还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说哥林多会众对他写给他们的第一封信有很好的反应。(哥林多后书7:5-7)于是,保罗又给他们写了一封信,也就是哥林多后书。

6 值得注意的是,路加说保罗的探访“鼓励”了以弗所和马其顿的弟兄。“鼓励”这个词充分说明了保罗对信徒的态度!跟蔑视群众的法利赛派截然不同,保罗把上帝的羊视为一起工作的伙伴。(约翰福音7:47-49;哥林多前书3:9)他即使有时不得不严厉地劝诫他们,也仍旧把他们视为自己深爱的伙伴。(哥林多后书2:4)

7.今日的基督徒监督可以怎样效法保罗?

7 今日,会众的长老和分区监督都努力效法保罗。即使责备人,目的也是帮助需要纠正的人。监督会怀着体恤之心,尽量鼓励而非谴责。有一位做分区监督很多年的弟兄说:“大部分弟兄姐妹都渴望做对的事,不过他们时常要应付挫折、忧虑和力不从心的感觉。”监督可以让这些基督徒弟兄姐妹得到力量,振作起来。(希伯来书12:12,13)

保罗在马其顿所写的书信

在哥林多后书里,保罗说他到了马其顿以后很担心哥林多的弟兄,但听了提多从哥林多带来的好消息之后就感到欣慰。当时大约是公元55年,保罗在哥林多后书这封信中提到自己仍然在马其顿。(哥林多后书7:5-7;9:2-4)在那段日子,保罗所关心的还有为犹地亚的圣民收集捐款这件事。(哥林多后书8:18-21)另外,保罗知道哥林多会众有些“假使徒,行事诡诈”,也为此担心。(哥林多后书11:5,13,14)

保罗所写的提多书可能也是在马其顿写的。保罗第一次在罗马被囚的日子结束后,在公元61至64年期间去过克里特岛。他把提多留在克里特,请他纠正弊端,并在会众里委任长老。(提多书1:5)保罗请提多到尼哥波立跟他见面。在古代,地中海一带有好些城市都叫做尼哥波立,但保罗说的看来是希腊西北部的尼哥波立。保罗写信给提多时,很可能正在那一带传道。(提多书3:12)

保罗写的提摩太前书,可能也是在公元61至64年期间他在罗马获释后、再次被囚之前写的。在信的起头保罗提到,他曾经请提摩太留在以弗所,而当时他准备前往马其顿。(提摩太前书1:3)看来这封信是在马其顿写的。在信中,保罗像父亲那样劝勉提摩太,并说明处理会众某些问题的程序。

“犹太人密谋害他”(使徒行传20:3,4)

8,9.(甲)为什么保罗改变了计划,没有直接坐船到叙利亚去?(乙)为什么犹太人对保罗怀恨在心?

8 保罗从马其顿去了哥林多。b在那里过了三个月以后,他很想继续上路去坚革里,然后坐船去叙利亚,再前往耶路撒冷把捐款带给那里贫困的弟兄姐妹。c(使徒行传24:17;罗马书15:25,26)不料后来情势突变,他不得不改变计划。当时,正如使徒行传20:3说的:“犹太人密谋害他。”

9 犹太人对保罗怀恨在心,这也不奇怪,因为在他们眼中保罗是个叛道者。早些时候,由于保罗在哥林多传道,当地犹太会堂的一位重要人物基利司布改信了基督教。(使徒行传18:7,8;哥林多前书1:14)还有一次,哥林多的犹太人在亚该亚行省的总督迦流面前指控保罗,但迦流认为他们的指控毫无根据,所以不肯受理,这让保罗的敌人怒不可遏。(使徒行传18:12-17)如今哥林多的犹太人可能知道或是推测保罗不久就会从附近的坚革里启航,于是密谋在那里伏击他。保罗会怎么做呢?

10.保罗没有取道坚革里是因为懦弱吗?请解释。

10 保罗为了人身安全,也为了保护托付给他的捐款,回叙利亚时决定取道马其顿,而不是取道坚革里。当然,陆路有陆路的风险。在古代,路途上常有强盗埋伏,就连旅店也可能不安全。但保罗宁愿冒陆路的风险,也不去坚革里冒更大的险。好在保罗并非孤身上路,在这段传道旅程中,他有不少同伴,包括:所巴特、亚里达古、西公都、该犹、提摩太、推基古和特罗非摩。(使徒行传20:3,4)

11.今日的基督徒会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在这方面,耶稣树立了什么榜样?

11 今日的基督徒像保罗一样,在传道时会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在有些地区,他们不会单独行动,而会几个人或至少两个人一起传道。受到迫害时,他们会怎么做?基督徒知道自己难免会受到迫害。(约翰福音15:20;提摩太后书3:12)但他们不会故意冒险。请想想耶稣的榜样。有一次,在耶路撒冷的反对者拿起石头要砸耶稣,“耶稣却躲起来,离开了圣殿”。(约翰福音8:59)后来,犹太人密谋要杀他,耶稣就“不再公开地在犹太人当中往来。他离开那里,前往旷野附近的地方”。(约翰福音11:54)只要不违反上帝的旨意,耶稣就会采取措施保护自己。今日的基督徒也一样。(马太福音10:16)

保罗运送捐款

公元33年五旬节之后许多年,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吃尽苦头。他们遭遇饥荒,受到迫害,财物被人抢去。结果,有些基督徒陷入困境。(使徒行传11:27-12:1;希伯来书10:32-34)因此,公元49年左右,耶路撒冷的长老指示保罗,除了要专心向外族人传道,也要“顾念穷人”。保罗就按照指示,着手筹办向各群会众收集捐款的事。(加拉太书2:10)

公元55年,保罗对哥林多的基督徒说:“请按照我给加拉太各地会众的指示去做。每周的第一天,你们每个人都该按照自己的能力拨出一些钱,免得我来以后才临时收集。我来以后,就会派你们信中推荐的人,把你们的捐款带去耶路撒冷。”(哥林多前书16:1-3)不久之后,保罗在神圣力量启示之下写第二封信给哥林多会众,劝他们把捐献的物资准备妥当,并提到马其顿人也慷慨捐献。(哥林多后书8:1-9:15)

因此在公元56年,各群会众的代表跟保罗会合,一同把收集到的所有捐款送到耶路撒冷去。九个男子一起上路,除了比较安全,也免得有人指责保罗不当地处理捐款。(哥林多后书8:20)保罗上耶路撒冷去的主要目的,就是运送捐款。(罗马书15:25,26)后来,保罗对总督腓力斯说:“我离开耶路撒冷多年后,为了把救济物资带给本族的人,也为了献祭,就回到那里。”(使徒行传24:17)

他们“感到十分安慰”(使徒行传20:5-12)

12,13.(甲)看见犹推古复活,会众有什么感觉?(乙)今日,痛失至亲好友的人可以从圣经提出的什么希望得到安慰?

12 保罗和同伴一起穿越马其顿后显然曾一度分手,之后他们又在特洛阿斯会合。d圣经说:“我们……五天后到了特洛阿斯跟他们会合。”e(使徒行传20:6)正如本章开头所说的,年轻的犹推古就是在这里被复活的。请想想,弟兄们看到犹推古又活过来时,心情是怎样的。圣经说,他们“感到十分安慰”。(使徒行传20:12)

13 当然,今天不会有复活的奇迹发生,但痛失至亲好友的人仍可以因圣经提出的复活希望而“感到十分安慰”。(约翰福音5:28,29)犹推古因为仍然不完美,所以最终还是死去了。(罗马书6:23)但在上帝的新世界里复活的人却有希望得到永远的生命!复活到天上跟耶稣一起做君王的人甚至会拥有不死的生命。(哥林多前书15:51-53)因此,今天的基督徒,不论是受神圣力量任命的,还是“另外的绵羊”,都大有理由“感到十分安慰”。(约翰福音10:16)

“无论是在公众场合还是挨家挨户”(使徒行传20:13-24)

14.保罗跟以弗所的长老在米利都见面时说了什么?

14 保罗一行人从特洛阿斯到了阿索斯,然后又去了米推利尼、希俄斯、萨摩斯和米利都。保罗希望能在五旬节时抵达耶路撒冷。由于他急切地希望能如期抵达,因此在这次回程中选择绕过以弗所。可是,保罗又想跟以弗所的长老谈谈,于是就派人请他们到米利都来见面。(使徒行传20:13-17)他们到了,保罗就对他们说:“你们很清楚,从我第一天到亚细亚行省以来,我怎样处世为人。我一直怀着谦卑的心为主服务,常常流泪,也因为犹太人密谋害我而受尽考验。你们也知道,只要是对你们有益的事,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你们,无论是在公众场合还是挨家挨户,我都教导你们。无论是对犹太人还是希腊人,我都作了彻底的见证,劝人悔改归附上帝,信从我们的主耶稣。”(使徒行传20:18-21)

15.挨家挨户地作见证有什么好处?

15 今天,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向人传讲王国的好消息。不管是在车站、街道还是市场,总之哪里有人,我们就去哪里传道,就像保罗一样。不过,我们耶和华见证人最主要的传道方式仍然是挨家挨户。为什么呢?首先,挨家挨户传道能让每个人有充分的机会听到王国的信息,这表明上帝是不偏心的;此外,心地正直的人能得到帮助,认识上帝;还有,挨家挨户传道也能帮助我们培养信心和忍耐。没错,今日真基督徒的一个标志,就是热心地“在公众场合”以及“挨家挨户”作见证。

16,17.保罗怎样表明自己勇敢无畏?今日的基督徒怎样效法他?

16 保罗告诉以弗所的长老,他不知道自己回耶路撒冷以后会遇上什么危险,又说:“我的性命无关紧要,我只希望能跑完赛程,完成主耶稣交给我的职务,为上帝分外恩典的好消息作彻底的见证。”(使徒行传20:24)保罗勇敢无畏,绝不让任何逆境——健康的难题或是猛烈的反对——阻止他完成职务。

17 今日,基督徒同样要忍受种种逆境:有些人要面对政府的禁令和迫害;有些人要勇敢地跟各种疾病搏斗;年轻的基督徒在学校要应付同辈压力。不论面对哪种逆境,耶和华见证人都像保罗一样坚定不移,决心为好消息“作彻底的见证”。

“要留意自己和整个羊群”(使徒行传20:25-38)

18.为了不承担血债,保罗怎么做?以弗所的长老如果也不想承担血债,就该怎么做?

18 接下来,保罗向以弗所的长老提出率直的忠告,并提到自己树立的榜样。首先,他告诉长老们这很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他的面了。然后他说:“无论谁灭亡,我都是清白的,不用承担血债,因为上帝的旨意,我全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你们了。”以弗所的长老可以怎样效法保罗,就不致承担血债呢?保罗告诉他们:“你们要留意自己和整个羊群,因为上帝通过神圣力量委任了你们做羊群的监督,要你们牧养他用自己儿子的血买回来的会众。”(使徒行传20:26-28)保罗警告说,会有“残暴的狼”混进羊群,“颠倒是非,拉拢门徒跟从他们”。长老应该怎么做呢?保罗劝诫说:“要时刻警醒,记住我这三年来,怎样流着眼泪,不分日夜一直劝诫你们每一个人。”(使徒行传20:29-31)

19.1世纪末出现了什么样的叛道势力?这股势力在随后的许多世纪中有什么影响?

19 在1世纪末,“残暴的狼”出现了。大约在公元98年,使徒约翰写道:“其实基督的敌人现在已经出现了很多……他们从我们这里出去,却不是我们的同道。他们如果是我们的同道,就会留在我们当中。”(约翰一书2:18,19)到了3世纪,由于叛道势力的影响,基督教会出现了教士阶级。到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使这种腐化了的“基督教”得到官方的认可。教会的领袖采纳异教的仪式,并给它们披上了“基督教”的外衣,这些领袖确实“颠倒是非”。时至今日,叛道势力的影响在教会的教义和传统中仍清晰可见。

20,21.保罗怎样表现舍己为人的精神?今日的基督徒长老怎样表现这种精神?

20 保罗的一生跟后来那些利用羊群牟利的人形成强烈的对比。他自食其力,不想成为会众的负担。他努力为弟兄姐妹服务,并不是为了私利。保罗劝以弗所的长老要有舍己为人的精神。他告诉他们:“要……帮助软弱的人,也要牢记主耶稣的话,他说:‘施与比接受更快乐。’”(使徒行传20:35)

21 今日的基督徒长老像保罗一样甘愿舍己为人。他们无私地履行“牧养”会众的职责,跟一般教会那些利用羊群自肥的教士很不一样。在基督徒会众当中,骄傲和野心绝没有立足之地,因为“自寻荣耀”的人终必失败。(箴言25:27)越权妄为的只会为自己招致羞辱。(箴言11:2)

保罗和他的同伴正在登上一艘船,送行的长老们哭着与保罗道别。

所有人都痛哭起来——使徒行传20:37

22.为什么以弗所的长老深爱保罗?

22 保罗真挚地爱弟兄,这感动他们也深爱保罗。事实上,保罗将要跟他们别离的时候,“所有人都痛哭起来,拥抱保罗,亲切地吻他”。(使徒行传20:37,38)基督徒深爱和敬重像保罗一样无私地为羊群服务的人。保罗说过:“无论谁灭亡,我都是清白的,不用承担血债。”(使徒行传20:26)仔细看过保罗树立的好榜样后,你不难看出他没有自我吹嘘,也没有言过其实。

a 请看附栏“保罗在马其顿所写的书信”。

b 保罗很可能在这次探访哥林多时写成了罗马书。

c 请看第169页附栏“保罗运送捐款”。

d 路加在使徒行传20:5,6用了第一人称,这表明他可能是在腓立比跟保罗再次会合的。保罗上一次离开腓立比时,让路加留在那里。(使徒行传16:10-17,40)

e 这次从腓立比到特洛阿斯的航程用了五天,这可能是因为风向不利。上一次这段航程只用了两天而已。(使徒行传16:11)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