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1 12/1 3-5页
  • 报复是不对的吗?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报复是不对的吗?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1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报复的态度害人害己
  • 惩罚——由谁执行?
  • 报应——由谁施行?
  • 上帝报仇的日子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1年
  • 复仇,伸冤
    洞悉圣经(上册)
  • 为什么仁爱的上帝会伸冤复仇?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 假如你受人冒犯……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2009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1年
《守》91 12/1 3-5页

报复是不对的吗?

在美国一条快车道上,一个汽车司机迟迟不愿把车向一旁靠拢,让另外一辆汽车超越。结果,后一辆汽车的司机加以报复,开枪射击前一辆汽车,导致一个无辜的乘客丧生。

一个少女在学校一出戏剧里本要担任的角色给另一个女孩夺去了。为了报仇雪恨,她告诉女孩的男朋友,女孩正在跟另一间学校的男生约会。结果,她破坏了这对小恋人的感情。

许多人认为给别人开罪时有理由要报复。他们或多或少按以下的格言而行:“与其愤愤不平,不如报仇雪恨。”今日,人对邻人的爱正陷于低潮,但报复的精神却日益流行。——马太福音24:12。

你对报复的精神怀有什么看法?假如你相信圣经,你也许会在原则上相信报复是不对的。然而,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不敬虔的世界里,你也许认为敏于宽恕——与睚眦必报刚相反——往往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你给别人欺骗或行凶抢劫,你会有什么反应?若有人不理会你或对别人说你坏话,你会以牙还牙吗?你会睚眦必报抑或敏于宽恕?

报复的态度害人害己

诚然,开罪别人有不同的程度。但大部分要以牙还牙的人并非遭人行凶抢劫或非法殴打。本文起头所引述的“冒犯”根本无关紧要,只不过当事人小题大做,坚要报仇雪恨而已。

圣经表示我们绝不应当养成睚眦必报的态度。箴言24:29劝告说:“不可说:人怎样待我,我也怎样待他。”为什么不可呢?原因之一是,这样的态度既伤感情,又伤身体。报复的念头不但使人失去内心的安宁,而且妨碍人作理智的思考。请想想以下的新闻报道:“两名农夫在一个露天停车场里各从自己的敞篷小型货车开枪,互相射击,结果双双毙命,就此结束了他们从童年开始、延续了40年的一段仇恨。”试想想,这两名男子一生的思想都受到怨恨、报复的精神所毒害!——箴言14:29,30。

我们不应养成报复精神的另一个理由是,犯错的人——即使是犯了严重错误的人——是能够改变过来的。例如使徒保罗便曾一度‘喜悦门徒司提反被害’,并且“向主的门徒口吐威吓凶杀的话”。但后来他却改过自新。多年后,使徒彼得把保罗称为“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虽然较早时彼得自己的生命也受到保罗所威胁。(使徒行传8:1;9:1;彼得后书3:15)身受其害的基督徒本可以向保罗报复,尤其是当保罗在大马士革瞎了眼等待复明之际。(使徒行传9:3-15)他们若这样行,就犯了多么可悲的错误!

是故,保罗在罗马书12:20所提出的劝告无疑很有道理:“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若向仇敌报复,就会使对方的态度变得更强硬,彼此间的仇恨也越深。反过来说,我们若善待冒犯或开罪我们的人,就可能使对方的态度软化下来,甚至化敌为友。

承认自己的弱点也有助于克服可能引起报复心的恼怒。诗篇的执笔者问道:“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诗篇130:3)我们人人都曾开罪或冒犯过别人。我们岂不欣幸别人并没有为此坚要报仇雪恨吗?照样,我们岂不也应当努力克制自己吗?耶稣劝告说:“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马太福音7:12。

不错,圣经说:“当恨恶罪恶。”(诗篇97:10;阿摩司书5:15)但圣经并没有说我们要恨那做恶事的人。相反,耶稣吩咐我们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马太福音5:44)我们若以牙还牙,便其实效法犯过者的精神了。古代的一句箴言说:“你不要说,我要以恶报恶;要等候耶和华,他必拯救你。”(箴言20:22)这样的态度何等明智!我们若抵抗引诱,拒绝效法犯过者,就可以证明自己是得胜者,这样行无疑好得多。——约翰福音16:33;罗马书12:17,21。

惩罚——由谁执行?

诚然,有些行为比个人受到冒犯或开罪严重得多。我们若是过犯的受害者,那又如何?我们自然觉得,为求公平起见,我们应当设法使对方受到报应。但是受到什么报应呢?在有些社会里,人自行设法采取报复行动并非罕见。但这样的社会却往往受血海深仇所分裂。今日,无论是上帝的律法抑或是大部分的人为法律,都有充分理由不让人对罪行私下采取报复行动。这种报私仇的暴行只会孕育更多的暴行而已。

那末,罪行的受害人是否应当逆来顺受地任由人伤害呢?这又不必。我们的身体或财物若遭受损害,我们可以向掌权者求助。例如,我们可以报警。在工作地方,不妨禀告主管;在学校里,则可以去见校长。设立这些权威的理由之一是,他们有责任要主持公道。圣经告诉我们,政府是“上帝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罗马书13:4)主持公道意味到政府要行使权威,制止罪行及惩罚犯过者。

诚然,主持公道并非时时都能够一蹴而就。一个厌世的作家说:“主持公道就像一列差不多总是迟来的火车。”不错,有时火车甚至根本没有来。行事不公的人也许势雄力大,以致掌权者也无法加以控制。即使如此,明智之举仍是保持自制。圣经说:“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箴言29:11。

报应——由谁施行?

制止自己不设法报复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裨益。我们可以静心等待,深知只要是有必要,上帝就必定会在适当的时候主持公道。耶和华知道,恶行若不受遏止,就会造成不法。(传道书8:11)他绝不会容许怙恶不悛的人永远压迫人类。由于这缘故,使徒保罗劝戒我们说:“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马书12:19)不错,圣经谈及创造主有复仇的日子。这会是个怎样的日子?上帝复仇的对象是谁?我们会在下篇文章讨论这些问题。

[第4页的附栏]

若要控制报复之心,请记住:

□ 上帝决心要主持公道

□ 报复心是有害的

□ 表现仁慈往往能够减少与别人的磨擦

□ 别人也曾多次宽恕我们的过失

□ 犯过的人可能会改弦易辙

□ 我们拒绝效法世界的行事方式,就等于战胜了世界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