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3 2/15 23-26页
  • 照顾老人——挑战与酬报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照顾老人——挑战与酬报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道德和圣经的责任
  • 应付可能面对的各种艰辛
  • 失去自由
  • 使他们保持活跃
  • 应付衰老的难题
  • 满足感情的需要
  • 照顾人的,也需要别人关照
  • 也会得着酬报
  • 照顾年老的父母——可以怎样行?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1年
  • 照料老人——日益严重的难题
    警醒!1991年
  • 尊重老年父母
    家庭幸福的秘诀
  • 基督徒家庭帮助年老的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3年
《守》93 2/15 23-26页

照顾老人——挑战与酬报

绅悦是一位基督徒传道员,他非常喜爱自己的工作特权。他跟妻子和岳母同住,三个人快乐地与耶和华见证人的一群小会众一起工作,合力教导人认识圣经。一天,社方邀请绅悦考虑从事周游工作,与妻子一同探访其他会众。这项工作需要他们每周都在不同的地方住宿。绅悦很高兴会有这项特权,但谁会照顾他的岳母呢?

有许多家庭最终都会面对类似的挑战——怎样妥善照顾年迈的双亲。人通常很少在父母健康尚好而仍可工作时,会想及这个问题。可是,一些小事往往会提醒子女他们的父母老了:也许他们在穿针时双手发颤、记忆力逐渐衰退、每每记不起上次见过的东西放在哪儿等。可是,人仍往往要等到这些老人家遭遇突发意外或患病时才赫然留意到他们的需要。必须想点办法应付了。

在有些国家,身体健康的父母都较喜欢在晚年跟自己的配偶居住而不想跟儿女在一起。但在另一些国家,例如在许多东方及非洲国家,不少老人家都会跟自己的儿女,尤其是长子同住。假若父母一方卧病在床,子女与他们同住的情况便更为常见了。例如在日本,据报那些65岁以上及在若干程度上需要卧床的老人当中,大约有24万人是在家里受到家人照顾的。

道德和圣经的责任

虽然我们正生活在许多人正“专顾自己”、缺乏“亲情”的世代,我们对老年人却确实要负起道德和圣经方面的责任。(提摩太后书3:1-5)富子便一直要照顾她那患帕金森氏病的年迈母亲。在谈及照料母亲时,她表达自己对道德责任方面的感想,她说:“母亲已照顾了我20年,现在我要报答亲恩。”睿智的所罗门王劝勉说:“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箴言23:22。

即使不信的父母对你的宗教怀有偏见或敌意,这仍无法抵消圣经就照顾父母方面所下的训示。基督教的使徒保罗在受感示之下写道:“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比不信的人还不好,不看顾自己家里的人,更是如此。”(提摩太前书5:8)耶稣在这方面为我们立下榜样;他在临死前所做的最后一件事之一便是,他作妥安排确保母亲得到好的照顾。——约翰福音19:26,27。

应付可能面对的各种艰辛

家人一旦要在分住多年之后再次同住的话,所有分子都必需作出若干调整。这些改变需要人表现很大爱心、忍耐,以及要互相谅解才行。如果长子或其他子女迁往跟父母同住,那么,他们整家人的生活环境便可能会完全改变过来。他们可能需要找一份新的职业,儿女要入读新的学校,并且要适应新的邻舍。这也往往会加重妻子的担子。

对年老的父母来说,作出调整也殊不容易。他们可能已习惯了相当程度的私人生活,也过惯了相当程度的宁静和自由生活;但现在他们便得要忍受精力充沛的孙儿孙女,还有他们的朋友所发出的喧哗声。他们以往亦可能习惯了凡事自己作主而不喜欢受人指挥。是故,有不少父母由于预期儿子们终会整家人一起回来跟自己同住,所以便预先在自己的家附近兴建多幢房子,或加建有走廊互相连接的房子,这使所有家人都可以享有若干程度的独立生活。

如果房子面积不大的话,家人便需作出更大调整以腾出空间来容纳新的成员。一位母亲笑着忆述往事,当年由于要腾出空间给自己那80岁的高龄母亲入住,因而要将额外的家具、杂物搬进四个女儿的房间里时,女儿们不禁大感苦恼。然而,后来大家都明白到自己需要作出调整,以及记得圣经的劝告,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结果大部分难题都得以迎刃而解。——哥林多前书13:5。

失去自由

对一个基督徒女子来说,如果她的丈夫是个不信者,他决定迁居与父母同住,这样,严重的难题便可能由此产生。由于要照顾家庭的各项责任,这可能使她无法以平衡的方式同时兼顾基督徒及其他责任。切子说:“外子觉得将年迈的母亲单独留在家里是相当危险的,所以他期望我整天留在家中。如果我参加聚会,他便会不高兴和发牢骚。由于具有日本人的传统观念,起初我也觉得单独将婆婆留在家中是不对的。但后来我明白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密子也面对类似的困境。她报道说:“我们迁到公公婆婆家里时,外子由于惧怕亲友的看法,所以便要求我改变宗教,并停止一切与我的宗教有关的活动。更糟的是,邻近的亲友会在星期天登门造访,这使我更难出席聚会。此外,孩子们亦由于想跟来访的表亲玩耍,所以便不想参加聚会。我看出我们的灵性已受到影响,于是坚决跟外子解释,我的宗教绝非像衣服般可以随意更换;相反,我的宗教对我非常重要。后来,家人果然愿意作出调整。”

有些家庭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于是雇用兼职管家,每周一两天前来协助打理家务;这样主妇们便可以腾出更多空闲时间来。另一些人则由于得到儿女、邻近的亲属,甚至会众里的朋友的帮助而获得若干程度的自由,以处理个人的事务及基督徒的活动。丈夫也可以利用晚间和周末在家的时间予妻子一臂之力。——传道书4:9。

使他们保持活跃

使老年人保持活跃也是家庭成员要面对的另一项挑战。有些老年人会喜欢在家分担一些家务或替家人做饭。如果有人请他们帮忙看管孩子的话,他们也会感到自己为人所需;他们也可以照料一个细小的菜园、料理花草或培养一些嗜好,借此而寻得满足。

可是,有些老年人却要整天躺在床上等候别人服侍。但尽可能协助他们保持活跃,才是最佳的方法使他们健康、长寿,和保持头脑清醒。秀子发觉虽然她的母亲要坐轮椅,带同她参加聚会可以使她获得所需的激励。在聚会前后,人人都热切欢迎她,并跟她交谈。由于她感觉受到关注,这终于感动她同意跟一位年老姊妹开始研究圣经。有一对夫妇,他们的母亲患上了老人痴呆症。他们仍带同他出席基督徒的聚会。他们评论说:“母亲什么事也不想做了,但她却喜欢参加聚会。由于在聚会里受到热诚的接待,所以她很乐意出席。我们觉得这的确对她大有造益。”

本文起头谈及的绅悦结果亦将难题解决过来。他在自己从事周游服务的地区的中心点找到了一个住宅单位,给他的岳母居住。他与妻子会在探访不同会众之间在周中空出的时间,与岳母同住。他的妻子恭子说:“母亲觉得她在我们的工作上有分担任一个重要角色,而且感到为人所需。有时外子会请她亲自下厨烹调一些美味佳肴,她总是乐意而行。”

应付衰老的难题

岁月催人,父母始终会衰老,他们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关注。他们可能会把日期、时间、季节和承诺通通忘掉,他们也可能不喜欢理发及洗衣服。他们甚至忘记怎样替自己穿衣服和洗澡。许多老人家更会变得精神失常,以致在夜间会影响他人睡眠。他们总是将说话翻来覆去。若有人将实情告诉他们,他们又会恼怒不悦。他们的思想也会变得混淆不清,而且他们可能经常会产生错觉,坚持认为有人偷去他们的东西,或有盗贼入屋行劫等。曾经有四个孙女儿要经常忍受同住的祖母无理责骂她们,指控她们犯了性不道德。她们说:“事情虽然使人极不快,但我们学会了忍受指责,尽量转换话题,因为跟祖母争辩是无补于事的。”——箴言17:27。

满足感情的需要

年迈会为老年人带来许多考验。他们不但丧失了若干活动能力,而且还要忍受许多严重的疾病和精神烦恼。许多老人家遂感觉自己的生活没有方向或目的。他们也许觉得自己是别人的重担而渴望死去。他们需要感觉受人所爱、尊重和关注。(利未记19:32)密子说:“我们谈话时婆婆如果在场的话,我们总会将她包括在谈话之内,尽可能打开一个可以让她发挥的话题。”另一个家庭则为了设法提高祖父的自尊,于是邀请他主持每日的经文讨论。

人必须持续不断地作出努力才能对老年人怀有正确的看法。卧病在床的老人若觉得别人以嫌弃的态度对他说话或对他不敬,他便会非常苦恼。贵美子与她那身体有残障的家姑同住,她说:“婆婆非常敏感,她可以看出我在什么时间没有专心照顾她,或觉得自己很委屈。”秀子也要努力改善自己的态度。“起初我在需要照顾婆婆时的确大感沮丧,我原本是一位先驱传道员[耶和华见证人的全时传道员],我非常怀念这项服事职务。后来我看出必须调整自己的思想。逐户传道工作固然重要,但照顾家人也是上帝诫命的重要部分。(提摩太前书5:8)我看出我若要从工作寻得乐趣,就必须培养更大的爱心和同情心。如果我仅是为了责任感而敷衍地照顾她,我会感到良心有愧。后来我遇上意外,亲身体验身体的痛楚,我便想起婆婆所受的痛苦。自此我便较易向她表现关怀和同情。”

照顾人的,也需要别人关照

切不要忘记,要向负有特别责任要照顾老人的家人表示赏识。(可参阅箴言31:28。)大部分妇女不论有没有听见别人的赞赏,她们都会继续尽自己的责任。可是,只要我们想一想她们所做的工作,便深知道她们的确配受称赞。她们很可能需要做许多额外的清洁、洗衣及烹饪等工作;她们可能还需要带同患病的老人前往医院或到医生里去,也可能需要喂他们吃东西或替他们洗澡。一位长期要照顾家姑的妇人说:“我知道外子很难以言词表达他的赏识,但他却以其他方式表示他深深体会我所做的事。”几句感谢的话会使人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箴言25:11。

也会得着酬报

许多家人在照顾年迈的双亲多年之后,发觉这样做可以帮助他们培养一些重要的基督徒品质:忍耐、自我牺牲、不自私的爱、勤恳、谦卑和体贴。若干家庭亦因而使彼此间的感情更为亲密。另一项得益是可以跟年老的父母有较密切的交流,从而更了解他们。密子在谈及她的家姑时说:“她的一生充满传奇;她历尽不少艰辛。我越了解她,便越发学会赏识她所有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我以往没有察觉的。”

贵美子要负责照顾丈夫的父母和他卧病在床的祖母,她解释说:“在我研读圣经之前,我曾想过要离婚,借此摆脱当时的困境。后来我从圣经里读到,我们应该‘照顾在患难中的……寡妇’。(雅各书1:27)我很高兴自己在这方面的确尽力而为,以致没有任何家人可以对我的信仰提出合理的指责。我能够享有清白的良心。”另一位男子说:“我目睹亚当犯罪所带来的可怕影响,使我深深体会我们多么需要赎价。”

在不久的将来你要迎接另一位家人与你们同住吗?你快要搬到你年迈的双亲的家里与他们同住吗?你感到有点忐忑不安吗?这是可以了解的。你需要作出许多调整。但当你成功地应付挑战之后,便会领略到自己也能从中获得丰富的酬报。

[第24页的图片]

老年人需要感到被爱和受尊重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