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跟从他的脚踪”——以什么方式?
“我永不能像耶稣那么完美,不论我作多少祷告或作出多大努力。”在接受调查的美国天主教徒当中,有百分之89同意以上的说法。的确,跟随基督的脚踪而行一事看来是无法企及的,尤以考虑到各教会所设想的基督形象为然。一位天主教男子说:“在大致上,我认为耶稣是一位富于温情、仁爱、关怀、忍耐的人物,他对我的期望不会太高。可是,我在教堂所见到的耶稣形象是被人奉为神明的,使我这么不完美的人不禁自惭形秽。”
可是,四福音的记载并没有将基督‘奉为神明’。圣经透露耶稣并非生于贵族之家而是生于工人阶级的家庭。他的养父约瑟是个木匠。耶稣的童年事迹虽然不详,但有一件事却颇具启迪性。耶稣12岁时,父母带他前往耶路撒冷参加每年一度的逾越节。在这个场合他很专心地与人讨论圣经,以致家人离去时失落了他。约瑟和马利亚在三天之后才找到他,当时他们的焦急是可以了解的。原来“他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此外,“凡听见他的,都希奇他的聪明和他的应对。”请想想,耶稣在12岁时已不单能够提出发人深省、与属灵的事有关的问题,且能提出得体的答案。无疑他曾经受到父母的训练所帮助!——路加福音2:41-50。
你若是个年轻人,你能够跟从基督的榜样吗?的确能够!因为基督自己“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紧紧]跟随他的脚踪行。”——彼得前书2:21。
年幼的时候乃是吸收关于上帝和他的道的基本知识的最佳时候。不错,在你所识的人当中,也许有些人浪费大量时间在娱乐性的书刊和电视之上。可是,你何不反过来跟随耶稣的脚踪呢?耶稣自幼便学习关于耶和华的知识。由于耶稣对属灵事物的爱好,“他的智慧不断增长。”(路加福音2:52,《新译》)你也可以做得到。
且举一个例:在南非的一间学校里,有人问教师能否证明圣经是真理。他自认没有这样的本领。但有一位男童(耶和华见证人)却勇敢地说:“我能够确实证明圣经是真理!”他怎样行呢?他记得在近期的《守望台》杂志里读过的资料。因此在获准发言之后,他开始解释载于但以理书第2章的预言的含意。他指出预言如何论及世界各政府的相继兴衰以及最后被上帝的王国所消灭;这使全班同学大感惊异。随后他们作了一项良好的讨论,使他有机会解答许多问题。
进而遵行上帝的旨意
耶稣幼时在圣经知识和了解方面所奠定的基础在后来感动他采取一项严肃的步骤。“耶稣……来到约但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当时是他要负起责任作上帝的传道员的适当时候。浸礼的意思是他将自己呈交出来以遵行上帝的旨意。——马太福音3:13-15。
在受浸方面,基督徒也要效法基督的榜样。浸礼是一项神圣的象征,是献身的公开表现。我们若同意为某个人或某间公司工作,就会首先探知对方有什么要求和条件,然后通常会签署合约为据。没有签署的合约是无效的。浸礼亦然——它使我们对上帝的献身生效。在一种意义上,我们像耶稣一样地说:“上帝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希伯来书10:7)受浸之后,我们就成为上帝的仆人,他手下的传道员!——哥林多后书3:5,6。
当然,你也要像耶稣一样首先获得关于上帝的基本知识。耶和华见证人能够帮助你——和你的儿女——从一项有系统的圣经研究获得这种知识。
将传道职分置于首位
耶稣受浸之后,随即进入一段禁食、沉思和祷告的时期。这样行无疑使他在接着遭遇试探时有所准备。撒但魔鬼向他提出统治“世界各国”的大权。耶稣若接受魔鬼的建议,他可以有多么显赫的功业!可是基督了解到,这样的功业是很短促的。他立即拒绝了魔鬼的诱惑,反而“开始传道,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4:2,8-10,17,《新译》)基督在地上终其一生是上帝王国的全时传道员。
今日也一样,基督徒不会让撒但的世界引诱他谋取高薪职业及以世俗的名利为人生目标。值得留意的是,耶稣一对他的早期门徒发出呼召,“他们就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马可福音1:17-21)因此,缠在世俗的名利网中是明智之举吗?耶稣吩咐他今日的跟从者要‘宣扬这王国的好消息’。(马太福音24:14)诚然,你也许有家庭或其他责任需要照顾。因此许多耶和华见证人利用黄昏和周末的时间去执行基督徒的传道职责。有些人甚至能够安排以全时从事这种传道活动!
在南非,有一位青年本来计划在中学毕业之后入大学攻读。可是,他以水浸礼象征献身给耶和华之后感觉有义务要参加全时传道工作。他的父亲(不是见证人)初时极不赞成。但经过详细讨论之后,他终于同意让儿子进入南非的耶和华见证人分社办事处服务。
他在那里快乐地工作了九年,结婚之后和妻子一起从事全时传道工作。后来他们添了一个孩子。但他们祈求耶和华帮助他们继续作全时传道员。他们记得耶稣应许过,人若先求上帝的王国,其他“东西[物质必需品]都要加给你们。”(马太福音6:33)这话证明十分真确。那位父亲说:“我们多年来过着节俭的生活,但我们使女儿有个快乐的家庭,物质需要也不缺乏。”
“心里柔和谦卑”
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28-30。
耶稣施行奇迹——例如赶鬼——时并没有把功劳归于自己,反之他公开承认能够成就这样的事乃是“靠着上帝的灵”。(马太福音12:28)他虽然能够把握听众的注意力,以致“他们很希奇他的教训,”他却从不求自己的荣耀。(路加福音4:32)反之,他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约翰福音7:16。
今日的真正基督徒尽力表现同样的谦虚自抑。例如,在教导别人时,他们不会把别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自己身上。反之,无论他们在传扬圣经的信息方面有什么才干,他们都敏于将功劳归于耶和华和他的组织。使徒保罗问道:“你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哥林多前书4:7。
耶稣的谦虚也见于另一件事:他甘愿跋涉数千里,不是乘车而是步行,四处周游向人传道。有一次,他和门徒十分疲倦,以致需要“歇一歇”。可是有大群渴望获得属灵鼓励的人拥到,耶稣忘了自己的疲倦,“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马可福音6:31-34。
在非洲的莱索托,一位耶和华见证人的周游传道员(又称环务监督)和两位同伴表现了类似的精神。他们步行了22小时,翻山越岭去探访几位居于孤立地区的基督徒同工。由于旅途辛苦,分区监督决定次日休息一天。可是那天有大批群众前来欢迎,并且向他提出许多问题;他虽然极度困倦,亦毅然起来教导他们认识王国的好消息。当时群众的反应非常热烈,使疲倦的旅人感到他们所付出的努力的确获得丰富的奖赏。
要效法他!
使徒保罗鼓励我们要“专一注视耶稣,就是我们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希伯来书12:2,《新译》)这样行的方法是经常阅读福音书的记载,沉思我们可以在什么方面效法基督。例如,耶稣在斥责宗教领袖们的伪善和自以为义时表现莫大的勇气,虽然他早知宗教领袖们憎恨他和企图将他杀死。(马太福音23:1-36;26:3,4)他在受到攻击时保持冷静和自制。(彼得前书2:23)他在教人时表现对人性的了解,并且有能力以简单的言词表达深奥的真理。
但耶稣最杰出的恩赐莫过于他的爱心。“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翰福音15:13)他甚至在爱这个字上加上新的层面,吩咐我们要爱仇敌。——马太福音5:43-48。
耶稣为我们立下多么崇高的模范!效法他并不容易,我们也许不时会跌倒。但千万不要放弃。(加拉太书6:9)现时世上已有数百万人成功地努力跟随耶稣。把这本杂志带给你的人无疑便是这样的人之一;他会十分乐意帮助你紧紧跟随耶稣的脚踪而行!
[第5页的精选语句]
耶稣在幼时已对属灵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兴趣。你在这方面效法他吗?
[第6页的精选语句]
基督为了专心传道而放弃世俗名利